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能是假期最好的结束方式

吴晓波频道
文|吴晓波频道
五一小长假,你去哪里看人山人海了?
国家旅游局预计今年五一小长假将有1.3亿人次出游,同比增长11%。小巴想了想……还是不给国家添堵了。

不过三天小长假眼看就要结束了,明天又是新的工作日,相信很多人都会得上所谓的“节后疲惫综合征”(并没有)。
具体症状就是“只想炸掉闹钟,和床长相厮守”“一想到明天的工作和满满的邮箱就头痛欲裂”“无法进入工作状态,情不自禁地在办公桌前睡着”……

反正小巴不论做什么,总觉得假期完全没有休息的感觉,甚至比工作日更加疲惫,第二天也很难马上进入工作状态。
本期M周刊,就来学习一下度过假期最后一天的正确姿势,元气满满地开始新一天的工作。
No.1
如何减轻“节后疲惫综合征”
所谓“节后疲惫综合征”——假期之后感到疲劳、困乏,以及情绪上的焦虑、低落或者厌烦,其实都是适应性的障碍。
从生理上的变化引发的不适(睡眠减少、工作量增加导致的疲劳感)到心理上的变化引发的不适。

虽然放假是一种和工作不同的生活状态,但不意味着可以放弃自我的管理。我们的假期也需要有大致的规划,才能减少这种适应的障碍。
1不要在上班前夜赶路
尽量不在放假当晚或上班前夜赶路,旅程的疲劳会降低假期放松程度、加剧适应的障碍。
2工作与假期需要过渡期
最好在假期开始和结束的时候都保持一定强度的工作,让我们逐渐适应放松和工作的状态。

3假期与工作还需要完全隔断期
据旅游网站Expedia的调查显示,有30%的职场人在整个假期中都无法完全摆脱工作,但身处假期的大脑又要努力控制自己的思维,告诉自己不去想工作。这样“低性价比”的假期自然让我们愈加疲惫。
No.2
假期最后一天如何度过
不管假期过得如何,假期最后一天,请从舒适的沙发上站起来,只要稍微做点事情,就可以助你摆脱“节后疲惫综合征”,迎接高效而充实的工作日。
1让身体动起来,找回能量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讲,适量的运动会促使人体分泌内啡肽,它能够改善负面情绪,让人感觉轻松愉悦。
假期最后一天,不妨去健身房锻炼一个小时,或者慢跑、游泳、打打羽毛球或乒乓球等等,只要让自己的身体充分动起来,马上就能让你从慵懒疲惫的假期模式里脱离出来。
2稍微改变下自己
做出一点让自己惊喜的改变,期待第二天的来临。比如买一件新衣服、换一个新发型,甚至是换一个新的水杯。。。。。
在上班的第一天,你会怀着雀跃而又忐忑的心情,渴望同事们注意到你的新变化,希望得到他们的赞美。
因为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影响了你的心情,会让你整个人都精神抖擞起来。
3提前记下工作日早晨的待办事项
花点时间做第二天的计划——
有哪些重要工作任务,分别需要花费多少时间,如何安排优先级别;
晚上几点去健身房;
中午吃什么;
。。。。。。
并给自己设定一周需要完成的目标。
没有比在目标清单上面打个勾、标记完成更激动人心的了,现在就写下未来一周要完成的事项吧。
4打扫房间
干净而整洁的房间会让你保持整周的好心情。除此之外,也是时候清洗堆积下来的衣服、床单和毛巾了,想象一下躺在干净舒适的床上迎接新一天的感觉有多舒畅。

5留点时间陪伴家人或朋友
工作日很忙碌,所以你可能一直都没能抽出时间去跟那些你在意的家人和朋友沟通。
别吝啬自己的时间,假期的最后一天给他们打个电话好好聊聊,或者一起外出走走吧。
6精心准备第一个工作日的早餐
早餐的重要性占据了你一天饮食的50%。
况且,工作周的第一天过得好,可以让你整周都活力十足。
在假期最后一天的晚上,精心准备明天的早餐,为明天的自己补充元气。

7调好闹钟,关掉一切电子设备
做好一切准备后,充足的睡眠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睡不好,小巴建议睡前一小时,关掉一切电子设备,听一些轻音乐,让身心放松下来,或者把床整理得更舒适一些,都是不错的方法。
告诉自己,早点睡,明天再战。
No.3
假期后如何进入工作状态
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假期回来之后的前几个工作日总是那么难熬,无法快速推进工作,常常有种无力感,两个小方法帮助你摆脱“节后综合征”,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1设置坡道,从简单的事做起
大脑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就贸然选择难度比较大的工作进行,其实是自讨苦吃,因为大脑太久没有在工作状态的时候,一下遇到难题,会有挫败感,出现畏难情绪,这样想进入工作状态就更难了。
想象一下你要骑一辆自行车上坡,如果把你放在半山坡,你能立刻启动吗?但如果先给你一个平缓的坡道,等你速度起来之后,再开始爬坡,是不是“容易进入状态一点”?

所以我们在做要事之前,先设置一个缓冲坡道:做困难的工作任务之前,先做一两件容易的小事。所谓小事,就是在5分钟之内能马上解决的事,比如花5分钟查看邮件、跟客户反馈上周活动结果、把策划方案打包发给所有同事等,这就是你做要事之前的坡道。
在计划开始做的时候,告诉自己,如果5分钟之内无法完成的话,就允许自己放弃,心理负担的减轻能让我们更容易着手去做,一旦我们进入工作模式,再去做需要花费一个小时的工作还会难吗?
2建立仪式感
我们上学的时候都知道,一旦上课的钟声一敲响,就意味着要集中精力进入学习的状态了。
所以我们可以像上课的钟声一样,给自己设立一个仪式。这个仪式一启动,就意味着你要放弃一切厌烦情绪进入工作状态。

古典老师提出过这样一个培养仪式感的方法:
仪式感培训法
①设计“一句话动机”。以一个强烈的、清晰的、明确的指令开始做事,训练自己的自动反应习惯。说了这句话后就迅速进入状态,遇到障碍可以使用“执行意图”的方法,关于这个方法可以阅读小巴以前写的文章[点击阅读原文]。
②设计一个仪式动作开始做事。具体动作因人而异,只要用你喜欢的方式、简单易操作即可,比如泡杯咖啡、为桌上的植物浇水、给手机静音等。每次都用这个动作,每天重复,让行为和愉悦感受链接在一起,这样就可以愉快地通过仪式迅速开始;
③绝对的契约精神,一旦开始仪式,就不要轻易毁约;
④重复再重复,让仪式感的行为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成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
除此之外,这个方法还可以让你觉察到你的坏习惯是在一个怎样的启动仪式下开始的,让无意识的坏习惯意识化,有意识地去停止这个启动仪式,从而改掉坏习惯。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