当服务员都是美女,意味着经济萧条?|严肃观点
文|侯虹斌
在这个颜值当道的社会中,也有人思考打扮漂亮到底能不能带给自己一些额外的东西。前段时间高考放榜,看到新闻里讲高考状元的故事,跟往年不一样,我们发现今年高考状元里有好多帅哥,有些是长期健身的,有些一看就是个明星脸。有一个女状元长得很漂亮,还上了杭州报纸的头条。

杭州中考状元吴思齐
不仅是长得漂亮,一个人的谈吐气质、时尚品味,也会影响到别人对她/他的第一印象。信息化社会要处理的事情特别多,所以我们会根据第一印象,迅速地给别人一个判断。这种第一印象很可能是一种敲门砖。
去见重要的人,或级别比较高的人,你会特别注重洗头、化妆这种外表的整理。反过来讲,你倒个垃圾会换身衣服么,一般不会。 你拿快递也不会特意化了妆也再去,因为你会觉得这个并不是一个值得严肃看待的事情。如果要谈一桩生意,也许你的外貌跟这桩生意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妆容再精致,他也不一定会给你这桩生意。但你仍认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情,会将仪容尽可能调整到最好。

网络上将社交朋友的重要程度按“是否值得我洗头”划分
我们去见一个重要的人或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会打扮自己,在打扮的过程中会觉得自己正在做充分的准备,并建立起自己的信心。这是一个心理机制,它的形成,也是因为你要做一件重要的事情时,你的容貌会跟你所做的事情建立起一种关系。
颜值是弱者武器?
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相比于男性,女性似乎会更喜欢修饰自己。例如学术会议,女学者多多少少会修饰自己,但男学者却很少这样做。通常而言,除非是女性主义论坛,一般论坛的主宰者都是男性。或许因为二者在其他方面难以比较,也很难在其他层面迅速拉开差距,但是颜值可以通过化妆在短时间内提升,一下子变成另一个人,提高他人对自己的第一印象。
那,颜值是不是弱者的武器?
这个并不一定。比如说美国总统,无可否认他们都是强者。但克林顿、老布什、小布什、奥巴马在他们这个年龄段里面也都是衣冠楚楚,长相俊美。奥巴马挺拔有型,在黑人中是特别英俊的形象。虽然今天的特朗普年龄比较大,但是当年曾经是英俊过的,而在他的年龄段里面属于形象是非常好的,跟他一起竞争的希拉里在同年龄段里面也是属于精神气质非常出色的,她年轻的时候也是相当美丽。

特朗普与希拉里的过去与现在
当然,这种情况是政治方面。竞选总统,有形象的要求,而且当竞争已经开始白热化,任何一点方面都不能有疏忽,一旦疏忽,就会被对方抢先。但是在竞争没那么激烈的行业,段位没那么高的情况之下,可能你拥有才华,拥有背景,那个时候容貌的加分作用就没那么强了。
有钱才会更好看
我们往往说长的好看工资越高,但是有没有一种可能那些收入高的会有更多的金钱打扮自己,因为他要去见更高级的人。
在明星里面,不少人30岁比20岁漂亮,40岁比30岁漂亮,并不是说他们逆生长,而是他们年轻的时候收入有限。像姚晨并不是美貌著称,而是走搞笑的路线,但是回头看现在比之前要好看,而且不仅好看一个数量级。有一次在访谈的时候,姚晨说她以前是几个人共用一个化妆师,但是现在可以请最好的化妆师,以前都是穿其他明星挑剩的衣服,穿不到最好看的,但是她现在可以穿最好看的衣服,挑最好的摄影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明星越来越好看。

大嘴姚晨的美丽蜕变
闫妮也是,包括美貌著称的的范冰冰,当年在还珠里面是最不好看的,她现在成了最好看的明星。范冰冰演过两次杨贵妃,第一次在电视剧《大唐芙蓉园》,但是她大八九岁之后,比第一次更好看。这说明收入的增加也会使美貌增加。

范爷的美貌史
长得好看可以换钱
经济学家Daniel Hamermesh和Jeff Biddle的研究表明:一个容貌低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少赚9%的薪水被称为“丑陋惩罚“,而容貌高于平均值的人每小时则多进账5%,被称为“美貌溢价”。
对应到现实生活中,14年东莞某公司招聘清洁工,长得好看的比相貌平平多150块。长得好看的月薪1800元,相貌平平的只有1650元。长得好看的负责大堂,就是一个门面,所以这是一种美貌加价。
但是做清洁工完全跟美貌没有任何关系,完全是主管个人喜好。可能他们会觉得清洁工也代表他们公司的段位。就像一些服务公司或者酒店大堂前台,基本上都要求形象气质比较好,但是服务好不好跟长相也没有直接的关系。
现在还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带一个漂亮的助理出门,别人认为你身价很高,因为别人觉得你竟然可以聘用这么漂亮的助理。
为什么称之为“颜值”,是因为容貌有了价值。
国内一些很火的奶茶店,消费者都是年轻人,他们会聘用很多颜值较高的人来做服务员。同样在美国,做为顾客,如果你颜值较高,去餐馆时,服务员就会把你安排在靠窗户,或者靠门口的位置,以此来吸引更多顾客。某个场所里,男的衣冠楚楚,女的面容姣好,这会让人觉得档次较高。这不是虚荣,而是说明人们对这个事情的重视。这也是一种进步,因为人们在认真对待仪容这件事。
因为看美的东西也是一种赏心悦目。
容貌是一种资本
容貌是一种资源,有竞争优势的。除非在影视行业,容貌是一种绝对性资源,但是在其他行业并不是绝对的,它只是附加的。容貌是一种,但是还有其他资源,如智力,能力、体质、颜值、性别、空间、权力、财富、身份、阶级。
颜值并非特别重要的因素。举个例子,大概在二三十年前,空姐是一个很高档的职位,因为那时候能坐飞机的人不多。因此空姐是个档次很高,工资也很高的职位。
但现在知识资本也是可以变现的。比如公号作家、微博大V,上百万的年收入也是有的。在这种情况下,光凭颜值胜出的空姐就没有优势了。
经济学家也提出,服务行业的女性长得很漂亮的时候,证明这个时候是经济萧条的。因为服务行业一般工资不高,如果拥有优质资源的女生都去做服务行业,证明其他行业的工资都大幅下降。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空姐长得好普通,当然也与他们有很多保障有关,什么年龄都可以当空姐,没有年龄歧视。但另一个层面而言,也说明长得好看的人有更多从业机会,不一定要做服务行业。
侯虹斌的《看美女们都嫁给谁》分析不同时代美女出嫁的方向,可以看出一个时代的风向:哪些时代美女嫁给状元,哪些时代嫁给官员,哪些时代嫁给商人。因为美貌是一种资源,以此可观察社会价值取向的流动。
例如在宋代,美女嫁给才子状元的比较多。但是明朝之后,公主嫁给的驸马是不能当官的。当然这涉及更复杂的内容,不仅仅跟价值取向,也跟政治结构有关。唐朝有个驸马很清贵,有些达官贵人的女人都往他头上抛绣球。但是后来,一些文化打压,又改变了。比如说现在有些明星嫁富商,有些明星嫁给同行,因为明星、富商更有钱。那些顶级美女的走向可以看出某个行业的兴旺程度。
颜值并非决定一切
不管在美国还是中国,中国更明显,一般高端行业中基本上男性较多;很多中低端的服务行业女性较多,像酒店大堂,空姐,所以这些行业对身高、体重、容貌更看重。但如果一个行业需要有人做出决定,那人可能就是男性,因为容貌不能决定什么。
美国的CEO们,对容貌也会有挑剔,因为他们代表公司形象。很少看到大腹便便的CEO,乔布斯、库克,他们的形象都很好。美国中产阶级以上都比较注重自己的健康管理,身材管理,只有穷人没办法吃健康的食物,没有钱运动。为什么他们注重身材管理,因为这是与他们的工作、企业相互促进和联系的,他们居于高位,不得不这么做。
而我国,在汉代当官对容貌也是有要求的,脸上有伤是不能当官的,有辱朝廷颜面。这说明人们对美貌都有一种趋向。有个古代的故事提及,科举考试前三甲需要见皇帝进行殿试,第一名长得不好看而且年级又大,皇帝便把状元给了年纪小的,但是长得好看的那位。为什么都会选择帅的那个,可能他能力更强也说不定?但是这个已经不可考证。
长得漂亮就该赚得多吗?这并没有非常明确的结论,但是我们这个社会应该有个不歧视的底线,只有我们活得更舒朗,在容貌上对自己有所要求,就是对自己,对别人的尊重。
美的定义有很多种,并不是潮流怎么吹,就随着走,要有自己的独立审美。长得漂亮不如活得漂亮,相貌是一个很主观的东西。只要把自己的精神气活出来,你就是漂亮的。
微信公号:侯虹斌 ID:guifangbiji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