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是普通家庭不能承受之重

文|晒爱思PsyEyes

HQ&A170628

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诺贝尔各个奖项中最年轻第一个奖项,自1969年第一次颁发迄今,共有68位在经济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或心理学家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1]。其中,小约翰•纳什(John F。 Nash Jr。)与另两名经济学家约翰•海萨尼(John C。 Harsanyi)和莱因哈德•泽尔腾(Reinhard Selten)一起,因为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而分享了1994年经济学奖。他在68名获奖者中算不上出类拔萃,甚至只能算是一名普通的获奖者(毕竟三人分享)。但在所有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中,小约翰•纳什却是唯一被拍摄了传记影片的获奖者。2001年,也就是他获奖7年后,他的生平和故事就被导演朗•霍华德(Ronald William Howard)拍摄成影片《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并于当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奖。

为何一名奥斯卡级别的名导演会给一名普通的活着的经济学奖获奖者拍摄一部奥斯卡级别的影片?因为小约翰•纳什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从读大学开始,一直都是。他的伟大之处不是因为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而是他获奖的研究成果以及学术上的成就都是在他罹患精神分裂症期间,并且拒绝治疗的情况下,凭借理性的力量克服妄想和幻觉坚持研究取得的。

(小约翰·纳什(上)与电影《美丽心灵》海报(下))

小约翰•纳什的例子揭示了,一名取得高学历,甚至顶级学术成果的博士,完全可能同时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可能与大多数人所了解和理解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刻板印象不同,许多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未发病期间都能正常地工作、生活,甚至取得成就以及扮演各种积极的社会角色。可是,一旦发病,精神分裂症患者或者反映出阳性症状,典型的如妄想和幻觉;或者表现出阴性症状,典型如情感迟钝、动机缺乏、社交回避以及失语等。

精神分裂症算是最严重的精神疾病,比精神分裂症稍轻的精神疾病,如分离障碍(如俗称的多重人格),或者双相障碍(即躁郁症),在发病期间往往伴随有精神病性的一些症状。生活中,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疾病患者并不罕见。像近日在网路热传的一篇网文《我考上了名校,但最终死在了原生家庭手里》,文中化名康莫的女生自称被父母软禁在家七年,并强制送往精神病院。康莫曾毕业于武汉大学,获双学士学位,其中在武汉大学主修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并同时辅修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并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获奥地利克拉根福大学博士研究生全额奖学金,但被父母阻止了。

(化名康莫的马斐然提供的学位证明)

客观地说,仅凭这篇网文无法辨别康莫的陈述是否为真实。生活中的马斐然曾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并办理了精神残疾人证明。如果所诊断的双相情感障碍为真实,那么马斐然化名康莫的自述就很难分辨其中哪些是妄想,哪些是幻觉,哪些是真实的描述。双相情感障碍在阳性症状发作期间(轻躁狂)完全可能伴有精神病性的妄想和幻觉;而且双相情感障碍也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伴随症状,即精神分裂症伴病双相障碍。

换句话说,马斐然罹患精神疾病与她取得学业成就并不矛盾。她完全可能如其诊断所判定的罹患有双相情感障碍,那么她确实不宜单独生活,因为一旦进入阴性症状发作期间(重性抑郁),很可能出现自伤、自残,甚至自杀;同时也应该予以治疗以减轻症状。

问题是,她父母对她的过度担忧以及过度反应也同样可能加深她的症状。小约翰•纳什罹患的精神分裂症应该远比单纯的双相情感障碍更严重,但被家人鼓励和支持下他依然能坚持研究,教学,并且是在放弃医学治疗的情况下。

目前尚没有看到媒体采访其父母的详细报道。从马斐然化名康莫陈述的网文中,也不难推断她父母对待她的精神疾病可能并不妥当。精神病治疗无论采用药物还是电抽搐,都会给患者带来明显甚至严重的副作用。小约翰•纳什之所以放弃治疗,就是因为药物和电抽搐治疗都会使他无法思考,无法继续工作,像个傻子一样平和安全。

如果对待家庭中的罹患精神疾病的家人,特别是对待像小约翰•纳什这样的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确实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是无措的。如果遵照精神科医生的医嘱,小约翰•纳什根本就无法继续研究,遑论因其研究而荣膺诺贝尔经济学奖。

马斐然如果罹患有精神疾病,那么也是一名高智商的精神病患者。她的家人应该如何对待她才是适宜的,才是帮助和支持她适应和融入正常生活,并胜任继续的学业和未来的工作,对于作为普通人的她的父母来说,可能真的是高不可攀的苛求。

[1]至少有两名心理学家荣膺过诺贝尔经济学奖,其中认知心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因经济组织内决策程序理论而荣膺1978年经济学奖;认知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内曼(Daniel Kahneman)因将心理学里人的非理性因素引入决策模型而荣膺2002年经济学奖。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