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你知道撒谎也是一种冷暴力吗?

文|单向街书店

在今天的社会中,面对“冷暴力”这个词,每个人都会对其产生不同的想象,但是我们总是很难确切描述它。我先讲个真实的故事,来自我们都爱的智力之神——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由于受不了第一任妻子米列娃·玛丽克在自己身边,又不愿主动提分手,于是给妻子写了如下的生活规范:

A(略)

B 你断绝与我的一切个人关系,除了为保持表面和乐所必要者。

你尤其不可要求:

1、我在家里陪你同坐。

2、我与你去旅游。

C(略)

这便是一次赤裸裸的“冷暴力”。这样的例子在全球婚恋史上屡见不鲜。最近有一本在内地新出版的书籍,名为《冷暴力》,全面的向我们呈现了这一暴力形式的强大威力。

在我们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里,又面对着秩序与法律依然在建立的现实,每个人都有面对“冷暴力”的可能。

本书的作者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心理治疗师玛丽·伊里戈扬,希望我从这本书中提炼的亮点能给帮到大家。

1、我们都知道私生活领域存在着很多冷暴力,其实冷暴力史与人类开始上班工作一样悠久。在职场上,任何言语、文字、表情、姿势或者文字来侵犯个人人格、尊严或者身心完整的举止,受到集体的孤立等等,都算是职场冷暴力。

有一种上司,叫女魔头。。。。。。

2、遭受冷暴力的人,很难通过法律解决问题,心理治疗或许有帮助,但是心理医师们也面对着一个难点——怎样判别受虐者倾诉内容的重要程度。在职场中,上级也经常对这种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管理层也倾向于不介入。

3、和伴侣分手可以避免遭受冷暴力?Too young too simple!本书的作者举了这样如下例子:

一对离婚的夫妻,育有三名子女。在离婚前,妻子就抱怨丈夫施暴,最终导致离婚。然而就在“离婚现场”,当着法官的面,丈夫便预言:“从此以后,我人生唯一的目标就是让伊莲(他太太,编者按)活得痛苦。”

离婚后,由于孩子判给了妻子,每当妻子给丈夫打电话协商关于子女的假期、健康、教育等问题时,丈夫坚决不接电话。去信,丈夫并不会理会具体决议,只会回复侮辱性的文字,诸如:“因为你一向不诚实,我得和律师商量一下这件事。”但如果妻子在关于子女的重大决议上,鉴于丈夫之前的表现放弃和他沟通,他便会和妻子说:“根据过去的经验,我的律师建议我正式告知你,倘若你不尊重已经过确认的日期安排,我将提出诉讼。”

起先,妻子怀疑是自己做的不好,也会想,或许是有哪里疏忽了。可是时间长了她发现,很多事情真是“越描越黑”。慢慢这件事情给妻子积累了越来越大的压力,事实变成,丈夫依然在自己的生活中游刃有余,而孩子们却看见妻子像疯子一样大哭大叫!

4、施虐者还有什么其他伎俩?哇,太多了。比如夫妻双方,有一方长时间拒绝做爱,也拒绝回应这件事;两个人从未大吵大闹,却呈现出冰冷的敌意。在职场上,女性在传统男性职业中,有可能遭到鄙夷、身边人不顾她的存在大讲黄色笑话等等。

还要一些人习惯性的不把话讲清楚。这也是一种冷暴力伎俩。比如下面岳母和女婿的对话,岳母想请女婿帮个小忙:

女婿:不行,有困难。

岳母:为什么?

女婿:你应该知道。

岳母:不,我不明白!

女婿:那就想一想!

说谎也是一种冷暴力。《孙子兵法》就曾教导我们:“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这个法则被施虐者运用的神出鬼没。但是他们往往不直接撒谎,而是用暗讽、传达不完整、相互矛盾的信息等等方法。比如在职场上,有些人含沙射影的说了些话,说完后又改口道:“我又不是在说你。天啊,你实在太敏感了!”

还记得《唐顿庄园》中,这两位“冷暴力”高手吗?

5、受虐者是不是都有罪?人们思考这种问题时,往往会将施虐者和受虐者放在天平两边,认为他们都是“可耻”的。但是拜托,“受虐者”不是“受虐狂”,他们并不是可恨的角色,甚至相反,他们因为拥有某些正面、积极的特质,才会被施虐者“选中”。很多家庭中的受虐者一直忍受,正是因为对于家庭的忠诚。

6、“被施虐”,虽然不是受虐者的错,但是受虐者本人会感到耻辱和罪恶。我们这个社会太崇尚成功了,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看起来强势,什么都不怕,因此受虐者会为没能保护自己而感到残酷。

另外,冷暴力会迫使受虐者回想起自己曾经受到的创伤,它搅起沉淀在每个人内心的死亡冲动,施虐者挖出了受虐者的自毁种子,利用令人不安的沟通就能助长它的萌芽。

很多受虐者说,哪怕过了 10 年或者 20 年,在目睹施虐者的“容颜”,依然会激起一身鸡皮疙瘩。那被激发而伸出的敏感的天线,一直在人生的上空接受讯号。

教父摸猫,谁不闻风丧胆 30 年?

7、既然遭到冷暴力如此可怕,那怎样面对它,怎样将其解决?不论是在私人生活中,还是职场中,首先,放弃理想主义吧,容忍到底没有任何用处。在某种意义上,施虐者不把受虐者当成“人”来看待,而是当成“物”,他们希望汲取受虐者的生机,照耀自己的生命。 不要因为对方是曾经爱过的人,就幻想他会改变。

8、冷暴力自救 Tips 第二条:求助!求助!寻找一位能够帮助你的第三者!当双方必须接触的时候,邀请一位信得过的人,通过第三者间接接触施虐者,这样来争取时间想出正确的对策。当双方分开时,如果需要通话,一定开录音,信件往来,也可以请第三者见证或代收代看。受虐者需要通过求助他人,打破恶行循环,将自己遭遇的不幸“摊”在众人面前,也许这时的他看起来像个施虐者,但他别无选择,这是逃出魔爪的机会。

9、冷暴力自救 Tips 第三条:在职场中遭到冷暴力,求助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要在施虐者面前表现出不在意,保持微笑并尽量以幽默回应,正如作者所言:“你必须要把持住,不要加入施虐者的游戏。”虽然这很难,但是在此基础上寻求更多的援助以反抗,这种结果总是好于直接收拾东西走人。

记得要保持微笑!

10、如果真的说受虐者有什么错的话,那错误就在于他们未坚持要求得到尊重,也未及时领悟到对方已越过保护个人完整性的界限。

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历史。单说我们这一个国度,正在从一个乡土社会转向城市公共社会,人与人的界限都在调整与重建。以前,妈妈可以随意的冲进儿女家里,指责媳妇哪里做的不对,可是在今天,很多人对此会达成共识:只要你儿子觉得好就可以吧!

可是,我们得到足够的尊重了吗?很有很多人在逐渐丧失维护受尊重的本能。。。。。。痛苦固然是人生中值得铭记的,也让生命更深刻,但我们需要在痛苦刚刚发生,甚至没有发生的时候,就去阻止它。

然后,留着好心情,就在像现在这样的夏天里,去吃点好吃的。

社会在变革,人与人的距离、相处走在被重新定义。

作者: [法] 玛丽-弗朗斯·伊里戈扬 出版社: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原作名: Le Harcèlement Moral: la violence perverse au quotidien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