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官员”的防沉迷系统在哪里?|严肃观点
文|理论头条
前言
《王者荣耀》遭遇口诛笔伐,“游戏之毒”引起全民反思。在我们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的时候,有那么一些成年人乃至国家的建设者,却躲在机关大院里,偏僻网吧里,在8小时内外都开起了“黑”。
“游戏官员”的“防沉迷系统”在哪里?
刘志杰/文
最近,随着《王者荣耀》而知名的,是几位沉迷游戏的“王者”官员——云南省住建厅原副厅长陈锡诚,就是一个另类的“游戏官员”。这位原副厅级干部,偏偏迷恋上了电子游戏,常常连夜光顾偏僻小巷的游戏室,以此消磨漫漫长夜。
除了这位陈锡诚,还有官员更为夸张。常州武进区城管局户外广告管理科原科长丁某,在一家知名网络游戏公司的消费竟高达1500万元。而基层的公职人员中,上班时间玩游戏、打牌、看电影等等不务正业的事情,也屡见报端。

12月,池州34名公务员被通报批评,上班时玩游戏;
11月,东营7公务员上班看电影、玩游戏被谈话;
9月,武汉一公务员上班玩游戏,与暗访组抢鼠标;
7月,宁德公务员上班玩游戏,被发现后抱走电脑。
官员沉迷游戏,在游戏中的“王者、荣耀”,在现实中却尸位素餐。败光了钱财和理想,便将手伸向公款、用权力换取金钱。如此上网,迟早落网。

撕破官员沉迷游戏的借口
人们常说“网瘾少年”,却少见“网瘾成年”。然而,网络游戏却的的确确也在蚕食着成年人的时间。根据TalkingData《王者荣耀热点报告》显示,目前,该款手游的核心用户群体为上班族,比重近七成,大学生约占1/4,而中小学生占比不足3%。窥一斑而知全豹,这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游戏之风,也吹进了机关之内。
放着好好的工作不做,这些公职人员沉迷游戏甚至因此贪污受贿,总会给自己找些理由:
借口1:逃避现实
代表:云南省住建厅原副厅长陈锡诚
游戏事迹:深夜躲进偏僻小巷游戏室,用游戏消磨漫漫长夜。
借口:在副厅长的位置上一干15年,升官不成,心态失衡。
结果:一审获刑12年
感言:“现在被查处其实对我是好事,如果再发展下去,以我手里的权力,肯定会滑向更深的深渊,到那个时候,恐怕就真的是典型的‘腐败样板’了。”
借口2:作风奢靡
代表:广东省清远县住建局副局长冯清华
事迹:这位当地最年轻副局长,不仅是网络游戏迷,还酷爱旅游和奢侈品。多次收受上万元红包后直接投入游戏装备。2004年至2014年间,利用职务之便,收受曹某等多名工程承建商和供应商贿送的40多万元。
结果:2014年10月16日,此人因犯受贿罪,获刑5年 9个月。
借口3:网游界传奇
代表:常州武进区城管局户外广告管理科原科长丁某
事迹:一知名网络游戏中,其曾两次获得年度决赛冠军。他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打游戏,在家通宵打游戏是家常便饭,上午几乎不到办公室,下午也难得看到人影,很多工作都是打电话指派下属去做。在3年的时间里,丁某在一家知名网络游戏公司的消费竟高达1500万元。作为每年有200多万零花钱的“富二代”,却在4年时间,利用发放户外广告设置许可证等权力,贪污、索贿敛财690余万元。
结果:一审获刑18年。
借口4:不能落后于人
代表:杭州淳安县交通发展投资有限公司原副经理余严华
事迹:2014年—2015年间先后收受贿赂14万余元用于买游戏装备
借口:这位80后干部,最大的爱好就是宅在家里玩游戏。当上领导后,巴结的人多了,打游戏也不想落后于人。玩游戏时间缩减,只能通过充钱方式升级。每个月达五六千元用于网游充值。
然而,无论是麻痹自己,还是为了虚假的“荣耀”,最终都是自己心态失衡、无视当即党规的借口。这些党员干部,都病了。
领导干部得了什么病
“精神空虚病”
身为共产党员,却抛弃了理想信念;身为人民公仆,却忘记了服务宗旨。不在真实世界提高党性修养、增强素质能力,却在虚拟世界“修炼等级”,寻找人生“乐趣”,这样的干部无疑已经丢失了党员信仰、忘记了公仆角色,其根源在于唯物主义的观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树立不牢,以至于在现实世界里迷失自我,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作风散漫病”
一心不能二用,少数干部沉溺于网游,正好说明这类干部就是在其位不谋其政,尸位素餐,不干实事,不仅是缺乏工作责任心的表现,更是一种严重的失职行为。不把群众放在心里,没把心思放工作,如此“铁饭碗”,迟早要上锈;如此官员还能通过工作考核,可见监督管理缺位严重。
“纪律松弛病”
作为公职人员,不想着如何做好自己工作,而是把时间、心思全部投入到游戏里,这已经是违反纪律的“第一宗罪”;为了让自己在虚拟世界里更加“强大”,竟然还贪污腐败,把非法所得花在游戏,此为违反纪律的“第二宗罪”。守纪律、讲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作为一名干部,必须把纪律规矩作为一切行动的指南,自觉抵制低级趣味,走正确的人生路线,在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我价值。
输掉了人民的信任
游戏之风吹进机关大院,不管是为了适应圈子才打的社交游戏,还是为了敛财而参与的赌局,一旦上瘾,将工作和党纪抛在脑后,不以业绩为荣,反以等级为荣;不以工作失败为耻,反为离群而忧,追求虚荣,松懈纪律,不仅坑了自己,更会影响工作,影响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影响风气
今年3月20日21时49分,长冈水库工程管理局局长钟文生的妻子陈荣兰(县档案局干部)在用钟文生手机玩麻将时,误将该链接发至“兴国县模范干部微信群”,在干部群众中造成了不良影响。“模范干部群”却出现了“麻将”链接。虽然是8小时外,却依然是个大大的讽刺。
对群众态度冷淡
2015年9月,去办事的程先生去山阳县信访局信联办,想问问当天接访群众的是县上哪个领导,进门后,却看到一位工作人员在办公电脑上玩纸牌游戏。在他与信联办办公室负责人沟通时,玩游戏的那名工作人员很不耐烦地插话,“你和谁签的合同,拿合同找谁去”。
突发事件处理不力
2012年,河南光山县发生的小学生校园伤人事件。当地官员不但对此集体失声,甚至还有干部在办私事、玩游戏,称“探讨没意义”。
得过且过,自以为清高
在《人民的名义》中,“天文学家”官员孙连城,虽未沉迷游戏,却沉迷于“天地”,以为自己心怀宇宙,得过且过,看似清高,却身在其位不谋其政。
该为群众做的事情不做,却去虚拟世界逞英雄;该创造的财富没有,反而贪污受贿。人的精力有限,把爱好、放松当幌子玩忽职守习惯了,损伤的是党的形象,是群众对党员干部的信任。如是,只能让“塔西佗陷阱”越存越深。
失控的“爱好”叫恶习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某地遭遇了重大的自然灾害,当地人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去修复生存。然而,存在的粮食,只够养活一半的人。为了让所有人都能渡过难关,人们想到了一个办法:让每个人都隔天吃饭。吃饭的那天去干活,不吃饭的那天去做游戏。在游戏中人们忘记了痛苦,全情投入,也就不觉得饿了。
这个故事虽未得查证,但也反映了爱游戏这一人之本性。所以,公职人员、领导干部适当用游戏放松,并非不可。但是,这绝对不是沉迷游戏的借口。

玩游戏一旦放纵成瘾,便和赌徒无异。“不怕官员讲原则,就怕官员没爱好”,变质的“爱好”,往往就是一些行贿者的突破口。之所以“爱好”能变成鸡蛋上的缝,除了有些像赌博等爱好本身无益之外,说白了还是因为作风不正,忘记本职,信念不强。
以坚定的理想信念
筑牢“防沉迷系统”
如今,面对口诛笔伐,《王者荣耀》的开发企业腾讯,已经为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量身打造了防沉迷系统。党的领导干部不是小孩,应该主动对标党纪党规,用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行动的“防沉迷系统”。

实际上,党员领导干部工作中玩忽职守,无论在党规党纪中还是法律中,都有明文的禁止。根据党纪处分条例第一百二十六条,“生活奢靡、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造成不良影响的,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而公务员法的第一条工作纪律,就是“不得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官员的防沉迷系统,要靠更严格地考核和监管。无规矩不成方圆,既然党纪党规已经有明确规定,那么对明确违法党纪党规的行为,就绝不能纵容。唯有让这些庸兵懒政认识到,改革的力度之大,让他们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为,确保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人在做,云在看”,运用高科技手段监测网络,或许也是一个可行的办法。
官员防沉迷系统,更要靠官员的自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必须加强自律、慎独慎微,经常对照党章检查自己的言行,加强党性修养,陶冶道德情操,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官员的政治本色是什么?不是想着怎么赚钱,更不可能体现在自己游戏多么高超。唯有不忘为民初心,坚定理想信念,才能在丰富多彩的诱惑中找准定位,造福了他人,也成全了自己。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为官先修身,律人先律己。公务人员本就比更多人更容易遇到诱惑,唯有拥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才能坚守信仰,确定方向,以做实事获得成就感;才能守住纪律,竖起防止走上歪路邪路的“防沉迷系统”,担起党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干出人民满意的成绩。
(资料来源:法制晚报,人民论坛)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