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唐晶注定得不到真爱,子君和贺涵最登对?|严肃观点

文|天一观察

周末在家,连续追了两天剧,追《我的前半生》。

据说电视剧和原著小说,差别已经很大了。我在Mlook上下载了电子版,看了一下目录和简介。亦舒《我的前半生》讲的是,周子君大学毕业不久,即与西医史涓生结婚,成为全职主妇,过著无风少雨的家庭生活。十多年后,因一位女星之介入而仳离。本书以第一人称的形式,叙述子君婚变后的心路,如何从幻灭,而重生蜕变,成为一位独立的中年女士,并遇见一位更值得爱的男人,另结连理。

编剧的改编,更多的照顾了时代的变化。把故事发生的场景拉近了,选在了上海,选在了咨询公司这个行当。这样,更贴近观众的经验,也更有代入感。

一口气看完三十多集,觉得节奏还算紧凑,没有什么拖沓的剧情。演员们的演技都很棒。

雷佳音这一年在荧幕上露脸的次数真多,从《白鹿原》里的鹿兆鹏,到《我的前半生》里的林俊生,渣男一个接一个的演,但人物形象越演越丰满,演技也越来越老辣。据说微博上各种迷妹对他表白“求伤害”。

靳东从《欢乐颂》里的谭先生,变成了贺涵,比《欢乐颂》里的戏份更多,话也更多,但所承担的功能没有变,依旧是“精神父亲”的角色。

陈道明这样的老戏骨,近年来难得露面,一出手,就秒杀了黄磊的《深夜食堂》,我觉得如果他来拍中国版的《深夜食堂》,绝对好评如潮,不会像黄磊那么尴尬,毕竟姜是老的辣,人情世故早已参透了太多,对人对事,能拿捏好度,但在这部剧里,他和靳东一样,分饰着“精神父亲”这个功能。

这个剧,值得看。因为看完了,心底会留下一些思考。到了我这个心理年龄,解析感情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一、贺涵和唐晶注定走不到一起

这个问题,其实剧里已经给答案了。我们的电视剧都一个通病,生怕观众看不懂,一定要在里面抖一串子金句和答案。

唐晶去香港前,也就是维维安搞得贺涵很紧张而向唐晶求婚那一次,唐晶和贺涵聊过一次,她说,这么多年,我们始终没有结婚,并不是什么不婚主义、独身主义,你我都明白,是你还不够爱我。这可以说是最直接浅显的一个答案。

十年了,一直不结婚。中间,以大度的名义,允许彼此都可以有另外的人和另外的感情的可能性,却都说彼此还都在等着,这关系看着就很诡异。

唐晶和贺涵,都是很骄傲的人。在那一次争夺客户的交锋中,如果不是贺涵让步呢?唐晶会怎么做?唐晶和贺涵在一起,太累了。他们的关系,经历了一个抛物线一样的过程——贺涵把唐晶的笔记送给了子君,子君在电话里念给唐晶听,从第一本的“贺老师说”到第四本的“贺涵说”,唐晶对贺涵,经历了从仰视到平视的过程,她从那个刚毕业什么都不会的实习生,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女强人。

她和贺涵,一直在智力上过招,一直在事业上竞争。这样一个女人,你和她在一起,很清爽,她足够的自立,但是,总觉得少了一点什么。两个人都很难为对方义无反顾的做一点什么。

为什么薇薇安的几句话,就让唐晶爽约第一次的在酱子的订婚?因为唐晶的内心深处终究还是埋着深深的自卑。她问贺涵,为什么突然的求婚,到底在怕什么。其实她已经在和贺涵在智力上过招了。为什么贺涵不解释,因为贺涵认为唐晶足够的聪明,他对唐晶足够的信任,也对自己足够的信任,但是他错了,错就错在,他没明白,女人是感性的。第一次他没有解释,换唐晶在酒吧伤心欲绝买醉。

很快,唐晶宣布要重新开始和其他的人约会,还选在酱子宣布这件事。选择酱子,当然意义不凡了,这个地方,离他们上班的地方很近,他们在剧里一再提到“十年”,再看看他们和老卓的相熟程度,那么这家店就是他们最重要的根据地,他们在这里一定有很多的美好时光。所以,唐晶是决绝的。她在爱里,有洁癖,眼睛里容不得半点沙子。为什么说她自卑,如果她足够自信,怎么会吃薇薇安的醋?怎么会被薇薇安击中内心最脆弱的部分?第二次在香港,在贺涵的房间,她差一点又被薇薇安欺骗。

你说她聪明吗?业务上无可挑剔。也正是她视职场如战场,杀伐久了,神经也就过度紧张了。到了恋爱中,也没办法放松下来。直到要做手术,直到体味到健康的重要,她才正视自己的内心,说要回来结婚。要走的是她,要回来的是她,她希望贺涵也能召之即来挥之即去。这感情,表面上看起来充满了平等,充满了独立自主的说辞,但都是自私的。

所以,他们注定不在一起就是命定的。至于别人眼里的金童玉女,不过是根据世俗的标准来拉郎配了,地位相当、收入相当、郎才女貌,但感情不是有了这些就能长久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二、为什么贺涵会爱上罗子君

罗子君的原生家庭,可以说是糟糕的一塌糊涂。罗子君的父亲,很早就抛弃了这个家庭。她母亲一个人带着她和她妹妹。能让这个家庭翻身的最好的机会,就是两个女儿的婚姻,这是最好的投资机遇。

所以,罗子君的前半生,是很如她母亲所愿的。嫁了还不错的人,有不错的生活,安逸舒适,用剧里的话讲,就是“做了人家太太”。这很符合今天那些想把生活过成电视剧的傻白甜的想象,每天看看电视逛逛街照顾孩子上上网,衣食无忧,多爽。

婚姻是罗子君的一道分水岭。这样的家庭,可以想象,她结婚前应该都过的很窘迫。终于可以安逸下来,她的神经一下子就放松了,之前紧绷着的神经现在终于可以舒展了。甚至她歇斯底里的原生家庭,在某种意义上,也得到了一种安全的保障。即便在罗子君和陈俊生已经离婚了,她妹妹依旧能腆着脸在陈俊生公司附近堵住他要钱,那你想想,在这段婚姻还存在的时候,这个情况是不是就更加变本加厉了。

陈俊生在婚姻里出轨,其实情有可原。罗子君之前几乎就是她妈妈的复刻版,飞扬跋扈、歇斯底里,陈俊生就是一头奶牛而已。前半生的罗子君,很讨厌,很不近人情,给不了陈俊生什么爱。

当她被推出这段婚姻,她终于在贺涵和唐晶的帮助下有机会重新审视自己。她还想撒娇,还想逃避,但她发现她已经没有了退路。她只能靠自己,她才会珍惜朋友们给的建议,才能听进去那些逆耳忠言,才能正视自己延缓了二十年还没有过去的青春期。

一个单亲家庭,她是长女,自然就会替妈妈分担很多,这样的孩子表面上都是少年老成的。但安逸的婚姻,给了她一个足够美好的温室,她在这个温室,没有砥砺,没有挫折,所以也就把青春期一直潜藏着,她就可以把情绪无边无际的发泄。等被推到真实的生活里,她开始用理性来思考问题。

她敢于面对试图羞辱她的大学同学,看破她内心的虚荣,使劲给她推荐鞋子,一个劲的恭维她,让她在买单的时候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她开始把情绪放在一边,老老实实看夺走她前夫的女人的如何处理文本,学习她的工作方式。

她是一个从高处被打落下来的女人。内心觉得自己很卑微,甚至想接纳老金这样的一个男人。但在试着相处之后,她发现,其实他们根本就不是一路人。老金这样的人,终究是个粗人,他要的是一个和他彻底湮没在柴米油盐酱醋茶里的女人,他一方面艳慕罗子君人长的好,一方面有害怕把这美丽展示给自己的朋友,是前妻留给他的痛在发挥作用,还是市井小民内心的阴暗在发挥作用,都不好说。

子君一直就是个麻烦别人的人,每一次都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求助贺涵。贺涵看着子君一点点的进步和蜕变。贺涵的鼓励和指点,对于子君是甘露降临,但贺涵已经很少再能给唐晶这种帮助了,因为唐晶不需要。

在高速公路上那一次,贺涵在雨里飞奔,他打着伞,呵斥子君,问她如果他看不到怎么办?他已经就动情了,因为他开始为一个人着急和紧张,他不在是那个觉得这事跟自己没关系就可以撇清自己的人了。

当子君义无反顾的要替贺涵翻案,即便丢了工作也在所不惜的时候,这难道不是她在自己所面对的生活中所作出的最决绝的决定吗?这就是奋不顾身。她是欠贺涵一个人情,但她能用最激烈的方式来回报。这一点,唐晶做不到,在争抢客户的过程中,即便贺涵已经做了让步,她吃相也并不好看,到最后是合作方,贺涵的老朋友以引咎辞职来换的两家咨询公司合作完成这个项目这么一个折中的解决方式。她的眼里只有竞争,这和那些只知道考试只知道名次的狭隘的好学生一样面目可憎。

这样的女人,她没有裂隙,她从来不显示自己的柔弱,所以,男人也就没有办法给予和分享。无论多少年,她和贺涵,都是智力上的过招,都在感情里刻意保持自我的独立,这感情,即便在一起,也不会放两个人放松下来,也不会发展出什么亲密关系。

而子君呢,她和贺涵之间,有彼此的需要。她一而再再而三的麻烦贺涵,但也让那个内心僵硬的贺涵柔软了下来,让他从之前自欺欺人的感情中解放了出来。但凡她有一点能力能去回报贺涵,她就可以义无反顾的冲出去,这一点,就足够让一个男人为她动心动情。和她在一起,贺涵不会心累,他们之间不会在智力上过招,不会刻意的去编织话术,他们能放下彼此。

三、绕不开的闺蜜

唐晶和子君,多少年的闺蜜,在子君落难之后,唐晶的帮助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个神经一直绷得紧紧的女人,在这个闺蜜身上,挥发了近似母爱一样的投入。我想很多观众和我一样,简直羡慕到死。

可是,当她开始误解子君的时候呢,她什么也不愿意听。你可以说这是女人的本能,感情的自私,但如果真的是那么好的闺蜜,这点信任没有吗?她是个骨子里极其自卑的人,所以她最在意的就是要赢。她下意识里还是觉得子君卑微,凭什么子君能在感情方面超过她。

她原来不羡慕子君,是因为她觉得陈俊生普普通通,现在贺涵居然冒着道德风险去喜欢子君,这才是最挫伤她的。她心里最介意的是“她哪一点不如子君”。也许她帮助子君的时候,她有成就感。毕竟子君是一个弱者。她自始至终都是那么以自己为中心,那么自私。

不知道她们最后有没有可能达成和解。期待她们能和解。但如果那样,这个剧,就太单薄了,就不能把血泪情欲演绎的虐心而淋漓了。

这个世界上最容易上演的戏码,就是闺蜜横刀夺爱。所以也就有了那么多关于女人和女人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倒也不必奉防火防盗防闺蜜为圭臬,只是如果爱,请深爱,让你自己的爱填满你爱的人,义无反顾的去爱,也就没有任何的裂隙和可能性。

努力做事业上的女强人,但感情,并不是智力的过招,它需要的是两个人的付出和培植,最重要的,感情是两个人的港湾。

这个忠告,也一并送给那些感情世界里的弱势群体,不要再在话术里找借口了,感情是个需要简单化的事情,你们只是爱的能力不够而已。

作者:杨陈天一

来源:天一观察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