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安迪用基金去狙击包家的海外资产,可能吗?

杨国英观察

关注

文|杨国英观察

文/凝霜雪 ☞金融女侠|只说有用的

昨天的《欢乐颂2》中安迪怒怼包子妈妈的那一段,看起来似乎很大快人心,弹幕里很多观众都说安迪太牛逼了,这一段太解气了。可是作为金融从业者,这一段看的小编尴尬症都犯了。

表面上,这段话好专业,听起来好厉害的样子,可是稍微仔细分析一下就知道,这件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为零。

首先,安迪说包子妈在做加了杠杆的期货。什么叫加了杠杆的期货?期货本身就是杠杆交易,一般是十倍的杠杆,交易数倍于保证金的标的商品,那么安迪这里说的加了杠杆的期货,是指在期货本身的杠杆之上另加杠杆?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比如配资炒期货,但这就相当于把风险又放大了数倍,搞不好赔光了所有资产还得倒贴钱。以包家的实力,做海外资产的投资,肯定只是家族资产的一部分,而且一定是稳妥起见,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做到保值增值,毕竟包家的主业不是金融嘛。但是如此几十倍杠杆加下来,一旦发生系统性灾难,出现不可控的亏损,损失的可就不止这部分财富了,所以包子妈有必要拿整个身家资产去做这么高风险的交易吗?

其次,有人说,包子妈选择的是炒单交易,不可能出现巨额亏损。何谓炒单?我百度了一个比较专业的说法,炒单就是运用保证金的杠杆作用和T+0交易方式外加极低的手续费这三大优势,在盘中以获取价位跳动的差价为目的的交易方法。通俗点说,就是利用行情的波动,来赚取差价利润。这种交易属于一种短线高频交易,可能只赚取几个点的利润,不会一直持仓,会有严格的止损,但哪怕是亏损,也只会亏几个点就平仓,根本不存在持续放大亏损的情况。换句话说,炒单做的就是短线交易,包子妈在收到电话之后,完全可以让交易员晚上停止交易,不开仓,或者锁仓,这样的情况下,安迪根本就威胁不到她。

第三,即使以上问题都不存在,安迪想让包家交易亏损,从她的描述来看,她是利用自己的海外基金资产去改变行情的波动方向,从而达到让包家交易亏损的目的。那么问题来了,安迪怎么才能实时的知道包子妈账户的下单品种、开仓方向?毕竟可交易的品种那么多,包家的操盘手不可能只交易一个固定的品种,而且多空方向也是随时变化的,即使安迪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从交易所监控部门拿到别人账户的实时下单数据,以炒单交易的速度,她来得及在几秒之内反向开仓平仓吗?

第四,安迪有多大的资金体量?安迪想要控制某个交易品种的行情波动,她的资金至少要能占有该品种一定比例的成交金额,冷门品种也许不难做到,但对于交易活跃的品种,需要的资金量可就不是几个亿那么简单,市场中交易者众多,大资金都想利用自己的优势进行博弈,安迪想要狙击包家,很可能刚出手,就被索罗斯这样的资本大鳄给收拾了,如果令基金亏的血本无归,她不需要对投资者负责吗?基金管理人能任由她这样任性的胡作非为?

第五,国外的监管制度制约。安迪用她的海外基金来狙击包家的资产,我想说,国外的交易所、证监会难道都是摆设吗?不需要外汇管制、金融管制?不监控异常交易?当然也许安迪把她的基金资产分仓成很多个账户,在同一个时间来狙击包家的交易,这得提前做好充足的计划和准备,等于是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去控制操纵行情,即使这样,还必须行情配合,遇到金融危机、股灾这类黑天鹅的话,她想凭一己之力改变行情,恐怕不过是以卵击石。

综上所述,安迪想靠这种金融手段去导致包家亏损,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我实在想象不出来,编剧怎么能想到这样的内容。

由于这一段情节在整个故事中还是挺重要的一环,是安迪导致小包总妈妈去世的导火索,为了搞清楚作者的意图,我特意去翻了一下原著,原著中是这样写的:“……我让您第一个小时损失一千万,第二个小时两千万,第三个小时四千万,递增。如果一天不离开,不仅蚀光账面上的钱,我还可以放大杠杆,让您倒贴至破产。美国股市将开,欧洲股市正热闹,您走着翘着。赚钱不容易,亏本太容易……”

可见包家投资的只是海外的股票,作者的意图可能是让安迪给他们的股票账户加杠杆融资买入正在下跌的股票,从而达到让他们亏损的目的。原著中的逻辑我认为还是可行的,我们且不说小包总妈妈凭什么就信任安迪,把账户完全交给她打理,但是只要账户在她手中,想要通过交易让包家亏损,是完全有这个能力和可能性的。

我只能说,电视剧编剧这里的改编太不靠谱,完全是在堆砌高大上的金融词汇,让不明所以的吃瓜群众觉得好牛逼、好神秘,而实际上,是不专业、不符合逻辑的情节,稍微分析一下就可以知道,这种方式是完全没有实操性的。

正午阳光出品的电视剧一向是口碑精品,以细节和专业著称,可是这里的改编却出现如此大的硬伤,实在不应该。真心希望编剧能重视这个问题,在用到专业知识的时候,好好咨询一下业内人士,了解相关常识,这样才能做到情节设置合情合理,不至于因逻辑错误而贻笑大方。

作者凝霜雪,经观文化行政总监,财金情感作家,晋江签约作者。从事金融业多年,有丰富的金融投资经历。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