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四百多年前,戚继光就发现中国武术不能实战

文|冰川思享库

用擂台的方式去假存真,优胜劣汰,筛选出真正的传统武术高手,并将的传统武术技击从目前塌方式的断代危机中挽救延续,传承百年。

自今年4月27日,一场徐某某用格斗搏击PK魏某雷公太极拳的民间擂台赛,又唤醒了人们对武术擂台赛的注意。结果剧情反转,魏某某被挑战者打爆了头。

随后,剧情再次反转,混元太极形意门掌门武术家马保国老师表示不服,愿意与徐某某切磋打擂台。但是至6月26日两人展开正式交流后,“警察蜀黍来了”,擂台也就告吹了。

▲马保国

对于此间的各种剧情的猜测,网络已有许多,此处不再多议。但是,这两轮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的擂台交流的两次结果,让广大武术爱好者再次将问题的矛盾焦点聚焦在一处——传统武术究竟能不能实战了?

当代武术许多已经不具备实战功能

从这两位徐某某挑战的对象的表现看,雷公太极的魏某,其实战对抗经验机会为零,其防御与进攻的技术十分脆弱。而马保国老师,由于年纪大,其体能与爆发力都不占优势,若真的开打结果并不乐观。

而他们习练的当代太极拳,属于传统武术中贴身近战发力,后发启动的特色,理论上判断,当它在面对散打、搏击、拳击等长距离的连续进攻前,具有先天的不适应。

徐某与魏某的较量

所以,魏某与马老师两者在面对格斗搏击时,胜算并不大。得出的结果也就是,一些传统武术已经不具备对抗现代搏击的优势。

而从不少练武者自己的实战调查案例来看,也是如此。我有位自称“某派第一大弟子”、“某某武术达人”,自创“某某某形意拳”的同门拳友,曾拿过本地和全国举办的武术比赛冠军,各种奖牌估计重达十几斤。但是有一次在家庭矛盾中,被他练散打的亲属打倒在地叫救命,他除了死死抱住对方外,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这个案例也就证明了一个问题,目前的武术除散打(或称散手)、摔跤、擒拿外,其技击功能已十分微弱。那么,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当代中国传统武术的问题,还是历史原因?还是其他?有没有解决的方案和渠道?

戚继光早已发现传统武术不能实战

早在明代,著名军事家戚继光已经说过,当时非军事格斗用途的武术,已不能实战。

据其《纪效新书》记载,有学生问他:“平时官府面前所用花枪、花刀、花棍、花叉之法,可以用於敌否?”戚继光回答:“开大阵,对大敌。比场中较艺,擒捕小贼,不同堂堂之阵千百人列队而前,勇者不得先,怯者不得后;丛枪戳来,丛枪戳去,乱刀砍来,乱杀还他,只是一齐拥进,转手皆难,焉能容得左右动跳?一人回头,大众同疑;一人转移寸步,大众亦要夺心,焉能容得或进或退?”

又说:“长枪单人用之,如圈串,是学手法;进退,是学步法、身法。除此复有所谓单舞者,皆是花法,不可学也”。“钩镰叉钯如转身跳打之类,皆是花法,不惟无益,且学熟误人第一”,“且如各色器技营阵,杀人的勾当,岂是好看的?”

戚继光的这段对话,虽是几百年前的文献,但是反映的问题和当代中国武术暴露的问题何其相似,读来真的是让人深思。

我们的一些武术段位考试,武术比赛,武艺展示现场,何尝不是各种花拳、花腿、花招、花枪、花刀、花棍、花叉们“刀光剑影”的天下,十分热闹。例如我在观摩一次武术运动会时,就见过一个耍关公大刀的武术爱好者,气势逼人,但是耍大刀耍到后来,拿捏不住,掉在地上砸到了自己。

如戚继光所说,在战场上(现在是擂台上),哪有时间给你展现花架子,给你“闪转腾挪”,让你“听劲推手”或“发人于丈外”,还未等你展开优美的“大鹏展翅”、“野马分鬃”、“鲤鱼翻身”,凌空飞跃的美丽弧线还未开张,对方的拳头已如雨点般打来。

可见对武术长期专于表演和套路,缺乏实战性的批判,戚继光是批判的非常犀利的,而且此种现象在明朝中叶就存在了。

他极为反对当时明朝军队中受民间武术影响的花拳绣腿,强调:“凡比较武艺,务要俱照示学习实敌本事,真可对搏打者。不许仍学习花枪等法,徒支虚架,以图人前美观”。

对此现象的解决方法,戚继光极力赞扬另一位抗倭名将俞大猷发明的一套从实战中总结出的,以击倒对方为唯一目的的实战棍法。他称赞说:“俞公棍所以单人打不得,对不知音人打不得者,正是无虚花法也。只是照俞公棍法以使叉钯钩镰,庶无花法,而堪实用也。”

可见,由于一些传统武术在演变过程中,历代拳师在本身来自于格斗攻击的简单古朴的拳术中,不断加入表演性的虚招,或者由于文人在其中加入各种主观臆想的美妙动人的“理论体系”,其次由于缺乏对抗运用的训练或者无从领会原先拳术中的单操技击的用法和打法,使得一些传统武术中的杂耍性、表演性和盲目性大大多于实战性,使之在突如其来的对抗挑战中,不具备防御自卫的意识和功能,没有了招架之力。

花拳绣腿不能实战早已获证

对此,有不服气的武术爱好者会问,这是明代的事情,但是在近代,民国时期出现了一大批武术家,如霍元甲,你不能说传统武术缺乏实战性。那么我们来看现代中国武术界唯一的一次全国擂台赛,也是至今有完整的文献记录可查阅的大型武术盛会——1929年杭州国术大赛。

据当时的宁浙沪报纸的全程新闻报道记录,这场是实打实的武术“搏命擂台”。比赛历时六天,数百位当时中国的武林好手聚集在杭州,南拳北腿,你来我往,比赛过程十分精彩。只见擂台上真的出现了武侠小说中才有武林高手对搏的场景。

国术擂台第一天,比试者原为109人。共分四组,一、二、三组各32人,第四组13人,入场围观的观众达6万人。

杭州国术比赛中之斗枪

只见擂台上有打了六十个回合不分胜负的:“第八对高守武与韩其昌之北拳对打还能引人入胜。高用猴拳,韩用形意,双方均对对方动作心领神会,格击互不相让,势均力敌,全场观众多次为之鼓掌。打致六十余合时,高以一退胜。”

练习花架子套路的选手显然敌不过会摔跤的选手:“第十六对为江苏泰县27岁的姜尚武对同县46岁的闻学桢。第二声笛鸣后,姜即甩手逗闻,闻一出手即将姜夹肩臂摔倒。细观前日表演,姜所习的均为花法套子,故有此败。”而来自江湖的老和尚挑战武术家胡凤山,更是被打的头骨塌陷,被救护车救走。

“是日又有江西一僧,带二徒前来观摩,二徒技痒,屡欲出头,老僧知二徒不济,即自挺身上前要求一比,适胡凤山原与之比试而增此一对。上台后老僧乃先发制人,出手如连珠炮猛击而前。胡凤山则候老僧拳至两腿作偷梁换柱式,飞出一右手崩拳,击中老僧额上。而老僧则因二力相撞信用于一点,顿时被击之处头骨塌陷,倒地流血不止,为停在一旁急救车救去。”

六日比赛后的结果,让人唏嘘和惊讶:

一,南拳不敌北腿,南方拳种几乎全军覆灭;

二,太极拳不见踪影,完全不能打,没有看到太极拳四两拨千斤的神奇;

三,名气越大的拳师越是害怕擂台实战,如著名现代武术家赵道新描述的“要么被打破了头,要么被吓破了胆”;

四,花拳绣腿不敌实战拳种,胜出的选手很多是学习形意拳、少林拳、拳击、摔跤的练家子功夫,绝非花拳绣腿;

五,胜出的几乎大部分是接受过系统的,科学的,现代搏击技术训练的职业武术运动员——最优胜者都是中央国术馆的学生或者是长期练习传统武术实战拳种的职业武师。

1929年杭州国术大赛前十名照片

其中,第一名王子庆,精擅少林拳,尤精摔角,任职中央国术馆。第二名朱国禄习形意拳和拳击,曾在上海大世界表演拳击,任职江苏警官学校。第三名章殿卿,精於翻子拳、摔角、形意拳。任职国民革命军第十一师。第四名曹晏海,练习燕青拳、滑拳、通背拳。第五名胡凤山练的是形意拳。

由此可见,传统武术中的形意拳、通背拳、少林拳是善于实战的。其次,摔跤、拳击等实战武术在擂台中大发异彩。

这些民国武术高手,如一位专家所说:“他们都是在职业化的背景下,用科学、系统的训练方法,通过大量的实战搏击而练就的,胜负凭的是力量、速度、技术、经验等因素的综合。”绝非花拳绣腿和跳舞做操。

重生从自我否定开始

既然中国的一些传统武术已经不具备技击对抗的功能,那么,如果遭遇的“砸场子”的事情,该怎么办呢?

或许,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能打”的事实,退避三舍,承认一些传统武术是健身养生和体操表演的功能而与“技击和格斗”区别开来,是比较理智的应对方法。

其次,将传统武术如果能面对自己保守、闭塞、不开放的缺陷,放眼未来,合理吸收散打、拳击、摔跤、现代搏击中的训练方法和优势,加以吸收演化,甚而去掉各种无用的花招和套路,再将传统武术中的技击技术的打法用法恢复出来,或许才是摆脱传统武术不能打的出路。

海灯法师

如著名武术家海灯法师的一位学生所说,1982年电影《少林寺》公映后,引起了东传日本的日本少林拳的注意,日本少林派组团来到河南嵩山少林寺交流切磋,不想都得到了历经浩劫的少林寺已经没有武僧,僧人已不会武功的答复。

此时,有关机构决定,将已经隐居四川的老一代武术家海灯法师请出山,重新训练武僧,将传统少林拳的技击恢复出来,由此,开出了此后三十多年少林拳得以继续发扬光大的辉煌。

对此,我看,未来的传统武术可将各种内容功能再做一个专业细分。在“传统武术”这个大框架中,将以健身养生为主的内容,以表演体操为主的内容和以技击格斗为主的内容做严格区分,避免功能混淆,以免被不良分子钻了空子,招摇撞骗,将不能打的说成能打的,把健身养生的吹成玄学和迷信。

严格区分武术的定义,将健身体操,套路杂耍归到“体操”或“杂技”的范围中,不要与以技击格斗为唯一目的的武术混淆。

其次,如我的同门师兄上海精武体育会形意八卦太极拳传承基地的张健老师提出的,定期举行合法合规的民间传统武术擂台赛,以此发现民间的传统武术技击人才和爱好者,刺激传统武术技击的恢复和再造与传承。让更多的武术技击人才有合法的渠道展示本领和武艺,将气息微弱的中国传统武术摘掉“不能打”的黑锅。

同时,用擂台的方式去假存真,优胜劣汰,筛选出真正的传统武术高手,并将的传统武术技击从目前塌方式的断代危机中挽救延续,传承百年。

当面对自由搏击、空手道、泰拳、拳击的挑战前,能够有足够的自信和充实的人才面对挑战,而不是去叫警察叔叔喊救命。病树前头万木春,我们真心期待中国武术能看清自己的问题和缺陷,改革新生,放眼未来,好好反省,后起直追,重焕青春。

(编辑 陶力行 实习生 蒋凤媛)

吾非羊

编剧,作家

汇聚思想,分享观点

新公众号ID:ibingchuansxk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