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富贵君王难亲民——穆罕默德六世

文|中东研究通讯

2010年底至2011年,一场谋求变革的抗议巨浪席卷北非,曾经指点江山的强人与狂人们纷纷落马:埃及‘末代法老’穆巴拉克几陷囹圄,气息奄奄;利比亚‘沙漠狂人’卡扎菲虎落平阳,命丧家乡;突尼斯‘铁腕枭雄’本·阿里仓皇出逃,龟缩度日。而在北非西部边陲,摩洛哥的‘专制’国王却避过风浪,逃脱此劫。

穆罕默德六世是一位怎样的国君?这位乾纲独断的君主为何历经‘阿拉伯之春’而不倒?未来他的王位能永保稳固吗?

亲民太子,才名远播

‘童年的我倍受呵护,我在王宫中长大。但我就是一个摩洛哥人,生活在摩洛哥’,是默罕默德六世国王常说的口头禅。

  儿时默罕默德六世

西迪·穆罕默德(Sidi Mohammed),出生于1963年8月21日。他是摩洛哥老国王哈桑二世(Hassam II)的长子,母亲是老国王二夫人、柏柏尔部落贵族拉拉·拉提法·哈姆(Lalla Latifa Hammou)。长子出生当日,摩洛哥王室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很快,出世不久的小王子被册立储君。

哈桑二世

而立之年喜得贵子的哈桑二世虽然兴奋不已,但这位平日里本就对子女不苟言笑的君王,对太子的管教是格外的冷峻苛刻。即便是太子,若有顽皮逾矩,定会受到严厉的惩罚,最严重时还会挨打。作为国王的接班人,西迪·穆罕默德肩负的任务大大超过其他兄弟姐妹,他的受教育程度关乎江山社稷。深明此理的哈桑二世在西迪·穆罕默德4岁那年,就把他送到拉巴特皇家经学堂,学习宗教经典。稍稍年长一些,太子的功课表中增加了阿拉伯文学、法语、历史、地理等科目。同时,为了锻炼健壮的体魄,童年时代他每周用6个小时进行体育运动,在各种体育项目中,骑马、打球、滑雪和冲浪是他的最爱。经过严格的宫廷训练,太子成人后多才多艺,不但在宗教、历史、地理等领域有不小的造诣,而且通晓阿拉伯语、法语、西班牙、英语等多门语言。不过,严苛的成长环境,也缔造了西迪·穆罕默德少年老成、内敛寡言的性格。

1985年与1987年,西迪·穆罕默德先后获得拉巴特穆罕默德五世大学法学学士与硕士学位。随后,他踏上留学征程,前往法国尼斯索菲亚大学读书。1993年,其论文《欧共体与马格里布关系》顺利通过答辩,他本人荣获法学博士学位。

除了完成学业,身为王位继承人,西迪·穆罕默德还须随同父亲参与内政外交事务,积累治国施政经验。22岁那年,他被任命为摩洛哥皇家军队的陆军上校,开始协助父亲处理军中大小事务。此后,他在军中的官衔步步生高,于1994年成为总参谋长。与此同时,他也多次代表国王出席国际重要会议,曾在1994年主持关贸总协定部长级会议在马拉喀什的开幕式。

身穿军装的默罕默德六世

与一般的王公子弟高高在上、深居宫墙不同,西迪·穆罕默德自幼以西班牙胡安·卡洛斯国王为榜样,放低身段,亲民爱民。据说,小时候在王宫学堂,太子并不摆架子,跟其他同龄的孩子相处融洽。上法语课时,他总喜欢让小伙伴们称他为‘你(tu)’,而非尊称‘您(vous)’。成年后,西迪·穆罕默德喜欢走街串巷,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倾听民声。这位王储曾爽快地与残疾人聊天交心,也曾在斋月期间热心地为穷苦人家分发食物。更有趣的是,他一度开设免费的冲浪俱乐部,让穷人和富人都有机会享受这项体育运动。久而久之,西迪·穆罕默德在尚未登基之前,早已美名远扬,给不少摩洛哥人留下‘仁慈王子’的美好印象。

革故鼎新,改父之过

1999年7月23日,老国王哈桑二世驾崩,西迪·穆罕默德继位,被称为穆罕默德六世国王。与父亲独断专行不同,穆罕默德六世多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将‘国王’这一职业视为一项‘神圣的任务’,须要向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在他看来,父亲的一些政策并对百姓有害无利,因而上任伊始,就着手革除前朝弊政。

时任美国总统宴请哈桑二世一家

1961年至1999年哈桑二世国王执政期间,推崇强人政治,实行极权统治模式,对一切可能给王权带来威胁的反对派严酷镇压。其在位的38年,被称为‘铅年(Years of Lead)’。期间,成千上万的反对人士未经审判被收监入狱,司法不公造成的冤假错案不胜枚举,还有不少政治犯在下狱后神秘失踪,其中不乏在狱中被迫害致死者。许多摩洛哥人现在提起来还心有余悸。

深受西方文化影响的穆罕默德六世对这样的高压政策并不认同。执掌大权后,他以‘民主人士’自居,主张营造一个更为宽松的政治环境,增强言论自由,强调保护人权,减少对反对党团的限制,加倍包容反对、批评意见。

别看新国王平日里沉默寡言,改弦更张时刻却是雷厉风行、毫不含糊。他首个‘惊人之举’是对反对派先锋人物阿卜杜萨拉姆·亚辛(Abdesslam Yassine)网开一面。作为非法伊斯兰组织‘正义与慈善会(Justice et Spiritualité)’的领袖,阿卜杜萨拉姆活跃于民间,宣传其宗教思想,试图强化社会的宗教化。他否认国王的宗教权威,不承认摩洛哥宪法中关于‘国王是信徒的长官’这一条款,被老国王视为心腹大患,而被长期软禁家中。

阿卜杜萨拉姆·亚辛

新国王‘上课’之初,亚辛曾在写下长达35页的信函攻击王室。他历数摩洛哥君主制给该国经济、政治社会等诸多方面带来的危害,甚至要求新王为父亲赎罪。若是在旧时,亚辛很可能会因为‘亵渎圣上’而罪加一等,但新国王选择了宽大处理,不予追究,还在2000年5月恢复其人身自由。接下来的几年里,穆罕默德六世国王还赦免了一大批包括记者、伊斯兰主义活动家等在内的政治犯。

2004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创建了‘平等与和解委员会(Instance Equité et Réconciliation)’,专门彻查关于侵犯人权行为的指控,对哈桑二世时代的反人权案件进行拨乱反正。‘平等与和解委员会’采访了数千名摩洛哥人,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查案情,还多次举办公开听证会,如果违反人权属实,政府将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目前,摩洛哥当局对过去人权受侵犯者的赔偿已经累计将近2亿美元。 

另一方面,穆罕默德六世十分注重民生建设,有‘穷人的国王’之美誉。

早在继位之前,西迪·穆罕默德就广泛接触社会弱势群体,对他们的生存状况和现实需求都有较深的了解。登基后,振兴经济、提高就业率成为是国王工作的重要议题。

与中东产油国不同,摩洛哥能源资源稀少,无法以‘石油美元’振兴经济、提高人民福利。鉴于此,默罕默德六世的计划,是通过发展旅游业与兴建基础设施来拉动经济增长。

2001年,国王推出了‘2010愿景’计划,旨在用不到10年时间,将摩洛哥打造成为能与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相媲美的世界旅游胜地。为此,摩洛哥在大西洋和地中海沿岸建立了6个度假区,并在马拉喀什、非斯、卡萨布兰卡等著名景区,兴修豪华酒店、高尔夫球场、餐厅酒吧等高端旅游设施。计划推行之初,国王希望它能让摩洛哥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增加20%,创造60万工作岗位。

丹吉尔地中海港

另一个颇有代表性的大型工程是2002年启动的‘丹吉尔地中海港口项目’。丹吉尔地中海港口位于地中海和大西洋的交界处,濒临直布罗陀海峡南端。穆罕默德六世旨在将此地打造为摩洛哥在地中海沿岸的第一个集装箱港口,并通过该项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

除了总体上的经济与就业增长,穆罕默德六世也把缩小贫富差距,提高贫困群体福利作为工作重点。他于2005年出台《全国人类发展倡议》,强调自上而下地通过政策手段为摩洛哥各城乡的赤贫社区提供医疗保障、就业训练乃至社会融入等服务。

长期看来,上述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1999至2014年,摩洛哥的GDP与人均国民总收入(GNI per capita)分别增长了115%和116%。摩洛哥的贫困率也从2000年的15.3%降至8.9%。

此外,穆罕默德六世比祖辈父辈更加懂得与百姓建立感情互动,从细节入手拉进君民关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04年,默罕默德六世亲临胡塞马地震现场救援慰问。当时,地中海港口城市胡塞马遭遇地震,震级达到里氏6.3级,超过572人遇难。听说这一消息后,穆罕默德六世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慰问受灾群众,指挥救援行动,并且与灾民同吃同住数日,把温暖和感动带给受灾民众。传统上,摩洛哥君民尊卑等级分明,九五之尊像这样亲赴受灾现场是极少见的。穆罕默德六世此举具有极大的象征意义,增强了平民百姓这位‘最具人情味国王’的认同与好感。

痴心君王,一诺情深

常言道:‘自古君王皆薄幸,最是无情帝王家’。然而,一代明君穆罕默德六世却是难得的‘情种’君王,一旦认定心仪的姑娘,便全心钟爱,矢志不渝。

摩洛哥现任王妃萨尔玛·贝娜妮(Salma Bennani)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她的成长经历可谓现实版‘灰姑娘变公主’。萨尔玛出生于古城非斯,3岁丧母,家境普通,但自幼勤奋好学。19岁那年,她凭借优异的理科成绩考入摩洛哥名校——信息与系统分析学院研读计算机工程,并在大学考试中名列前茅。

萨尔玛·贝娜妮(右)

1999年,穆罕默德六世与萨尔玛相识于一次私人晚宴,当时的萨尔玛尚未毕业,西迪·穆罕默德也还未登基。时年21岁的萨尔玛紫色天然,貌美绝伦,淡红色的披肩卷发自然批落,宛如华丽的锦缎,澄澈的双眸犹如一泓清泉,顾盼之际,流光溢彩。年长于萨尔玛15岁的西迪·穆罕默德对她一见倾心。而王储英勇威武的身子、雍容潇洒的气度也让萨尔玛为之倾倒。

年轻时帅气的西迪·穆罕默德

3年后,坠入爱河的西迪·穆罕默德以国君身份正式向心上人求婚。没料想,萨尔玛竟给国王出了一道难题:她不愿与其她女子共事一夫,倘若国王三妻四妾,她情愿不嫁。在素有多妻传统的摩洛哥,一位寒门女子向地位介于人与神之间的国王提出如此要求,简直不可思议!要知道,后宫嫔妃众多历来是摩洛哥王室的传统,老国王哈桑二世在位时就有超过30位娇妻美妾。

更不可思议的是,穆罕默德六世竟未多做犹豫,爽快地答应了这个要求。他不仅要让自己中意的女子独享圣宠,而且正式册封她为拉拉·萨尔玛公主,带给她无上的尊荣。接着,国王为爱妻举行了空前豪华盛大的婚礼,让萨尔玛成为堂堂正正、地位至尊的‘第一夫人’。

按照摩洛哥王室惯例,国王夫人并无名分,不得抛头露面,甚至很少出现在王室照片中。至于婚娶之事,则更被视为宫廷秘事,不足为外人道。不过,深爱妻子、且具有现代化视野的穆罕默德六世希望打破这样的男尊女卑传统。2002年7月中旬,数月前已在王室内部庆祝大婚的国王与王妃,又公开举行了为期3天的盛大婚礼。12日下午6时,大婚仪式在王宫广场正式举行,摩洛哥王室贵胄、阿富汗外交部长、沙特阿拉伯亲王、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父女等要人到场庆祝。当晚,拉巴特大街小巷布满鲜花与国旗,整座城市上空烟花辉映。1千4百名骑兵列着整齐的队伍走上市中心街道,城市郊区响起了柔美的音乐,举国上下一片沸腾。接下来的两天,高潮迭起,其中最大的看点包括威武的皇家卫队马队表演,与美丽曼妙的露天舞蹈演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婚礼并非是国王夫妇的‘独角戏’。他们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其他200对新婚夫妻,与王室举行‘集体婚礼’,展示了国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情怀。此次婚礼得到摩洛哥及其他阿拉伯国家的人民的关注与祝福。大婚现场被电视转播,观看人数超过3千。

婚后,国王夫妇二人生活幸福,王妃于2003年和2007年分别诞下一儿一女。王子穆莱·哈桑(Moulay Hassan)出生后不久,被立为太子。

在恪守为王室开枝散叶‘本分’的同时,萨尔玛一改前朝‘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时常抛头露面,参与政务。除了随夫出访,她还积极投身癌症预防、拯救艾滋病人等慈善事业,以及非斯神圣音乐节、马拉喀什电影节等文化活动。此外,具有现代化眼光的王妃不仅自己一心要做一个独立的现代女性,还推动摩洛哥的女权运动,她鼓励女性活跃于职业与政治舞台,号召女性在大选季投出自己宝贵的一票。

在保护女权方面,专情国君穆罕默德六世与妻子一样尽心竭力。夫妇二人不仅自己是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而且希望将一夫一妻的婚姻形式推广到摩洛哥社会。2003年,穆罕默德六世国王颁布新的《家庭地位法》。虽然新法仍然允许穆斯林男子迎娶4位娇妻,但规定已婚男子若要再娶,必须征得大夫人同意。这样以来,三妻四妾变得更加困难。同时,新法中把女性的最低婚龄从14岁上调到18岁,还规定离婚后孩子的生活费用一律由男方负担等,籍此努力提高摩洛哥女性地位,打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保护女性权益。

未完待续!

今日主笔 \ 张楚楚

注:本文首发于头条号中东研究通讯,中东研究通讯系今日头条签约作者。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