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司机揭秘:尿都不能憋怎么当领导

不是官话
文|不是官话

俗话说:流水不腐。憋尿,对肾不好;有了“尿意”而不能及时排出,对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我想每个人都有过憋尿的经历吧,有的是因为开重要的会或工作太忙放不下,有的是在公共场所一时找不到厕所,有的是为了打牌或下棋不肯离开“战场”。接下来,我给大家讲一些机关里憋尿的那些事。
1.撒一泡尿,要错过好几个“信封”
这里说的“信封”,我想大家都懂的。当然,这是十八大前的事儿。
就说过年前的那半个月内,市、县都要到省城跑厅进处要钱要项目,顺便“走动走动”“看望看望”,像财政厅和发改委这样的部门当然是最热闹的。
在这半个月期间,这些热门部门的处长们一点儿也看不到春节前的归心似箭、心不在焉,个个工作热情高涨。早早就上班,迟迟才下班,连晚上回家也比平时晚很多,因为:要坐等这一波“看望潮”。即使遇到要下乡,谁也不愿去,找各种理由推辞。
当然,体制中人都明白所谓“走动”“看望”,不只是进来寒暄几句,说“多多关照”,关照要有表示呀!来者多数提着个鼓鼓的大文件袋(布的那种),里面满满一袋“信封”。一层楼一层楼地走动,看到哪个处长的办公室开着,进去就是一个“信封”。所以,很多处长在这期间办公室门大开,尽量表现出低头忙碌的样子,关键是要尽量憋尿。如果在此期间撒一泡尿,不知要损失多少个“信封”啊!
说点题外话,机关里“信封”的功能正在逐渐演变,装信的功能正在衰退,大部分功能是用来“装”个人简历、人民币、各种卡。其实,这信封还有一个妙处:领导收到信封,一看印制在信封下面的地方和单位,就知道主人大概是谁了。
2.尿不涨的秘决,就是一边开会一边提肛
谁都知道领导会多。在当下,没有开会素养的领导绝不是好领导。在众多的开会素养中,“开一天的会尿不涨”应当排在首位。
很多时候,领导开会的目的在于“出席”,露个脸,不发言、不报告,很多会就是坐在主席台,正襟危坐,不时盯着手里的报告,威严的目光不时环绕一下会议室四周。一领导开会前爱调侃:“今天又要坐一天的台咯!”
看得出来的是,领导们的肾一般都不差。想想也是哈,坐在主席台上,一会儿离开主席台去撒泡尿,既有失领导威严,还会遭人说“肾不好”。
一领导说:“别看我开一天的会,坐着没动,其实我是开会、锻炼身体两不误!”我等疑惑不解,他透露秘诀:“开会时,别看我没动,实际在我在做提肛运动,这个运动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提高肾功能。”
嘿,真是不服不行,原来领导的很多功夫是在神不知鬼不觉中练就的。
3.领导撒尿我站岗
以前,我跟的一位领导有个工作习惯,下乡不带女同志。原因是:有女同志在很麻烦,下车撒泡尿都不方便!
一次,车上临时上了一个女同志,领导刚喝完酒不久,估计是尿急,因为有女同志在又不好开口靠边停,车上不停地扭捏着,后来终于忍不住提醒我:“遇到厕所停一下”。可乡镇二级公路,走了快一个小时,沿途也没遇到一个厕所。
“今天的酒多了点,停车散散酒劲。”听到这个“暗号”,我明白领导是真急了,赶紧停下来。可停车的地方在村镇,不时有农民扛着锄头、牵着牛经过,厕所也没有。
到哪儿方便呢?刚要走进玉米地里,一背着箩筐的村民又从地里出来。
“领导,去那座民房背后,我站岗!”我比领导还急,四处找地。
几番换地儿,领导终于解了大急,舒畅多了。
……
好了,故事讲完了。在这里,本人还有个小经验想与男同胞(特别是年轻的男同胞)共享——
1.如果你小便时,恰好遇到与领导站成一排,请尽量快点,先走为上。否则你的太流畅、动静太大,与领导的断断续续、小声小气,往往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会让领导不舒服的,场面也会很尴尬。
2.开车跑长途时,经常会堵车,买几瓶“脉动”以备不时之需。
最后,本人还是想提醒各位:流水不腐。憋尿真的不好,特别是当领导的,尿憋着不撒,“循环”不好,不流动不畅,时间长了就会“生病”。一个人病了是小事,好些人病了就影响生态了。
(作者为机关职员)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