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大多数人死去,少数人永生?
文|海涛评论

未来
大多数人死去少数人永生?
《未来简史》是一本让人脑洞大开的书,比该书作者的上一本畅销书《人类简史》还要精彩。今天终于读完了,读的过程中记下了有意思的地方,并整理成了这篇文字。本文是对《未来简史》内容的介绍,相当多内容是摘抄自原书,并加上略微的发散。如果没有时间看这本书,读完这篇文字,就基本了解了全书的内容。如果你有兴趣,开始吧——
人类的未来会怎样,先看一下人类的历史。
历史上,人类的第一大敌是饥荒。进入21世纪,饥荒基本杜绝了,饥饿不再是大面积的威胁。2010年,饥荒和营养不良夺走了约100万人的生命,但肥胖却让300万人丧命。
人类的第二大敌是瘟疫和传染病。1520年3月,墨西哥有2200人口,当年12月,人口剩下1400万,到1580年,墨西哥人口不足200万。60年中,大量的人死于天花、流感、麻疹。进入21世纪,也曾出现非典、埃博拉传染性病毒,但没有再造成大规模的人口死亡。这是因为科技的进步。
人类的第三大威胁是战争。20世纪下半叶之后,人类历史的丛林法则被打破。2012年全球死亡5600万人,其中12万死于战争,50万死于犯罪,80万死于自杀,150万死于糖尿病。过去的的财富来自土地、矿产,战争主要争夺这些有形的东西,如今,财富更多来自于知识,而知识无需通过战争获取。一国不必再通过侵略掠夺另一国获得财富和霸权。所以,大规模战争出现的可能性,历史性地大大减少。
人类在具备了解决上述三大危险的能力之后,长生不死将是下一个目标。本质上,生命的死亡,是一个技术问题,比如心脏不再跳动,癌细胞扩散,病菌在体内繁殖。理论上,技术问题,就可以通过技术解决。
长生不死,首先属于富人,只要钞票够多,未来就可以避免死亡。过去,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而未来的某个阶段,将不再这样。长生不死将像很多奢侈品那样,一开始属于少数人,后来渐渐普及。过去的100年,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增长了一倍,未来,随着新技术的普及,普通人活到150岁也将不是问题。这将打乱现有的秩序。比如,90岁的人,还要学习新知识,比如,普京还可以掌权90年,比如,如果这个技术早已普及,我们还在毛主席时代,因为他现在还不到130岁。
解决了死亡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是如何保存幸福、快乐。长寿不一定快乐,幸福感和快乐有天花板。幸福来自预期获得满足,也就是说,现实达到了预期才会让人幸福快乐,但是人们的期望总是不断膨胀,没房子的人,有一居室就很快乐,但有了一居室还是觉得太拥挤,所以满足感总是难以实现,于是幸福和快乐总是稀缺。
另外,已经获得的幸福和快乐总会很快消退,比如,彩票中奖带来的快乐,得到真爱带来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快就没有了。这是生物进化的“后遗症”——游戏通关之后会空虚,吃饱之后会无聊,性爱之后会寂寞。正因为获取食物和性伴侣带来的愉悦无法长时间维持,所以要继续寻找食物和性伴侣,为的是增加繁衍的机会,为的是让自己的基因更多地传递下去。
幸福快乐本质上不是心理感受,而是一种生化反应,是各种欲望满足后产生的反应。既然幸福快乐的感觉是人体的生化系统控制的,那么,设法影响这个生化系统从而获得幸福快乐的感觉就是可行的。人类其实已经这样做了,比如一些抑制抑郁的药物,比如毒品,比如兴奋剂,都带给人幸福快乐的感受。
在追求幸福快乐和不死的过程中,人类事实上在努力把自己提升到神的地位。21世纪,人类的目标是长生不死、快乐和具有神性,人类将通过科技取得神一般的创造力和毁灭力,智人将进化为神人。追求健康、快乐、力量的过程中,人类慢慢会改变自己的特质,直到人类不再是人类。
其实,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类早已经进化成神,因为人类可以决定其他动物的生死。人类养猪是为了得到猪肉,人决定了猪的生死和繁衍,却给猪带来无尽的苦难,猪的生理、情感和社交需求对人类来讲毫无意义。人对于猪而言是“神”,猪对于人而言是“物”。其实,领袖对于人民,奴隶主对于奴隶,甚至老板对于流水线上的工人和办公室里的白领也是“神”,老板关心你创造的肉,不关心你的心情。人类就是肉鸡,人类,至少一部分人类,未来可以摆脱这一局面。
人,只是一种“算法”。算法,这个词儿,在《未来简史》里很重要。算法的定义是,进行计算、解决问题、做出决定的一套有条理的步骤。比如,如何做一道菜,在厨师那里其实就是一套有条理的步骤,就是一种算法。比如,如何追求到一个心仪的对象,需要一套有条理的步骤,也可以归结为一种算法。人要把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也依靠算法。一个女子,看到一个帅哥,产生想要占有他的欲望,这个是通过一系列的算法得出的结果。人类通常把算法抽象地称为感觉、爱情、欲望……
人类认为自己相对于其他动物是特殊的,认为自己有灵魂、心灵,其实并没有,人就是一个算法,一个机器。算法的先进性决定机器的能力,也决定人类组织的能力。比如,在沙俄时代,300万贵族统治着全国1.8亿农民,因为贵族有更好的“算法”。十月革命的成功,并不是1.8亿农民推翻了沙皇,而是因为2.3万共产主义者组织精良。组织精良,就是更高效的“算法”带来的。
大多数人生活的意义,只存在于彼此讲述的故事之中。在过去的6万年里,人类编织了很多故事。比如三纲五常,比如君君臣臣,比如爱国主义,比如,当下,你被告知生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其实你就是被告知了一个故事:你要爱这个国家,要为保卫她不惜流血牺牲,你的生命才有意义。但假如你是一个已经活了2000岁的人,你就会错乱,难以相信这个故事——到底为哪个国捐躯才有意义?
在没有文字的时代,人类通过大脑完成计算和决定,有了文字以后,人类就能组成网络,讲出更多故事,扩大算法。官僚体系就是这样演变来的。在古埃及,法老什么都不干,就可以组织起官员和劳工修建金字塔。文字是重要的虚构工具,它赋予一些抽象的东西以意义。比如,护照签证,只是签署一个名字或盖一个章而已,却可以让你出国,那个签证很有魔力,是因为它虚构了一个大家认同的某种意义。
在现代社会之前,人们相信人类是某个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人类无法改变这个计划,只是按照剧本演自己的角色,演好自己的角色就是人生的意义。战争、瘟疫、死亡,都是自然法则的旨意。如果死于这些因素,那都是命运,都是上天的安排。
如今,我们不再相信有这样一个计划的存在,宇宙根本就没有剧本,干旱和瘟疫不是上天的惩罚,找到方法我们就可以消灭它们。根本没有一个设计好的天堂等着我们死后进入,只要技术具备,我们可以在地球上创造出天堂。上帝死了,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经济增长可以解决大多数社会问题。这就象你有钱可以解决自己大多数的烦恼一样。贫贱夫妻百事哀。一对因为贫穷而失和的夫妻,如果有了更大的房子就可以解决拥挤带来的不愉快,如果买了洗碗机就可以消除谁洗碗的争吵,实在有问题还可以通过昂贵的心理咨询解决婚姻危机,美满的婚姻,确实可以通过金钱挽回。
所以,经济增长几乎成了所有国家追求的目标,几乎获得了与宗教同等的地位。有些专制国家进行“政治或经济改革”不是出于道德原因,而是经济原因。因为改革可以带来经济增长,经济增长可以缓解统治危机。台湾当年的政治改革,不是因为台湾领导人道德高尚,而是因为不改革就会完蛋。相反,有些地方坚持不改革,是因为觉得目前一切都挺好的,经济还在高速增长,为什么要改革呢?
塑造历史的是一群向前看的创新者,而不是向后看的大众。历史是少数人创造和推动的。历史地看,人口数量不具有决定意义。最初,从狩猎转变为务农的是少数人,但这少数人开创了农业时代,是他们改变了历史。工业革命也是这样。
为什么马克思和列宁成功,而洪秀全失败?因为马克思和列宁更理解当时的科技和经济现实,没有忙着研究圣经典籍。事实上,从传统和典籍之中是找不到解决当下问题的答案的。不管苏联的结局如何,列宁当初确实提出了解决当时问题的一种方案,所以他当时具有巨大的力量。苏联的解体,大约也可以看作一个经济问题。
如今的穆斯林极端主义,可以断言没有前途,就在于它让人们回到从前的状态,没有关于当下问题的答案,没有创新。引领未来,属于解决问题的人,属于创新的人。
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从历史和传统中寻找答案,是没有希望的。一个国家是否有前途与它是否有厚重的历史没有关系。那些后开发的国家,因为没有传统,所以崭新,反而可能更有活力。一个中国的孩子,如果根本不了解中国的历史,不会背诵一首唐诗,但只要掌握最新的生存技能,照样可以生活得很好。
科学破坏了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的信念。在科学的面前,人是可以操纵的工具。《新科学家》记者莎莉进入战场模拟室,面对20个暴徒,她手足无措。然后给她戴上一个可以影响大脑的头盔后,她变得趁着冷静,手法纯熟,打死了所有暴徒。这是因为那个头盔通过技术手段控制了她的大脑。人是可以被技术控制孩子的,在掌控技术的一方看了,人只是一个工具,工具就可以改造和优化。
很多人生活在某种故事里,无法自拔。股票跌了,宁愿看着继续跌,做不到割肉离场。面对不幸的婚姻和没有前途的工作,同样是这样。因为人会赋予这种错误的坚持以意义。比如,一个军人在战争中犯了错误而失去双腿,他说我因此看清了战争是个地狱,我是为国家而战,为和平而战。这就是通过编织故事,赋予行为意义。人生就是一个故事。人类编织各种故事,以让生命具有意义,其实都是妄想。
人就是一个机器,一个电脑,一套算法,一个工具,随着比人类效率更高的机器、算法、工具的出现,人类将会失去用途,从经济上和政治上,人不再具有价值。一个国家人口众多不再是一种力量。世界大战投入巨大人力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尖端科技才是军事力量。战争甚至不再有有形的战场,一场战争可能在几分钟之内就结束了,全部发生在网络上。精准的网络攻击,可以瞬间让全美国的电网断电,让航空控制中心被破坏。
人是一种算法。你让一个人帮你计算一组数字,你用一个算盘计算一组数字,那个人和那个算盘在计算数字方面对你而言,都是一个工具。算盘无论是木质的还是铁质的,不影响计算效果。同样,未来,人是一个机器还是一个血肉之躯,区别只在于谁的效率更好,所以血肉之躯的人不再有价值。大多数的人不再有价值,不再有存在的意义。比如律师,完全可以被电脑替代,医生也会被替代。
一旦拥有高度智能的机器(算法)可以接收我们所有的工作,人类还能做什么呢?未来,大多数人永远地死去,不再传递自己的基因,一些人永远地活着,成为神?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