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为什么要动“岳家军”?
文|牛弹琴

作者:付政浩
来源:中篮产业说(cbatonba)
当忠奸分明的秦桧和岳家军放在一起时,即使三岁孩童都会不假思索直奔主题声讨汉奸。但假设换作是顶着“改革家”头衔的王安石也要动岳家军时,在激烈问候王安石之余,有多少人愿意做个独立思考的人,去探究一下他这么干的原因?
当然,北宋的王安石不可能去干预南宋的岳家军的军务,但王安石的改革却也曾同样被指“祸乱天下”以致民怨沸腾。
而在眼下,以改革派示人的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也有点谤满天下的意思。他坚持取消了“中国体育梦之队”国乒总教练的职位,而功勋总教练刘国梁虽然升任乒协排名第19位的副主席,但这一调整却被视为“明升暗降”。
于是,国乒选手们用退赛和微博刷屏来力挺刘国梁,一时间,舆论也铺天盖地斥责苟仲文是乱弹琴、瞎指挥、耍权术,但同样是这拨媒体,几个月前,当苟仲文力挺姚明出任篮协主席时,他们却在称颂中国体育的春天来了,还赞叹苟局长思路清晰、魄力十足。
▼国乒队员和教练发微博刷屏:“这一刻我们无心恋战……只因想念您,刘国梁”

事实上,自从苟仲文到国家体育总局工作以来,他倡导最多的就是专业人干专业事。也正是在他的坚持下,才出现大量破格重用专业体育人的新气象:李玲蔚升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姚明出任篮协主席、郎平出任排协副主席、王海滨出任击剑协会主席、李琰担任滑冰协会主席、申雪担任协会常务副主席……就此,一批体育明星得以出任此前按惯例只能由副部级领导担任的协会主席。
可为什么这次他却一反常态,把带领国乒已经长达14年、实力早已毋庸证明的总教练刘国梁给“明升暗降”了呢?更何况,体育总局历来崇尚“金牌免死”,只要你能夺金牌、奏国歌、升国旗,有问题的也都没问题,没问题的更要加官晋级,那苟仲文此番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强行跟最受瞩目的国球过不去?
显然,有姚明、李玲蔚这些案例在前,说苟仲文外行管理内行、故意折腾体育人才的说法可以休矣。那剩余的就是,这次国乒风波究竟是属于权术斗争还是属于改革不可避免的阵痛呢?
但无论是哪种情况,这都凸显出体育系统管理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体育总局在决策时显然没有做好思想准备和后续安抚工作,如今落得狼狈不堪、深陷舆论洪流,无疑需要反思。
▼姚明出任原本只能由副部级干部才能担任的篮协主席

自古以来,改革者向来难获善终,自然更难获善名。商鞅车裂、吴起伏尸、范仲淹三度贬官、王安石千夫所指、张居正死后抄家且险些鞭尸……此外,这些改革派还多与同时代的忠臣贤者交恶,百年之后还免不了被太史公记上一笔:“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卒受恶名于秦,有以也夫。”
改革从来都不是过家家,动祖宗之法必流血。这决定了改革者往往性格强势、手腕强硬,所以人缘风评也多不佳;
改革必有阵痛,嘴上喊改革时大家都喜欢听,但事到临头大多数人都不愿改变自我,所以真正力挺改革的往往是少数派;
改革初衷虽好,但若用人不当必致路线走样,就算坚持到底,其改革方案也很难尽善尽美,所以改革失败风险很大,而且随时可能被反攻清算。
有此三条,改革几乎就是条不归路,但还是有人义无反顾踏上这条不归路。
▼苟仲文在两会的“部长通道”接受媒体采访,被视为体育改革家

不到积重难返时妄言改革者往往下场惨烈,而待到颓相尽显时才想起改革则往往已于事无补。国乒眼下固然成绩辉煌无比,刘国梁更是深得人心,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举国体制的基础之上,而举国体制虽夺金无数,但于群众体育并无多少益处,这也丧失了“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真谛。
而且,三十年来,举国体制早已弊病尽显,必须及早割除。更何况,国乒虽好,却难遮掩国球运动发展的问题,乒超联赛不能崛起,繁荣的只是国乒这一支队而非国球这项运动。
新一届体育总局领导班子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力主用民间协会取代举国体制来主导体育发展,试图在未来达到用群体运动的根深叶茂来养护国家队金字塔的效果。
此番,国乒队员为维护国乒稳定而断然兵谏,道义可嘉;另一方面,总局全面推进协会实体化,乒协也不能置身事外。双方都大义凛然。当此之时,既要强调服从大局,但也必须注意方式方法。
改革若只强调方向正确而不注重落实措施,反倒会贻害无穷,让更多的人怀念因循守旧的日子,这也是王安石、范仲淹骂名滔天的部分原因所在。
▼刘国梁亲吻爱徒

所以,此番双方都需冷静,于国乒而言,小道理需要服从大道理,国乒眼下虽好,但从长远计,应配合中国体育协会改革的大局;但于总局而言,体育管理需要注重其特殊的管理规律,改革切不可冒进,强求一步到位。而在改革中必然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不应冷落功勋,寒了众人的心。刚柔并济,方是治道。
眼下,双方都已重新反思,以寻求更温和的解决之道。而对于你我吃瓜群众而言,只要能意识到此番国乒风波的根源并非乱弹琴瞎指挥的官僚主义,这就善莫大焉了。
诚然,改革者是少数派,真理或许也只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可能真的不具备那种远大目光,但当大多数人都激愤不已时,无论你是王安石还是范仲淹都会受到冲击甚至下课。从这一角度出发,改革者切忌贪功冒进,毕竟改革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注重轻重缓急,分清主次矛盾,尊重体育管理工作的特殊规律。
从改革的长远角度来看,慢才是快,边改革边培养接班人,这是改革的真谛。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