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磊的《深夜食堂》,大半个娱乐圈合力拍砸了
文|深圳文艺复兴
听说,凡是快乐家族参演的片子,必属烂片。
邀来大半个娱乐圈客串的黄磊版《深夜食堂》,不幸再次验证了这个命题。

昨晚首播播出两集之后,低收视是可以预见的:虽然在黄金时段,但浙江台和北京台双台分别只有0.36和0.17的收视率。远远低于同时段的《夏至未至》和《白鹿原》。

而豆瓣评分也一路狂跌,今天上午还有2.6分,到了下午,跌到2.4!刚刚又跌到2.3!

已经刷了豆瓣的国产剧新低!甚至还低过3分的《幻城》、2.6分的《是!尚先生》。
这个分数对比日剧原版的《深夜食堂》,简直是“惨烈”——
日版9.2分,黄磊版2.3分。

到底发生了什么?让打分的1万多个豆瓣er当中,有88.9%的人给打了一星!

甚至,就这个分了,还有人说评分虚高。

对身为《深夜食堂》忠实拥趸,还买了漫画原版的我来说,黄磊作为出品人+主演,这次的翻拍,的确只是一次没有抓住原作灵魂的、精致的COSPLAY。

学得十足十,连黄磊脸上那条刀疤都恨不得一模一样,却空有其壳、毫无灵魂。

——脑门上四个大字:非常缺钱——
日本版的《深夜食堂》之所以在2009年播出时便圈粉无数,风靡亚洲,是因为它拍出了之前的美食番没有的东西:心。
通过食物来讲人性,讲冰冷都市里那些尔虞我诈之外的能在深夜给心灵一碗热汤的故事,在这里,美食只是引子,故事才是良药。
在每个故事里,几乎每个食物对应一段人生。
比如,煎章鱼香肠,对应的是黑帮老大的纯真回忆。

而猫饭,对应的是早夭的女歌手不幸的经历。

茶泡饭,对应的是三姐妹对感情的简单与执着。

食物暖胃,故事暖心。
而黄磊版《深夜食堂》呢,只让人看出四个大字:
非常缺钱。
仅仅两集,就充斥了走马灯般丧心病狂的植入。
我在看剧的时候,仅仅随手粗略地截了几个广告植入的图。
这是房屋中介广告:

这是保鲜膜广告:

这是瓷器广告:

这是啤酒广告:

这是食用油的广告:

这是苹果酒的广告:

这是白酒广告:

这不算完,比起这些隔几分钟就要出现一次的植入,这剧最大的广告金主就是——“统一老坛酸菜泡面”。
不光到处贴着老坛酸菜的海报——

甚至为了这个植入,日版经典的人物“茶泡饭三姐妹”,黄磊版给强行改成了“泡面三姐妹”。

蔡岳勋导演说,没错,就是拍过《痞子英雄》的蔡导,解读“泡面三姐妹”这个重大改编是:都市人的友谊也如泡面,(廉价又速朽?)不,是随时随地给人温暖陪伴。

虽然导演这波解释很小清新,但是,EXO ME,茶泡饭算是日本居酒屋常见的食物,然而泡面在中国的宵夜饭馆?
你说兰州拉面,二细、毛细、大宽,这三姐妹,也比说泡面三姐妹靠谱啊!
这就有点好笑了,试问大半夜的,谁会去饭店点一碗煮泡面?便利店买一袋回家自己吃完洗洗睡得了!

况且,这一碗必须要在深夜食堂吃的泡面,也没啥金手指全开的特别之处啊:
一样是把调料放锅里,一样加水煮,就这,也值得去饭店吃一趟?

可,为了金主,《深夜食堂》还要360°全方位打广告,墙上贴的、手里拿的、嘴上说的,全是老坛酸菜。

还要特意做个道具,意思是放在罐子里的酸菜更好吃。。。

国产剧植入的多了,植入得这么羞耻的,少见。
别叫《深夜食堂》了,叫《深夜广告公司》吧!
能为金主折腰如此的剧集,操守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么强势的植入,本身已经引起了观众反感,再加上客串明星赶客的演技,简直雪上加霜。
——负分的演技教科书——
作为快乐家族的一员,“泡面三姐妹”的吴昕,贡献出了教科书般的演技,只不过是负分的。
嘟嘴、瞪眼、宛如智障,这种在个别女演员身上的糟糕演技,被她学习到了极致。
表达好吃,瞪眼噘嘴:

表达天真,也要瞪眼噘嘴:

表达小鹿乱撞,还是要瞪眼噘嘴:

吴昕怎么了?是看了100遍《孤芳不自赏》还是200遍《微微一笑很倾城》?

今天凌晨看首播的时候,不少网友在弹幕里吐槽:
“把吴昕放第一集,是逼着我们弃剧吧?”

还有粉丝强行解释:原版演技就是夸张的。
其实,日剧里漫画式的演技,是有的,但存在整体氛围中,各个演员之间彼此衬托、彼此呼应,圆融一体,因此会让观众认可他们制造的这个气场。
恕我直言,日版的茶泡饭三姐妹,表演可棒多了!

吴昕在《深夜食堂》“泡面三姐妹”当中,显得非常突兀。
另外两位女博士和女强人,虽然也带夸张成分,但跟吴昕比起来,不在一个气场里,这也就是吴昕在整个前两集,都显得过于浮夸的原因。

她这个角色的名字:波西米亚公主伊丽莎白。。。也是强行玛丽苏,倒还真人如其名,“傻”而“白”。

其实不光吴昕,由于生搬硬套,前两集当中别的角色也颇为“东施效颦”,一个个演得像画皮里披上一层皮的假人。
连带着,鸡汤喝起来,都不是那个味儿。
对剩女和女博士的调侃,居高临下,毫无新意不说,刻画人物跟《欢乐颂》之间都差了10个《小时代》。

《白鹿原》何冰和张嘉译那叫做“轧戏”,而《深夜食堂》这叫做“尬戏”。
大家都很尬。
黄磊,从衣着打扮,到脖子上的毛巾,到脸上的伤疤,都学小林薰不说,在旁白中还要刻意压低声音,就因为小林薰也是这样说话的。

黄老师,让你装酷真是为难你了,就用你本色黄小厨出演一个热热闹闹的酒馆大厨不好么?

黄小厨就适合一边做着菜一边跟客人热热闹闹地唠嗑。
前段时间,黄老师的综艺节目《向往的生活》都比他的《深夜食堂》更具有原版《深夜食堂》的气质。

还有重头人物,老大阿龙,日版是松重丰演的,还演过《孤独的美食家》。对比中国版的宋洋:
都是亮相:
一个是推拿馆的盲人。

一个是气场强大、不怒自威的老大。

都是吃脆皮肠
一个是内心毫无波澜甚至有些想回家睡觉:

另一个,虽然带着墨镜,却透过表情,让人看到是吃出了回忆和感动:

虽然从衣着到墨镜到发型,十足十地copy了松重丰,然而像则像矣,毫无灵魂。

——这波改编,很脱离国情了——
说到根上,还是这波翻拍得太脱离国情。
《深夜食堂》是黄磊作为出品人,买了日本的版权,找了蔡岳勋导演来拍的。
之前信誓旦旦说没有完全照搬日版《深夜食堂》,40集里还有一半的原创剧情。

结果头两集一看,这哪是中国宵夜文化?
中国人熟悉的宵夜文化,是深夜烤串摊子上夜归的金链大哥和扒蒜小妹,是火锅店里到打烊时分还不肯离开的白领,是大排档里酒后痛哭的光鲜西装男。。。

按说都是中国人,对中国饮食文化有深厚的了解,虽然日本方面有要求,也审核过剧本,但翻拍的作品,怎么着也得有点中国味道吧?
舌尖上的中国,我们的宵夜不是啤酒烤串毛豆馄饨小龙虾麻辣烫吗?不是烤鱼鸡煲虾粥潮州打冷吗?不是热热闹闹烟火气十足吗?
《东北一家人》的达达杀猪菜:

《撒娇女人最好命》的街边大排档:

这才是中国的深夜食堂啊!
哪里是黄磊版给我们看的这样:日式居酒屋、一帮人冷静地说说鸡汤、打打嘴仗!

明明有可以讲三天三夜都讲不完的故事,偏偏要生拉硬拽,用食物来讲人生,中国还缺乏题材吗?
网友们对这次“日本美食剧汉化”的尝试,显然并不买账,一大波吐槽:

韩版翻拍的《深夜食堂》,也是一次失败的画虎不成,但也尚且做了不少改编,加入了不少本土美食。

然而中国版《深夜食堂》照搬菜色,也搬得很不走心。
这是日版的红香肠:

黄磊版分量小不说,收费还贵!
所以被网友吐槽:跟黄磊开的饭店“黄粱一孟”一样,收费太黑!

也是很失望了,直接给黄老师的信用降级:

还有的评论也是很耿直了:

老实说,黄磊版《深夜食堂》,人脉甚广明星云集,号称大半个娱乐圈的明星都来客串了。
分数也不该低于3分,该在4分左右。

可能是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也可能是之前黄磊带着群星翻拍的日本电影《麻烦家族》,已经让人伤了一次。
《麻烦家族》也翻拍得很不走心,在豆瓣只有4.8分的得分。

在黄磊昨晚宣传《深夜食堂》开播的一条微博下,除了一条黄磊工作室的评论之外,几乎被顶到最上面的全是差评:

不过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剧不行。
没看过原版的,想看的原本是个热热闹闹的中国美食剧,谁知道上了一碗不伦不类的中日混血料理。
而看过原版的,就更不买他的帐。
其实,黄磊版《深夜食堂》一共40集,20集照搬,20集原创。
原创剧情里,据说有蟹粉小笼包、酒蒸蛤蜊、东北粽、卤猪脚、回锅肉、鱼香肉丝、红烧肉。。。这些接地气的中国美食,然而开局如此,又有多少观众有耐心能等到呢?
这是个问题。
黄老师因为《极限挑战》积累的路人好感,在《麻烦家族》和《深夜食堂》这一波之后,能剩下来多少呢?
这是个更大的问题。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