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认知:阶层固化不是一个坏现象?!
文|中国社会学

阶层固化究竟是不是一个坏现象?
本文原载网络。

﹀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另一个问题,就是阶层或者说贫富差距的产生原因是什么。
左派们回答这个问题,往往会说是由于制度不公平,然后挑制度的毛病,试图使社会“公平”起来,然后大家共同富裕,但他们从未成功过,甚至每次都在帮倒忙。
这是因为财富不是天然就有的,而是社会意识的一种,是人类独有的东西。我们根本不该探究人为什么会穷,因为刚刚从猴子进化过来的时候,人本身就是一无所有,穷才是天然应该的,财富才是有条件的,我们只需要讨论人为什么会变富。这是个巨大的命题,而且我也无法详细介绍财富的产生,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能力。
我们可以理解的是,一个人富是有原因的,而穷是正常的,因此一切试图重新分配财富让大家都富起来的计划都会是失败的,因为没有找到方法的人会在获得财富后迅速失去。简单例子是比如那些中了六合彩、拆迁暴富后没几年又迅速破产的人我们知道,获得财富是有条件的,于是社会大环境发生剧变,条件有了大变化的时候,阶层就会崩溃,一切会重新洗牌。比如国际战争、国内革命、政府大幅度改革等等,都有可能造成这一结果。
以大家经常喜闻乐见的国内革命为例,往往一场革命带来的是阶层的大洗牌。因为原本社会中没有战争因素,于是大多数人向上爬竞争的是社会普遍价值观里最重要的东西,比如在我国古代多数时候,人们都在四书五经上做竞争,于是改变命运靠读书写字。当一场战争爆发,打赢是各方唯一的出路,于是竞争项目变成了战斗所需的一切素质,能在消灭敌人保存自己的游戏里发挥多大作用,决定一个人能成为多高级阶层的一员。这个过程里对生产的破坏都是毁灭性的,社会总财富都在剧烈减少,在分配上也只是从少数人手里转向了少数人,而大家都过得更差。汉初即使是刘邦也凑不齐几匹白马来拉车。
生产和交换的进行过程里才会产生财富,所有破坏生产和交易环境的事情都是破坏财富的创造,显然革命是最糟糕的事情。
文明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尽可能地保存、延续、继承十分重要。欧洲人起点并不优于我们,但他们从未丢弃掉已经拥有的东西,这大概和他们比较保守的阶层观念有关,英国人不论怎么改朝换代,王室都是王室,贵族都是贵族,前代的制度、建筑、习惯都会得到大面积保留。所以他们走得稳稳当当,少有大起大落。
自从陈胜吴广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国家获得稳定秩序的时间总是很短暂,创造的文明成果常常随着一场朝代更迭就被遗弃,新君即位为了证明自己的合法性总要抹黑前朝,于是总要破旧布新。我们总是让自己的天才成果慢慢消亡,宫殿焚毁、发明失传、财富蒸发、制度放弃……我们首创了很多东西,然后自己不再继续研究,比如现在我们连瓷器都烧得不如进口的好,更不要提足球。左派改革总会失败是因为,他们把贫穷的原因归结在了所有制和分配上,于是他们拿走富人的生产资料,或者限制富人的生产、交易,去补贴穷人。造成的结果只会是,富人变穷了,而穷人没多久依然还是那么穷。
假如政府手里有同样的资源,比如一笔钱,需要在富人和穷人里挑选一个群体去补贴。为了社会财富增加,显然应该补贴给富人,因为他们才会最大限度把钱投入到生产或者交换环节,而不是全部消费,同样一笔钱会产生不同的使用效率,让社会总财富增加更快。
在政策选择中,面对失业增加、贫困加剧的现象,不同选择会带来不同结果。一种选择是增加税收,尤其是富人的税收,补贴给穷人。通常这只会带来企业负担加重,减少生产,失业增多,然后恶心循环。而如果给企业松绑,让资本盈利,一切才有解套的机会。
而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生产发展终将惠及所有人,只要你是这个社会运行过程里的一部分。比如T形车的出现显然让本来就有钱的福特更有钱了,但这也让本来享受不了汽车的人开始享受到了汽车的便利,而他先知先觉地意识到了创造需求的重要性,还大幅度提高了工人待遇。今天的普通人拥有的物质水平肯定高于部落时期的一个酋长,即使酋长是那个时候最高阶层的人。这个世界虽然从没有出现所有人同步富裕,但事实是,大家都在共同富裕。
我们国家曾一度是试图通过再分配解决贫困的最积极分子,结果让大家都要吃不饱饭了。而所谓改革的关键也就是“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其实相对的富裕者永远只会是一部分人,但社会财富增加最后就惠及所有成员。 如果社会中阶层的流动性很大,根本上是说明市场环境不稳定,也就是生产或者交易的环境不稳定,有很多变数,才会造成大起大落的现象比较多。每个国家都有过这个时期,特别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阶段,社会变化剧烈,大量新贵产生,经常发生洗牌。我们国家就正在经历这个阶段,不过应该快到头了,现在大家已经感觉到了阶层固化正在到来。
身在欧美的同学更能体会阶层固化这个词的含义,因为人家的市场早就进入成熟阶段了。一个游戏规则稳定的游戏里,赢家当然会一直赢。实际上,这一切现在国内也早就开始了,到达这个程度只是时间问题。
这说明我们正在走向一个稳定发展的阶段,绝对是个好现象。既然理性上,保守主义右派的主张其实是最有利社会发展的,那为什么每个发达国家都会有左派政党或者带有公平色彩的政策出现呢,而且还时常获胜。
第一层答案显然是因为民主制,因为穷人总是大多数,选票能改变很多东西。往深再问一点,为什么社会发展程度高的国家基本都有了民主制,既然它会让效率受损,为什么用了它的很多国家反而也还发展不错。
其实也不难理解,阶层固化之所以被很多人认为不是一个好词,就是因为大多数人虽然挣不着钱,但是总还是希望能变成挣得到钱的人。假如他做不到,就会找原因,但基本不会从自己身上找(不然就不会世代穷了),往往都是怨社会。于是就会产生愤怒,积累到一定程度,群体愤怒爆发起来会造成社会动荡,结果是生产和交换的环境被破坏,社会财富减少,除了激烈斗争后上位的少数新贵,大家都好不了。
于是缓解这种其实很没道理的愤怒,就成了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民主制让这一切有了可能,民众会有机会影响一点财富的再分配,同时发泄不满,然后一切就能继续正常运转,富人可以正常创造财富,社会就能持续发展最后,一切都是相对的,贫富是,阶层固化也是,没有阶层间绝对不发生流动的社会,因为没有一切都一成不变的社会,包括富人们积累财富的同时本身也在改变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于是致富的条件总在变化着,致富的人也一样。
很简单的例子,在工业革命前的年代,不会有选秀节目,不会有职业体育,不会有互联网,于是在那样的环境里珍妮佛·哈德森、勒布朗·詹姆斯、马克·扎克伯格这样的人,即使拥有相同天赋也无法富裕起来。
在任何时候,只要社会产生了新需求,而一个人在这项需求上拥有超人天赋,那么他就有极大机会改变命运。在阶层固化如此明显的美国,依然有以上那些故事。
如果希望改变命运,一代一代努力在社会竞争中胜出是我们唯一能做的,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怨社会没有道理,也不会有用只有个体的努力会是有效的,虽然收效会很慢,因为财富创造本来就很不容易。如果指望有一只上帝之手来改变大家的命运,那么它只能把世界都变得更惨。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