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成下一个离岸天堂?中国富豪怎么藏钱的?
文|灵戈blog
随著这几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济迅速扩张,富人资产也大幅增加,但这些国家的政治与经济情势不够稳定,富人纷纷把钱转出境外,推高私人银行海外资产管理业务的需求,未来 4 年随著亚洲经济持续扩张,预期新加坡与香港的私人银行吸金速度将比瑞士快 2 倍。

新加坡从一个小小的港口国家变成全球贸易中心,现在更吸引了大批亚洲富人将财富转移到当地。图为星国地标鱼尾狮雕像。
波士顿报告指出,由于新加坡治安、政治与经济稳定度将成为企业进攻东南亚市场的基地,2021 年前,新加坡海外资产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8%,香港的海外资产累积速度也会上升到 7%,超过瑞士的 3%。
现在瑞士仍是世界上第一大离岸财富管理中心,掌管的海外资产达 2.4 兆美元,是新加坡的 2 倍。几十年来,因为其他地方的政治与经济不稳定,使富人将钱移往海外寻找投资报酬,推升新加坡等资产管理中心的需求。
随著亚洲经济快速成长,亚洲最大的财富中心正在吸引亚洲富人客户,BCG 报告指出,相比瑞士,香港与新加坡受惠于中国与印度经济掘起,海外资产累积成长更快,而对客户而言,新加坡更独立且安全,新加坡政府也非常支持财富管理产业。

对有钱人而言,如何避税让自己的财富不缩水,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就算全球政府都在防止民众藏富于海外,他们似乎仍有应对策略。
华府对投资外流的限制可能会减缓部分资产外流速度,尽管如此,中国已超过台湾、香港和印尼,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离岸财富来源,报告显示,2016 年离岸财富为中国私人银行的营收贡献近 120 亿美元,金额为亚太区之冠。
富人仍持续把资金放在海外。BCG 表示,全球政府透过加强税收管理或提供大赦的努力,不足以促使富人以具体方式遣返未申报资产,再加上当地政治不稳定,离岸解决方案对富裕家庭仍然具有吸引力。
随着全球资产大增,瑞银集团、瑞士信贷、星展集团等银行都增加财富管理人员为全球客户服务。2016 年全球私人银行业务中的离岸资产增加 4%,达到 10.3 兆美元。
备受关注的拿马巴报告风波越演越烈,英国首相卡麦隆、俄总统普京等都与报告沾上边。
对于有钱人来说,要怎么避税是个重要课题。富人们如何避税也摊在阳光下受公众检视,究竟,有钱人是怎麽把钱藏在海外的呢?
富豪们如何藏金于海外?
随著拿马巴报告风暴持续延烧,越来越多重量级人物被卷入洗钱和逃税疑云拿马巴报告也再次让逃税、避税、离岸公司等几个名词充斥在世人的生活,究竟,全世界的名流权贵是靠着什么样的手段,藏富于海外呢?
1、选择一个避税国家 / 地区
目前全球大约有 60个特定的离岸法域让人避税,包含瑞士、位于英吉利海峡的海峡群岛和列支敦斯登,但大部分的离岸法域位于加勒比海地区,这些都是富人喜欢的避税天堂。
2、设立一间公司或其他单位
透过离岸投资顾问帮忙,富人会在特定的离岸法域设立公司或信託基金。在拿巴马还有其他避税天堂,只要缴个工本费就可以在三天获得设立许可。另外一个可以藏金山银山的地方就是私人基金,富人可以设立一个可以拥有公司股份的私人基金会,为避税计划再上一道锁。
3、创建一个可控的秘密身份
让一到数个指定人经营公司或管理信託基金,这些人并没有直接管钱,而是代表公司或信託所有人做事,他们的名字也会出现在所有公司文件上。
拿巴马位于中美洲,当地发迹的莫萨克冯赛卡法律事务所,近日爆出涉嫌帮全球大人物洗钱和逃税(机会意味着危机)。
4、开设若干银行帐户
来去流动的资金需要个家,有的逃税者为了掩饰自己的身分,会在不同的离岸司法管辖区开户,而非在公司或信託基金的登记处开户。
5、如何移动你的财富
其中一个选项是直接把大笔金钱汇进户头,但如此一来国税局就会知道帐户持有人有大笔金钱在海外。富人也可以走私现金或依照法定淮许的 1万美元限额汇款。另一个逃税的方法是故意和离岸公司或说好的人来场假官司,最后庭外和解一大笔金钱。
6、小心花钱(被追踪)
这一步要小心,因为其中包含欺骗还有非法的逃税手段。有的富人会直接搬到他们的避税天堂或低税赋的国家居住,有的则靠赌博来隐藏非法金流,也有的人会用离岸公司申办的信用卡消费,但是,国税局以打击这样看似抓不到持卡人的消费方式出名。除了上述方式,保险、赠与、信贷等都可以想办法找漏洞花钱。

小百科:备受争议的离岸公司
根据《维基百科》,离岸公司又称境外公司,是指并不在注册地进行实质业务的公司,有时也被称为非居民公司。其中,离岸公司要满足四大要素才可称为离岸公司:
第一,离岸公司必须在特定的离岸法域成立,这些法域主要是一些岛国,当地为了吸引投资改善经济,都特别制定《离岸公司法》给予减税优惠,以鼓励世界各地的公司到当地注册。
第二,离岸公司成立的法律依据必须是离岸法域专门的《离岸公司法》规范。
第三,离岸公司的注册资本得来自离岸法域外,换句话说就是离岸公司的投资者或设立人必须非当地人。
最后,离岸公司不得在离岸法域内经营,所以离岸公司有所谓注册地和经营地分离的特徵。

美国查税 能力一流
他们誓言将涉嫌海外逃漏税的富人一网打尽。
无论如何,要想利用离岸公司逃税不得不依赖有经验的法律事务所或投资顾问,然而随著各国国税局大刀阔斧地查税,专门帮人避税的行业也越来越摊在阳光下。
从 911恐怖攻击事件后,美国为了切断恐怖分子的金流,开始严查逃漏税,再加上有几个和瑞士银行与金融危机相关的检举案件,美国查税查得更勤。虽然海外冒出不少抱怨,但大部分的国家都愿意配合美国,一部分是因为这些国家没办法脱离美国的金融系统,另一部分是因为他们也想增加税收。
藏钱手法很难判断
即使全球一起努力,查税系统依然漏洞百出。
最大的漏洞就是由各国执法,让各国可以选择忽略国内有关不法行为的资讯。可是,这些资讯仍有摊在阳光下的一天,马来西亚首相纳吉深陷的贪污案就是一例,当中有 7亿美元经由瑞士、卢森堡、新加坡和其他地方的银行,从本该是国家基金的帐户转到纳吉的户头。
负责调查的一名瑞士检察官说:很难去判断哪一个箱子的钱是干净,哪一个箱子钱是藏的。
越来越少地方可以藏钱
力推透明化的OECD工作人员巴蒂雅说:可以藏钱的地方真的非常非常拥挤,纳税人可以买钻石然后把它们锁起来,但越来越少地方可以让他们藏了。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