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与日本关系因何升温?
文|中东研究通讯
过去几年来,以色利和日本大大提升了外交和商业联系,两国关系蓬勃发展,将长期以来有限的双边关系发展为更有特色的伙伴联盟关系。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双方就互设大使馆,然后在将近七十年的时间里,两国关系长期以来处于不发达状态。
随着日本首相于2015年年初对以色列的访问,两国关系迅速升温,从高层在国家安全和网络安全议题的对话到签署第一个双边投资协议,两国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2015年8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以色列圣殿山
来源:AP Photo
以色列和日本的紧张关系可以追溯到1973-1974年的石油危机。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报复美国及其美国在战争中支持以色列的行为,欧佩克的阿拉伯国家宣布暂停石油出口,提升石油价格。
美国盟友日本当然在列,由于日本严重依赖石油进口,在经济利益面前,日本没有追随美国支持以色列的中东政策,而是谴责以色列在战争中的行为。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甚至游说政府对以色列进行经济和政治上的抵制。尽管最后日本政府并未正式实施抵制,但许多日本企业自发地避免与以色列同行开展业务往来,日本的银行曾拒绝向以色列客户提供服务。
多年来,这种创伤抑制了商业和外交关系,日本事实上的抵制活动成为困扰两国发展外交和贸易关系的主要障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色列和日本互访,以色列总理拉宾访问日本,日本首相村山访问以色列。
1996年2月,日本首次派遣了维和部队到以色列与叙利亚的边境,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也在这段时期升温。1993年4月,一个由日本经济团体组成的代表团访问了以色列,并于1995年签署了在以色列建立日本对外贸易组织办公室的协议。
然而,近年来全球能源市场的转型也使日本对以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随着石油替代能源的发展和美国主导的页岩气革命,能源生产网络更加分散,油价成下行趋势,欧佩克的影响力有所下降,这增加了日本对阿拉伯国家外交政策的自由度。

2014年内塔尼亚胡访问东京会见安倍
来源:Times of Israel
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2011年东京地震以来,日本一直在努力使自己的能源来源多样化以摆脱对石油进口的依赖。例如,2015年,日本宣布了一项将从2013年的国家能源占1.7%的核能和14.9%的石油转变为到2030年的20%的核能和3%的石油的计划。
另外,由于日本国内人口和工业产出都在下降,与过去半个世纪几乎任何时候相比,日本的能源需求正在下降。如今,日本对石油进口的依赖程度大幅降低:2000年,日本的石油消费每天约为6000桶;2016年则跌至4000桶以下。
因此,日本的外交政策不再深受石油限制,它能够推行一度被认为无法维持的政策,比如与以色列建立关系。
2016年日本原油进口自1988年以来跌至最低
来源:Customers Today
其次,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也推动了日以关系的发展。安倍晋三在2012年和2014年的选举中获得了绝大多数席位,且有望在任期结束后再次参选党首,胜出后便能把任期延至2021年,成为日本战后在位最长的首相,这在日本政坛上是罕见的,有助于安倍晋三实施其极力推行的「积极的和平主义政策」。
日本继续坚持走和平国家的道路,作为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主要成员,从基于国际协调/合作的积极和平主义立场出发,持续实现日本的国家安全,并为实现亚太区域的和平与安定,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定及繁荣,积极做出日本的贡献。
这意味着安倍政府正在采取一种「新现实主义」的外交政策——摒弃二战后的和平主义身份,转向以权力为中心的国际体系,并将自身重塑为「正常」的中等国家,准备动用一切可用的外交手段,以确保其国家利益。在经济层面,拥有「创新国家」声誉的以色列与主张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关键的「安倍经济学」相协调。因此,发展与以色列的战略关系,符合日本国家利益,有助于提升日本国际影响力。
第三,全球权力分配格局的变革也促使日本重新布局外交路线。随着西方经济体的停滞不前以及新兴经济体的持续发展,全球地缘政治的中心逐渐偏离美国和欧洲,特别是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相对保守的外交战略与中国积极介入中东地区事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2016年特朗普在华盛顿的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会议上发言
来源:Mahoud's Paradise
事实上,中国已经与包括以色列在内的中东地区的关键国家建立了更紧密的经济和政治关系。中国对以色列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了巨额投资,如在阿什杜德的新港口城市以及在特拉维夫的轻轨项目等。中国在以色列的高科技、医疗、农业也有很多投资。
今年3月,以色列总理本杰明内塔尼亚胡将中以关系称为「天作之合」。考虑到复杂的中日关系,安倍政府不希望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过大。还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以色列最关切的伊朗正与朝鲜在核技术和导弹技术方面进行合作,在反对伊朗核问题和朝鲜核问题上,以色列和日本持相同立场,而且日本越来越多地将以色列视为拥有共同利益的潜在盟友。
以色列和日本的全方位合作
以色列和日本在安全方面的合作最为显著,两国外交官会定期在东京和耶路撒冷举行国家安全对话,议题涵盖战略、反恐、和军事技术,双方主动在知识和技术转型方面进行双边交流。
自2014年以来,以色列和日本举行了一系列网络安全部长级对话。2014年5月,双方发表的全面的联合声明宣布「日本—以色列创新伙伴关系」将合作扩展到对官员进行联合培训以及举办研讨会,深化两国公共和私营部门之间的联系,建立新的双边研究和开发网络等。
经贸层面,日本经济、贸易和工业部官员对以色列的高调访问,促成了2015年5月签署的双边投资协定。该条约的影响立竿见影的:日本对以色列的外国直接投资增加了20倍,包括电通、三井、乐天、软银和索尼在内的日本著名科技公司已经在以色列投资并开设了研究机构;双边贸易也大幅增长:2010年至2015年间,以色列对日本的出口翻了一番,达到15亿美元,而在2016年,日本对以色列的出口达到20亿美元,是2000年的两倍。
预计在不久的将来更多的改善。今年5月,第三次部长级日本——以色列经济对话促成了上述联合声明以及合作谅解备忘录,汇集了日本的新能源和工业技术发展组织和以色列的以色列创新局——两国专注于创新的机构将在网络安全、联合投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上展开合作。
影响两国关系的因素
尽管在过去的几年中,两国关系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障碍依然存在。首先,历史上,日本对在以色列投资的疑虑依然存在。2011年,日本领先的零售连锁店无印良品取消了在以色列开设分支机构的计划。日本国内抗议者在日本商店门前设立了模拟检查站,以反对以色列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加之日本企业有规避风险的商业习惯,无印良品最后取消了在以色列的开店计划。

以色列的高新科技正在赶超美国「硅谷」
图为位于以色列的Soni公司分部
来源:BBC
就在最近,一家著名的日本公司在以色列建立了一个新的研究中心,为了掩饰以色列的介入,该中心和所有员工都被完全指定为美国公司的分支。在巴以问题上,日本政府经常批评以色列的做法,这也引起以色列精英阶层的担忧。如果日本坚持这一立场,它与这些以色列权力掮客建立的联系可以难以维系。
其次,日本在很大程度上可能要面临更多的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例如,2015年,「伊斯兰国」绑架并最终斩首了两名日本公民,以报复日本政府向打击「伊斯兰国」的国家提供2亿美元援助的承诺。这是日本第一次接触伊斯兰极端主义,未来日本可能遇到的风险就越多。
第三,很多日本人对以色列一无所知。大部分认为以色列处在中东战争地区,并不了解以色列作为技术中心的地位,也有部分日本人把以色列作为旅游和研究生项目的目的地。
参考文献
Matthew Brummer and Eitan Oren, "Israel and Japan's Rising Sun Relations: Why Tokyo and Tel Aviv Are Finally Cozying Up", Foreign Affairs, July 28, 2017
今日主笔 \ Terasa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