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纽约有一个华人“文艺圈”

文|单向街书店

提到陈丹青,作为画家或是作家,国内的读者都非常熟悉。听说陈丹青亲自站台帮忙宣传新书,不少读者争先前来一睹这位神秘大咖的真容。

新书《戏梦纽约》举办发布会,单向街书店花家地店被挤得水泄不通。该书的作者也是当天活动的主角周龙章的名字却鲜少有国人了解。下面是我们根据这次书的发布活动速记整理的文章,给没能“挤”入现场的你。

周龙章是谁?

他来自台湾又背景显赫,他的继母和宋美龄是一块打麻将的姐妹淘,他的身上带有上个世纪的鲜明印记。

他跟李安、罗大佑是好哥们,汤唯在《色戒》里的上海话都是他教的。他签下了邓丽君在纽约的唯一一场演出,在王菲还不叫王菲的时候就给她当经纪人。

他少年时就发现自己是个同志,创办了纽约第一家同志酒吧,轰动亚裔圈。

……

我们眼中那些耳熟能详的艺术名家和当红巨星,许多都与他关系亲密。他的每一个“标签”都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想到这个在背后帮助无数华人巨星登上美国林肯中心和百老汇舞台的人,一定有不少故事。

终于,一生低调的周龙章用闲聊的方式记录下他在纽约的彩虹人生。《戏梦纽约》里讲的名人,与那些报刊杂志上的文章不同。周龙章的文字让这些带着光环的演艺明星更接近于普通人,陈丹青在本书序言中说,“这群星光闪烁的人,可能从未被另一只眼这般切近而体贴地观察过”。

打开《戏梦纽约》,单向君带大家一起解密这位在纽约跑了一辈子“龙套”的华人艺术教父。

其中:

陈=陈丹青

周=周龙章

▍从一句老上海话开始,周龙章和陈丹青结下三十年的缘分

陈:1983 年,那一年我 30 岁,他大概比我大个一两岁的样子,我的西藏组画其中有两张画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博物馆展出。当时过来一个青年,一开口就跟我讲上海话,我感觉非常亲切,因为这种上海话已经没有人说了。通过交谈,我很快就知道他从台湾来,是一个老上海人。但是他出生在台湾,后来到美国混,等我见到他的时候,他已经是美华艺术协会的主任。

周:这世上的人和事都是有缘分的,我跟丹青 30 多年前的相遇完全是缘分。刚认识的时候,丹青带我回他的工作室,我当时还不知道陈丹青是谁,我在他那张西藏组画前面看了一个钟头,看着看着我感动地就哭了。我真的欣赏他,他画的人物,每一条皱纹,每一个线条都好像讲出这个人一生的故事一样。这么多年我们一直保持着很好的来往,他为我这本书写了序,只能说,知我者莫如丹青也。

▍ 周龙章一生“戏”缘,都化作陈丹青这张速写

陈:龙章的办公室一年最多要办200多场活动,其中有很多是表演昆曲、沪剧、京剧,而我又喜欢画戏剧人物,有时候我到后台,他们在化妆,我就画几下。这次的封面就是其中的一张,这张画画的时间大概也就两三分钟,领子还是衬衫,上面头戴已经戴好了。

新书《戏梦人生》封面选自陈丹青的人物速写,主人公是正在后台化妆的周龙章

周:我不是专业的,但是我从小就喜欢京剧、粤剧、沪剧,各种各样的中国戏剧。对戏剧的喜爱也与我的工作有关系。30年前,中国的演员到纽约去演出,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每年会请好几团大陆或台湾的戏剧演员到林肯中心去演出。

陈:张君秋、侯宝林、梅葆玖(梅兰芳的公子)、赵荣琛(程砚秋先生的著名弟子)等等,从民国 30、40 年代一直到共和国 60、70 年代都还在京剧界留有大名的人,能够邀请他们去到纽约、全程办理他们在纽约的活动,并且以美国林肯中心的名义颁给他们亚洲杰出艺人奖,这些事情都是周龙章先生办的。

周龙章演出《宝玉哭灵》,谭盾探班

梅葆玖赠送梅兰芳先生贵妃醉酒人偶给周龙章

▍ 这些你一定听过的巨星大腕儿,居然都是他的好朋友

陈:到了差不多我这一辈,西洋音乐的马友友、弗雷的公子傅聪都得找周龙章才能进入林肯中心演出。李安大家知道,是 50 后。李安念完大学出来,赋闲在家拍个电影不容易,常拿一个盒饭到他办公室去聊。罗大佑也是他铁哥们,到纽约就住他家里。

周:在80年代我跟大佑两个在纽约还开过叫“音乐工厂”的工作室,下面就签了两个歌星,一个是王靖雯。那个时候王菲还不叫王菲,到了纽约以后我陪着她,每天去上课,去学舞蹈,学在舞台上怎么展现她自己。

陈:名气更大的还有邓丽君、钟楚红、大陆的王菲,再后来的章子怡,这些明星去纽约的时候,他都照顾他们,有时候是接机,有时候是介绍关系,有时候是陪他们玩。他跟邓丽君签了邓丽君唯一一次在的纽约演出,在 Video City——所有百老汇剧院里最重要的一个。

周龙章和邓丽君

周龙章和“红姑”钟楚红

▍ 这有个叫费翔的小鲜肉要去大陆发展

陈:我不记得是1983还是1984年,周龙章有天忽然说跟我说你快来,这有一个费翔要到大陆去发展,他妈妈不放心,想了解一下大陆情况怎么样。我们在一个咖啡馆见面,那个时候费翔的脸就像蒸笼里刚刚蒸出来的一样,现在我才知道那就叫小鲜肉。20多岁,一脸的无辜,我跟他讲些什么已经忘记了。但是就在第二年的春节,大陆开始对外广播了,对外在电台里可以收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春节联欢晚会。大陆第一次看到费翔,不得了的一个混血儿,穿着一条牛仔裤唱一把火,这个小鲜肉已经着火了。

▍ 四五六画廊是中国开向世界的一扇窗

陈:他公司有一家画廊,叫四五六画廊,几乎你说得出来的所有旅美的画家和台湾、大陆、香港去的,想要在那办展览,一年到头都是他在策划。咱们一天到晚说要弘扬中华文化怎样怎样,他结结实实在做这件事情,凭他一个人的力量,一间很小的办公室。他画廊的地址是456号,所以叫四五六画廊。

李安导演造访456画廊

▍ 陈丹青的男男壁画让“盘丝洞”同志酒吧成了一个景点

周:我小时候只有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发现我跟大家不一样,我是一个天生天养的同志。我的家庭是不能容纳我的,我的继母说如果给我发现你是同志,我就去跳楼。后来我十几岁就离家去了香港。在南国艺校上了两年,邵氏公司要拍《西游记》,我在里面演了孙悟空。我以为我可以做一个演员,但是我发现我天生没有superstar的条件。我从小立志做一个正派的同志,所以我要退出江湖的时候,在纽约开了一家同志俱乐部,就叫“盘丝洞”。

周龙章和盘丝洞投资伙伴刘震瑞

周:“盘丝洞”开张,在整个纽约亚裔圈是非常轰动的事情,因为亚裔的同志需要这样一个地方,而当时在纽约没有这样一个地方。在盘丝洞最红的时候,最少要排队1个钟头的队。“9.11”事件以后,纽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盘丝洞慢慢就支持不下去了。今天我可以自豪地讲,我以盘丝洞为荣,因为他是第一家亚裔同志酒吧,是纽约亚裔同志文化的一部分。以后全方位的亚裔同志俱乐部也不可能有第二家了。

周:那时候我非常高兴有一个叫陈丹青的朋友帮盘丝洞画画。我们那时候很穷,也没有这么多的财力,丹青每天晚上来帮我们画,整个二楼的墙上都是陈丹青画的男男的壁画。他愿意做这个事情,我也非常愿意接受这个事情,所以后来变成一个景点,招了不少的顾客。

▍我一生低调,写书只想给自己留个纪念

周:我是一个不能够高调、也没有资格高调的人,但是到了这个年纪,我想留点回忆。我当初写就是想自己留个纪念,有个回忆。在纽约 in the right time,  in the right place。因为时间对了,我做了一点小事和大事出来。我一直都是在幕后给大腕小腕跑龙套的,但是龙套一跑也这么多年了,到纽约承蒙大家看得起,所以很多事情都是我办的。一切都有天意,感谢老天爷在纽约让我做了这么多事情,我一个单身孤子与纽约的林肯中心,有这么好的缘分。

《戏梦纽约》

周龙章 著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48.00元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可进入微店购买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