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越级汇报,轻则调离岗位,重则要你小命……

不是官话

关注

文|不是官话

“不是官话”推送的《您会这样“向领导汇报”吗?》一文,让我想起自己也曾多次向领导汇报,不过没感觉出啥来。刚好又接到一位朋友要请我吃鱼喝酒电话的时候,才让我再次回味所谓“汇报”的道道——那可真是“一言九鼎”“旦夕祸福”呀!咋这样说呢?诸位,先听我讲完两个乡镇干部的故事,您就全明白了!

两个乡镇干部不是同一时期的,也不是同一单位的。下面,姑且把第一个称为大高,第二个称为小李吧。

1.直接向上级反映问题之后,大高出事了

先来说说大高的故事。大高很勤奋,虽然学历不是很高,会计学校毕业,中专文凭。可是在1990年代中期,在一群“泥腿子”的乡镇,那也是凤凰落到草堆上,很显眼的。当然,大高的升迁也很顺利,办事员到副科用了三年,副科到正科用了两年。这样说吧,从写材料的“小萝卜头”到乡镇的三把手只用了五年,更关键的是大高在这五年里不但获取了中央党校的本科学历,还获得了所在县全体干部中第一个研究生学历,一时声名鹊起。就在众人一致认为大高将大展宏图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各地都在改善办公条件。大高所在的乡镇,作为全县经济发展的龙头老大,虽然干部提拔时优先考虑,但办公环境其实是“光着膀子穿西服”,外边都说好,里边真的很差。具体一点说就是:夏天外边下多大雨,屋里同步下多大雨;冬天外边雪停了,屋里那是水帘洞。所有干部提起这事都是有话要说、有火要发,老百姓更是将乡政府的办公条件形象称为“不需要锁门的地方”。想想也是,房子破旧就算了,办公室用的电脑“至少落后N年,给谁都不要”(该乡镇一位领导说的),大院内没有硬化,只使用碎砖铺了一条所谓的大路。厕所是露天旱厕,夏天是苍蝇蚊子狂轰乱炸,冬天是寒风直接刺骨……为了改变这种不好的形象,镇党委会上拿出决策,决定大兴土木,这事总要有人管呀,大高以学历高、人老实、会办事成为不二人选。大高也很高兴,这玩意要留名呀。且慢,如果事情发展如您所愿,那就好喽。可惜呀,就是大高的一次越级汇报,差点要了他的小命。

在工程建设中,大高发现有两个工程队的头存在很多偷工减料的现象,就制止。可是,工头不仅不收敛,反而威胁大高,“我背后有人,别多管闲事,否则要你好看”。大高一听,火冒三丈,立即让这两个施工队的工程停了下来。还没等他汇报给书记,镇长先打电话给大高,让他不要停工程。大高要求把这两个施工队撤走,镇长说:“那你直接给书记说吧,这事你应该很清楚!”呵呵,貌似现在的“你懂的”。大高一听就火了,牛脾气也上来了,直接去查了一下施工队的账目。学会计出身的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猫腻,于是他就直接向上级反映问题。就在大高反映完问题的第三天,大高出事了!被人发现时,他几乎是赤身裸体、满身血污地躺在国道边的绿化带内,所幸送医院后捡回了小命。但大高从此变得“憨憨傻傻”,连自己的老婆都不认得了。很快,大高办理了内退,相关机关经过长达三年多的深入调查,给出了“大高在酒吧喝酒与人发生矛盾,后自己摔倒在国道的绿化带中”的结论。大家看到这个结论之后,也都懂了很多,也就不再说这个事。只是,当了解情况的人走进这个新建的办公楼时,遇到还有漏雨的情形时,还会想起这个事。

2.信访问题解决了,小李书记调离了

说完大高的事,再来说说小李的事。小李也是顺风顺水的,大学毕业,以引进人才的方式直接分配到某市(县级市)某局,担任一名科员。在此期间,到省委党校读硕士研究生,然后调整成副科;后来又去读博,毕业前夕调整成正科(虽说后来他也没有拿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在基层,正科就算是“大领导”了。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关键口,甚至可以说是分水岭,更多的时候称之为“龙门”。当地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要想提处级干部,那就必须有乡镇工作经验。对于没有乡镇工作经验的小李来说,这成了最大的缺陷了。既然找到问题的根源了,那就解决吧。各种折腾之后,在一个很不错的日子里,小李到Q镇担任党委副书记,三把手。人言道“春风得意马蹄疾”,小李书记那会儿浑身是劲往外掏,希望做出一番成绩。可是还有一句话叫“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不,小李书记就蒙圈了!啥事呢?信访稳定!

看过电影《我不是潘金莲》的,都会有各种见解。对于小李书记来说,这就是自己面对的信访户的真实写照。事情要从四十多年前说起,当时的各种原因纠集在一起,信访人一次恋爱经历被当成耍流氓、盗窃,被收拾了。事实却是,上访人晚上去给自己恋人家送东西的时候,被自己的同事看到了,恰好单位里也丢了一件同样的东西。于是,上访人的同事就诬告上访人,并采取各种手段让上访人的女友承认上访人耍流氓,单位领导也稀里糊涂地认定上访人偷窃了单位的东西。就这样,上访人坐了八年冤狱,出狱后也没有说法,只是给了一点补偿。就是这点事,上访人奔走了三十多年,问题也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就在这当间,小李书记接手了。看完案卷,听完讲述,小李书记觉得这事应该解决,就积极联系各方面涉事单位,信函发了无数,电话也打了很多,但都是泥牛入海,没有回音。看到这样的情形,小李书记也没有及时向镇党委书记汇报,直接去找市委书记了,直言不讳地说了这件事和自己对这件事的看法。市委书记倒是很耐心,积极协调部门解决问题,最后在上访人即将离世的时候,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了。

可是,小李书记这会儿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市委也收到了来自镇党委的建议,希望小李书记调离。很多人可能觉得,镇党委咋能这么牛叉呢?对于贡献了全市财政收入三分之一还多的乡镇来说,这个乡镇的党委书记本来就是由市委常委兼任,换句话说,那就像直辖市一样。这份建议出来以后,小李书记是没法在Q镇呆着了。还是在某个天气还算良好的早晨,小李书记夹着自己的小包,开着自己的标致308离开了。望着小李书记远去的背影,很多人都暗暗地摇头。

故事讲到这里,也该收尾了。补充一下,小李书记现在还是正科,不过是某个水库的主任,手下的兵只有他的影子和三只土狗。他每天除了钓鱼就是看书,没事了还给我打电话,叫我一起和他吃鱼喝酒。虽然,我们从没喝过酒,一直都是以茶代酒。

读到这里,诸位看官,您会怎么想呢?

(作者为基层公务员)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