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集体自恋者”吗?
文|冰镇热点
当特朗普喊出“让美国再次强大”时,选民把他推上总统宝座;当中国人喊出“乐天吃中国的饭还要卖地给政府部署萨德”时,中国人不再去乐天不再去韩国旅游;当英国脱欧派喊出“英国优先”时,英国公投就真退欧了。但你是否知道,这背后有一种共同的心理在发挥作用——“集体自恋”?呵呵,不幸的是,世界似乎正进入集体自恋时代!

01
集体自恋
你是怎样感觉自己的国家?
当别人对你的国家提出批评时,你会生气吗?
你是否认为如果你的国家的声音被更广泛地倾听的话,这个世界会更美好?
你希望世界上更多的国家更快地认同你国家的体制吗?
如果你的回答是“是”,那么在国家层面上你就是一个“集体自恋”者。至少,根据心理学家的研判,你是一个“集体自恋”者。
“集体自恋”出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922年的《群体心理和自我分析研究》,很少被人关注到,影响力似乎远比《梦的解析》小。他当时观察到一个现象:一些小群体的成员对其他人流露出自然的蔑视感,这个案例后来成为他的“集体自恋”理论的起点。

法兰克福学派第一代的主要代表人物、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西奥多·阿多诺(Theodor Adorno)在弗洛伊德的理论基础上,在《1930年代的德国纳粹规制》一文中,对“集体自恋”概念作出界定。之后弗洛伊德的学生、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威廉·赖希(Wilhelm Reich)和英国哲学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探索现代国家自恋的崛起,分析“人民的自我崇拜”。1973年法兰克福学派的另一位代表人物、美籍德国人本主义学家埃里希·弗洛姆,在《人类的破坏性剖析》中对“集体自恋”进行深入论证。现代演绎。
上世纪90年代,对“集体自恋主义”的研究更加深入。法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Pierre Bourdieu)写了一系列关于集体自恋的论文,发现这种心理正进入知识阶层,倾向于以自满的眼光看待别的学术群体和外国同行,在获得自尊的同时推动社会偏见和狭隘爱国主义。

集体自恋的社会后果,在各国都存在这样那样的表象。我们很多人都熟悉的自恋,适用于个体的心理构建,比如个人所表现出的过分的外在自信和自我为中心,尤其在弱势人群面前。集体自恋则是不同的东西︰当有人表现出夸大他们群体的优越感,比如信仰、宗教或者国家的优越感的时候,其他人不是静坐下来怀疑和批判,而是无意识地附和,并且获得这个群体的认同。这种脆弱性,与简单的为自己的国家感到自豪不同,而是一种对自己国家的不负责任。“我的国家是最好的”“我的国家是世界中心”“我的国家必须举世瞩目”“我的国家必须强势”“我的国家必须获胜” ……这种社会心理在美国表现尤甚,人们往往显示出优越感和“先入偏见”。
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的心理学家扎瓦拉(Golec de Zavala)和她的研究小组,对全球各地1600人进行样本调查,发现一个群体的集体自恋可能导致对侮辱或者不利信息过度敏感,并且试图采取报复行动。对其他群体的失败或者失误,有幸灾乐祸的感觉。
02
放大偏见
集体自恋首先会播种偏见,放大偏见,不愿意理解和认识其他群体。在国家层面,集体自恋者会认为他国的制度和社会都存在问题,而无意以他国为镜面,照出自己的不足。
集体自恋者还有对他们不是很了解的人群有报仇冲动。比如在美国,研究者发现有集体自恋症的美国学生,一般是不愿与外国留学生或国际交换学生展开对话,即便是对虚构小说的讨论。他们听到或读到对美国不利的评论后,会对外国学生产生敌意。在美国大片中,所宣扬的都是美国必胜。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对于胡乱穿越马路者,大家都觉得不遵守规则是不行的。但是如果标签上某个国家或城市,比如“中国式过马路”、“莫斯科式坐地铁”,人们的反应就不一样了。不再坚持遵守规则原则,而是带上意识形态和国家自尊来反驳、来维护。
集体自恋者还很容易把未曾见过的现象误读为“侮辱”。比如特朗普,在大选中说中国人通过贸易抢走了美国工人的饭碗,选民不去核实导致美国人失业的真正原因,不管自动化才是真正的“罪人”,只要说要给中国进口产品增税40%,选民就欢呼点赞。
还有,集体自恋者特别喜欢名人出事,要是某位名人说出他们所反对的,马上群起而攻之,最好看到名人受到惩罚。其实名人的言论与他们的生活毫无关系,就是“觉得痛快”。
03
总是赢家
集体自恋者总是觉得自己的群体是对的,所以没有反思的习惯,总处在“攻势”状态。比如葡萄牙的集体自恋者,对德国的敌视就难以消除,他们认为德国在欧盟中拥有比葡萄牙更高的地位和更多的权力。当特朗普指责德国把欧盟当作工具,“德国令欧元区变成德国的贸易区”,葡萄牙的集体自恋者欢呼跳跃,他们是不会思考如果美国和欧盟发动货币战的话,葡萄牙首先受伤。

这一切表明,如果有人说"外国工人为国家经济做出了贡献"或"难民可以获得工作,实际上促进了我们国家的发展",这不仅不能说服集体自恋者,反而会引起他们的威胁,激怒他们。一些特权阶层也一样,如果你说三道四,他们是不会分析你的道理和事实,而是要竭力维护自己的特权,一句“你懂啥”就要搪塞。作为医生,你也许听到“医闹”两字本能反感,在没有了解事情的起因前已经把“闹”字标签给病人,并且不分青红皂白地加以谴责。
集体自恋者最缺乏的是被认同,而被忽略感常常激发出暴力倾向。他们的逻辑中,被忽略是最严重的罪行,被忽略就要用暴力行动来显示存在。这会激发出潜在的政治敌意,当自己的群体感到被忽略时,他们用暴力来回应。特朗普的支持者在他就职后被忽略,他们发动支持特朗普的游行,演变成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激烈冲突,加州伯克利市尤甚,双方大打出手,多人受伤。

遗憾的是,集体自恋主义似乎正在塑造我们的世界。在英国和美国,集体自恋者已经获胜;在法国和德国,集体自恋者正在胜利。辩论公开、新闻开放的国家尚且如此,那么其他威权主义国家呢?
解决集体自恋症的方法还在于对弱势群体的关切,解除他们的自尊问题和消极情绪。最近的数据表明,集体自恋情结越浓的人,个人自尊的阀值越低,消极情绪越多。最可怕的是政治动物用“爱国心”来推波助澜,煽动集体自恋者用激进的方式参与社会活动。
人们是可以用自己的工作或者公益参与,找到自身存在的伟大意义和人生目的。健康的爱国主义,总是对其他国家、其他民族有更多的宽容和理解。集体自恋者和爱国者之间最显著的区别是,前者用防御和偏执来渴望获得认可,而后者则用宽容和理性来获得进步的力量。
编辑 | 卢舒婷

微信号:newsreading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