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边界问题,中印对峙的另两个要因|严肃观点
文|坐井观天
先来给大家看三张图:



看图说话。这三张图中反映出三个问题,除了中印边界问题本身以外,西里古里走廊和不丹,是另外两个重要的问题。今天,坐观君就想围绕这个三个问题,和大家分享点儿背景知识,不算是深度解读,仅供大家思考当前局势做个参考。
坐观君综合自《国际先驱导报》《环球时报》、“侠客岛”、全球淘及网络资料
一、中印边界问题咋回事?
这个问题很敏感。简单给大家分享点儿东西。
边界问题是中印关系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印在2008年之后,经济发展的差距就迅速拉开。原来印度GDP大概是中国的二点五分之一至三分之一,现在印度GDP是中国的五分之一,相信很快中国就是印度的六倍多了。所以,对解决边界问题,印度显得稍微焦虑一些,也急迫一些。
为什么印度会选择这个时机在锡金段上同中国对峙呢?从印度的角度看,大概有如下几点。
第一,从去年到现在,中印关系走势不太好,现在算是集中爆发。去年印度要加入核供应国集团,当时有六个国家反对;印度认为它没能顺利进入,是以中国为首反对所致。另外,印度想把虔诚军头目列到联合国的恐怖分子名单中,它认为也是中国挡住了它。去年一整年,中印关系经历波折,所以今年印度以边境对峙作为反制措施, 4月份达赖访问达旺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样,印度有测试中国的意味。因为莫迪访问美国,跟特朗普见面,两国战略伙伴关系重启;接下来的七月份,印、美、日将在马拉巴尔举行军事演习,可以说这是1992年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演习;再加上这次对峙的时机,看上去就像是印度在测试中国的战略耐性。
中印边界争端最终会怎么解决呢,没有人知道。但是我想印度至少是有后悔过的。未来的解决,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政治领导人的决心和决断。现在的问题是印度民粹主义的情绪上升,所以领导人都不敢轻易地尝试去解决这个问题。中印边界问题要解决,核心的问题就是达旺的归属问题,原国务委员戴秉国今年年初接受采访的文章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此次对峙,大家可能比较激动,觉得为什么不打,但其实冷静看看就知道,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很低。中印两国都是有核国家,光这一点就足以要求双方要谨慎地考量战争的可能性。当然,小规模冲突是有可能的。
中印边界问题的争议,主要由东段、中段、西段、锡金段构成。锡金段过去一致认为没有争议;中段基本上是三个点有争议,由印度实控;东段也是印度实控;西段主要是中国实控。关于中印边界问题解决的路径,主要思路就是“三步走”。第一是确定解决的基本原则,2005年已经把解决的原则协议签订下来了,第二是确定解决的大框架,也就是最艰难的部分,需要进入实质性的谈判。第三步就是立桩、确认等技术性工作。目前已经完成第一部分,正在第二步的艰难时刻。第二步如果解决了,第三步就没有问题了。
现在对边界问题的分歧主要卡在哪里呢?印度认为,要继续去澄清实控线。中方认为,不要再去澄清实控线,应该集中精力寻求政治解决。政治解决的意思就是不要讲法律,也不要讲历史,因为双方都有自己的部分道理和依据,怕说不清,那么我们就应该以政治方式把边界划分了。印度为什么要去澄清实控线呢?因为目前的实控对印度是有利的,它可以澄清实控线后一直拖着,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形成为事实上的边界。对中方来说,肯定是不愿意的,这就是争论的一个焦点。

边界问题谁都关心,中国人关心,印度人也关心,可以说边界问题算是印度心头最大的问题,加上印度媒体的炒作,所以每次有所谓越境事情发生的时候,印度媒体的报道倾向给人的感觉就是中国人又欺负印度了。就像这次一样,印度媒体一上来发了一个原来的视频,根本不是这次的,但媒体说中国人又进入到印度境内了。几天后发现不是这样的,现在就改成说中国人欺负不丹,中国人跑到不丹境内去了,我们印度要支持不丹顶住中国。[以上摘编自侠客岛(xiake_island)林民旺文章]
关于不丹的故事及其与印度的关系,坐观君在后面还会专门介绍。接下来看第二个因素,西里古里走廊。
二、西里古里走廊对印度有多重要?
从地缘角度看,西里古里走廊有时被比喻为印度的七寸,因为如果印度与军事强国发生战争,敌方能通过控制西里古里走廊轻易切断印度东北边区与内陆的联系。
西里古里走廊距中印对峙之地洞朗仅几十公里,是一个被称作印度“咽喉”的狭长地带,最窄处不过半程马拉松的距离。自1962年中印战争以来,一直有印度战略学者担心中国哪天会突然掌控该地,掐住印度的“七寸”。对于总把中国当假想敌的印度来说,这种臆想挥之不去,但对一直未将印度视作对手的中国来说,却是陈腐的冷战思维。

西北与尼泊尔接壤,东南与孟加拉国为邻,东出口毗邻不丹,本身连接着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由于地形狭长,最窄处仅约22公里,人们送给它一个形象的称谓“鸡脖”;因为看起来太“脆弱”,它也被称作“易被割裂的大动脉”——这就是印度的“咽喉之地”西里古里走廊。
西里古里隶属印度西孟加拉邦,但与该邦首府加尔各答相距500公里,是一座偏居北部的三线城市。它是进入印度东北部的陆路门户,位于连接印度与其东北部的狭长地带上,该狭长地带即为西里古里走廊。西里古里是座小城,但随着该市交通枢纽作用的日益突出,总人口已经超过200万,其中半数是流动人口。据印度工业联合会印东地区负责人拉吉夫·罗禅介绍,西里古里的枢纽作用体现为三条干线铁路、两条国道及一个国际机场,干线铁路向西延伸可达孟买,向南至加尔各答,向东抵达印度东北部六个邦及所谓“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藏南),正在修建中的一条高速公路也经由此地。“由于这里地域狭长,且毗邻的尼泊尔、不丹、孟加拉国均未与印度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所以这里成为印度人员与货物贸易交通最拥挤的地方之一。”
西里古里历来是印度重兵把守之地。驱车在西里古里市郊观察不难发现,这里的军营规模不亚于大城市,而且看上去更完备有序,成片的营房腹地周边还有专供儿童游乐的设施,“军队是我家”在这里已成常态。除了空军及陆军,若干印度准军事部队也驻扎在此,比如阿萨姆步枪队、边境安全部队、西孟加拉警察部队等。
据了解,西里古里走廊拥有几个重要空军基地、大量陆军以及“印藏边界警察”部队、印度边防保安队和印度情报机构特别服务局等武装力量和机构。印陆军和“印藏边界警察”负责保卫与中国的“边界”,特别服务局负责印度与尼泊尔和不丹的边境事务,边防保安队负责保卫印孟边界。除与孟加拉国的边界外,大部分边界不布防。
重兵布守,并不能让印度感到安全。不久前印军侵入中国境内,引发双方长时间对峙,但印媒却指责中国威胁西里古里走廊。印度《经济时报》报道称,印度专家认为,中国在洞朗高地修路将使中国具备发起“压倒性”攻势的能力,将导致西里古里走廊“窒息”,印度东北各邦与印度其他地区的联系被截断,印度军队被孤立。英国广播公司也称,印度的关注点是,一旦中方完成道路建设,中国军力会更方便地覆盖战略上十分敏感的“咽喉地带”,因为20公里宽的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本土和东北部各邦的连接通道。
西里古里走廊本不存在,1947年英国将“英属印度”按“宗教线”分成印度和巴基斯坦(后来又分裂为东西两部分)时,英国画了几道形成西里古里走廊的线。按美国《外交学者》编辑特·潘达的说法,该走廊是英国去殖民化过程中的一个“制图学遗迹”。
潘达曾撰文称,西里古里走廊的出现如同一个“地理诅咒”,在印度地理中,该走廊是脆弱到“可怕”的“动脉”。该地区的铁路和公路很容易遭受山体滑坡等的破坏,印度东北各邦以屡破纪录的降雨量闻名,“但自然灾害不足以使该走廊成为印度的‘头号战略焦虑,该地区还有复杂而混乱的政治史。”
在1971年(东巴基斯坦成为孟加拉国)前,由于印度与中国及东巴基斯坦关系不睦,西里古里地区局势持续紧张。1975年印度吞并锡金后,其焦虑稍有缓解。但1962年的中印战争给印度留下太大阴影,自战争结束后,印度的战略家们开始畅想一种未来场景:中国直接投送特种部队“扼住”西里古里走廊,切断印度东北各邦与本土的联系。
“印度确实一直担心发生第二次中印战争时中国会南下封锁西里古里走廊,因为这里是印度的软肋,而印度东北的几个邦多少存在分离主义倾向,当地反政府武装活动此起彼伏。”中国南亚学会常务理事钱峰说,印巴分治后,西里古里走廊没有成为巴基斯坦或者孟加拉国牵制印度的棋子,因为巴基斯坦鞭长莫及,孟加拉国国力太弱,印度最担心的就是中国。
社科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西南边疆研究室副主任张永攀认为,印度较早提出中印边界与西里古里走廊存在密切关系的是学者拉扬·辛哈,他在《中国打击》一书中提到担忧中国军队进攻达旺(位于被印度非法占领的中国藏南),破坏西里古里的米轨铁路。1974年,印度学者普兰·乔普拉在《印度的第二次解放》中也谈到,西里古里走廊是印度国防安全的弱点。
美国学者詹姆斯·黑兹曼和罗伯特·沃登主编的《孟加拉国国别研究》一书也讲到印度的担忧:孟加拉国独立后,在安全方面引起印度三大担忧——孟加拉国内部不稳影响印东部边防、达卡卷入印地方部族叛乱、与中国冲突时孟的战略位置。“万一中印发生冲突,印度的联络渠道将会被限制在狭窄的西里古里走廊。最让印度防务规划者害怕的场景是,不顾一切的孟加拉国会给美国或中国提供军事基地。”
正因为此,一些印度学者一直戴着有色眼镜看待中孟交往。印度前海军军官萨胡加曾在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的《中国简报》上撰文说,自1975年中孟建交起,中国便始终如一地建议孟加拉国寻求独立的外交政策,鼓励它脱离印度的影响。根据该文,印度首先担心的便是与孟加拉国接壤的西里古里走廊,该走廊是中孟友好关系中重要的一部分,而且双方已经为切断印度同东北地区的联系制订了详细战略。
在相当于中国知乎的问答网站“quora”上,有人这样问:“如果中国在孟加拉国帮助下掐断印度的‘鸡脖会怎样?”该问题引来十多人回答,基本都是印度人。有人对这一担忧表示赞同,认为即便一场自然灾害都会使印度东北4000万人被孤立,中国当然有可能掐断“鸡脖”。
但也多人不这么想。
网民“ShreyasBanthalpad”称,尽管许多印度人浮想联翩,但中国绝不会采取此类行动;至于孟加拉国,与印军完全不可同日而语,孟在陆上和海上被印包围,不会进行军事冒险。网民“SasmitKerlekar”称,只有中印两国在各自所在且相互对立的阵营交战时才可能出现,而这不太可能发生;掐断并占领走廊只能在短期发挥作用,狭窄的地形使之容易遭受攻击,而印度在锡金及东北各邦都驻有重兵。
在“quora”上,类似问题还有:“印度领导人为何不在分治时在西里古里走廊附近多要点领土?”“印度应该从尼泊尔购买领土以拓宽西里古里走廊吗?”由于2015年印孟曾达成交换100多块飞地的协议,一名网民说,如果孟加拉国最北端成为印度的一部分就好了,但印孟为交换“飞地”花了44年,为西里古里走廊换地在当下不可能成为现实。
这些问题反映出印度网民对“鸡脖”的普遍关注。从地理位置看,西里古里走廊确实重要,但多数印度人的认知仅限于地理概念。在西里古里做贸易超过20年的维杰·里斯说:“东北部一直被认为是印度最动荡的地区之一,西里古里则被看作其门户,被重兵把守。但我在这里生活这么多年,没感觉有什么不安全,反倒外界总认为这里很不安全,甚至一直有人认为中国会通过掐断西里古里而控制整个印度东北部,这其实是很可笑的看法。”
“西里古里走廊本身是殖民主义者造就的产物”,张永攀说,尼赫鲁曾说过,“印度以它现在的地位,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么做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要么销声匿迹”,印度如果希望赢得世界的尊敬,就要摒弃英帝国遗留下来的大国沙文主义思维,也要摒弃英帝国的殖民遗产。张永攀表示,虽然冷战已成为历史,冷战思维在部分印度人中还有影响。龙象不应是争斗,而应是共舞。钱峰也说,中国希望边境保持和平稳定,但印度总以受害者姿态来臆测中国,这种冷战思维在印度军方中长期存在。(以上内容摘编自《环球时报》文章,作者为周良臣和范凌志)
接下来看不丹的故事。
三、不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在很多人看来,这个国家是一个“世外桃源”。
不丹王国是位于中国和印度之间喜马拉雅山脉东段南坡的一个南亚内陆国,总面积为38394平方公里。不丹的国名当地语言叫“竺域”,意为“雷龙之地”。不丹的国歌是《神龙王国》,最大城市是首都廷布。

▲不丹首都廷布
9世纪,不丹为独立部落。1772年,英国侵犯不丹。但如同尼泊尔一样,不丹也是少有的几个当年没有被纳入大英帝国版图的国家。据称当时英国只希望不丹能成为喜马拉雅“缓冲区”,只要不丹能发挥这样的作用,大英帝国就乐于让不丹保持其“独立”地位。1865年11月,英国同不丹签订了《辛楚拉条约》,强迫不丹割让包括噶伦堡在内的第斯泰河以东约2000平方公里的地区。1907年建立不丹王国,乌颜·旺楚克成为世袭国王。1910年1月,英国和不丹又签订了《普那卡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英国的“指导”,1949年8月印度和不丹签订《永久和平与友好条约》,规定不丹对外关系接受印度的“指导”。1971年成为联合国成员国。
不丹族是不丹的主体民族,西部不丹语“宗卡”和英语为官方用语。藏传佛教为不丹国教。不丹经济相当落后,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不丹一直以禁区而闻名,直到20世纪60年代修了通往外部的公路、70年代开放边境。不丹1999年才引进电视,是世界上最后一个开放电视与网络的国家,手机和互联网的普及率分别仅为30%、5%,全国只有一个机场,没有铁路,几乎与现代化世界格格不入。
但是,2006年发布的“全球快乐国度排行榜”中,不丹却名列第8位,位列亚洲第一位。不过,坐观君(ID:china_2049)发现,在2015年发布的《世界快乐报告》中,不丹的排名是全球第79名,在亚洲的排名也不太靠前。具体大家可以看看下面这张排名图:


不丹发明了一种叫做“国民幸福总值”的东西。不丹是世界上唯一用国民幸福总值(GNH)代替GDP和GNP来衡量发展成效的国家。
不丹绝不牺牲自然环境来成全经济,所以不丹非常重视保护环境,政府禁止人民私自砍树、打猎和采矿,甚至使用塑胶袋,规定每人每年至少要种十棵树,森林覆盖率不得低于60%(实际上超过了70%)。
开发资源不可以引起任何环境恶化或威胁到野生动物,所以不丹的生态环境保存得非常完好,国王因此荣获了国际环保奖章。
为了不让太多游客破坏那里的宁静,每年严格控管外国观光客人数,仅开放7500名外国观光客入境,因此想一窥香格里拉美景,需提前2星期将名单送至不丹外交部核准才可入境。
2005年3月,不丹的辛格国王建议在不丹建立两党制度,由在大选中得票最多的政党组阁,另外一个政党则成为反对党。2006年年底,吉格梅国王宣布退位。2007年4月,吉格梅国王将王位正式让给27岁的儿子吉格梅·基沙尔·旺楚克王储,2008年,其正式即位。
在2011年10月13日,31岁的不丹国王旺楚克与平民女子佩玛完婚,曾轰动全球,各国电视画面传递着国王的潇洒英俊、皇后的雍容大方和民众的欢喜祝福。新国王继续推行父亲的民主主张,2008年3月24日,不丹依照议会民主制度选出新政府,终结百年君主制成为议会民主制国家。

当你走进不丹,不论是机场、酒店、商场、民居里,还是纸币、邮票、徽章上,到处是现任国王旺楚克的面孔。旺楚克年轻英俊,被誉为当今世界最帅的国王。
不丹的所有的建筑也都遵循传统的设计风格,不论是医院、银行、学校或是住家,也不论用的材质是泥土还是钢筋水泥,必须跟从传统的风格。不会冒出哪怕一幢怪模怪样的建筑来破坏周围环境的协调。

“不丹不想拒外部世界和21世纪于国门之外,我们要繁荣,但是不要以牺牲我们所珍视的传统和文化为代价。我们要吸取现代技术的益处,但是要按照我们自己的步子,根据我们自己的需要,在我们感到合适的时机。”
不丹王太后曾于2011年接受过《中国国家地理》的采访,谈到中国,她给出了非常智慧中肯的回答:
“我身为一个很小的国家的女性,对中国这样一个伟大的国家,没有太多可说的。中国有这么多我们可以借鉴的智慧。只有一点想说:首先你必须了解自己,只有这样你才能更容易地感受到别人的脉搏。当你知道,在空间和时间的巨大架构里,我们是这么渺小,是短暂的存在;大部分人觉得,他们做的一切都如此重要,他们说的也如此重要;我们要知道,我们的生命都是如此的渺小和短暂,一旦认识到这一点,知道我们只是短暂的过客,一切都应该采取更适当的方法。我们要做的只是在这短暂的时间里,尽自己所能做得最好。一旦人们认为他们会长久地活着,自私自利就会导致所有消极的事物不断生长。永远不要失去自己的意念,自己的文化传承。知道你是谁,并继续前进。”
当然,对于不丹是否真的如外界所看到的那么“幸福”,有人还是有不同看法的,认为这一切只是表象,是所谓小资们的主观臆测。要判断谁真谁假,只能自己亲身去体会了。世界这么大,一定要经常出去看看啊。
接下来,坐观君(ID:china_2049)谈谈不丹的外交关系。
目前不丹与52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与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均无外交关系。在所有邻国中,不丹也是唯一一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1947年英国从南亚次大陆败退,印度接管和继承了大英帝国的遗产,其中就包括英国与不丹的关系。根据1949年签订的《印不友好条约》,不丹的外交政策也要像昔日对大英帝国那样接受印度“指导”。1961年以后,不丹曾多次表示希望保持自身主权完整,这个愿望直到2007年重新修改的友好条约后才得以实现。修改后的条约废除了有关不丹需要在外交政策上接受印度“指导”条款,并明确承认不丹的主权地位。
然而,作为内陆国家,不丹在经济、军事和安全上一直难以摆脱对印度的依赖性。不丹的皇家军队由印度帮助培训,不丹的发展计划也基本由印度帮助制定。印度是不丹的最大援助国,其援助额的80%以上均来自印度。由于不丹水利资源丰富,印度在帮助该国开发水能方面投入巨资,而不丹则通过印度援建的几个水电厂向印度供电,虽然依然头顶世界最贫穷国家的帽子,但仅靠向印度供电所获得的出口创汇却已经使不丹成为南亚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
不丹与印度的关系在外界看来“很不平等”,但却被印度称为“杰出典范”。印度前外交官拉吉夫·西克利称,“印度在考虑与不丹关系时关注了不丹的敏感和关切。尽管已经完全不用印度的外交‘指导’,不过不丹依然会按照印度在外交关系上对其的建议行事。这并非来自印度的任何压力,而是不丹相信这样做符合其自身利益。”
不丹与中国一直保持友好交往。特别是近年来,两国官方与民间来往的频率都日渐增加。然而,除在香港和澳门设有领事馆外,不丹却一直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按照不丹方面的解释,不与联合国安理会中常任理事国以及任何其他大国建交是不丹的既定原则,因为“它不想卷入任何大国之间的争斗”。
目前,只有三个国家在不丹首都廷布设有使馆,自然印度拥有最大的外交使团。印度著名战略问题专家拉贾·莫汉指出,印度不大可能指望总是用一些不平等的围栏限制住那些弱小邻国,在过去几十年,印度其实一直因为其与邻国的特殊关系而受窘。因此,印度迟早要承认不丹要发展与中国的合作的意愿。至于说不丹是否会很快投向中国,印度舆论则看法不一。印度国防分析所的一位专家非常肯定地指出,不丹对中国采取了非常谨慎、防御性的和实用的外交政策。考虑到不丹与印度关系是建立在信任和共同利益基础之上,不丹不大可能很快“倒向”中国。有三个原因将会妨碍不丹向中国倾斜:第一,不丹的工业地带在南部,地理上的贸易设施使其更容易与印度保持关系。第二,不丹与中国的边界争端没有解决,在这之前两国不大可能发展经济关系;第三,为了建立与中国的关系,不丹需要转变其长期奉行的不与联合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有任何外交关系的政策,这意味着不丹也需要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发展外交关系。
其实,上面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在坐观君看来,四个字足以概括目前这个局面背后的逻辑,那就是:印度因素。所以,不丹在中印边界纠纷中的角色就很明显了。很多不丹人对此也很无奈,甚至愤怒。比如,不丹历史学家卡尔马·蓬乔在接受《今日印度》杂志采访的时候说,他个人认为中国没有对不丹咄咄逼人,相反中国尊重不丹的主权,主张第三国不应该干涉两国主权之间的事情。他还呼吁不丹与中国尽快发展正常的外交关系。
7月6日,知名网络作家多尔吉·彭乔在脸书上撰文说,“中不之间的边境谈判,双方其实都比较满意,就是印度不高兴,强迫不丹向中国争取更多;印度不敢冒与中国一战的风险,假想洞朗高地具有战略优势,用绳子套住了不丹;其实,不中印三国交界处更靠近西里古里走廊,即使没有洞朗的优势,中国同样可以掐住印度的‘鸡脖子’。”
这里又提到了西里古里走廊。
所以,事物都是联系的。
当然,围绕中印边界问题,肯定不只这三个因素,一定还有其他的更多因素。比如巴基斯坦因素,这块巴铁在中印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也非常关键。昨天出现突发情况:巴基斯坦军队在克什米尔地区激烈交火,造成两平民死亡数人受伤。巴基斯坦军方当天发表声明回应称,印军“无端”炮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并称巴军方已对此进行了“有效回应”。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