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瓦姆比尔:不是想要伟大,而是避免无耻
文|海涛评论

拯救大学生瓦姆比尔
不是想要伟大,而是避免无耻
22岁的美国大学生瓦姆比尔,目前可能已经成为一个“植物人”。
这一切,因为2015年12月他一时冲动,跟朋友打了一个赌后,进行了一场朝鲜之旅,并获取了赢得赌局的那个“筹码”……
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个举动,其实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筹码”留给了朝鲜——他在结束这场旅行的时候,被扣留在了朝鲜。
于是,他给美国政府出了一个难题——如何拯救大学生瓦姆比尔?
朝鲜不是战场,大学生瓦姆比尔也不是大兵雷恩。但是,拯救大学生瓦姆比尔,并不比后者容易。
历时近1年半后,瓦姆比尔终究还是回到了美国。
2017年6月15日,朝鲜官方证实,“出于人道主义原因”,在本月13日释放了因犯有“阴谋颠覆国家罪”被朝方判处15年劳教的美国大学生奥托·瓦姆比尔。
在这近一年半的时间里,瓦姆比尔身上发生了很多事情,全世界也发生了很多事情。比如,美国换了总统,比如,东北亚局势一度走火;比如,恐怖分子发动了数次袭击;比如,有“莽撞少年”去别的国家“传教”不幸丧命。
世界是一场巨大的麻烦,我们每个人都在麻烦之中,也在制造着麻烦。瓦姆比尔的这场麻烦,对他的一生而言已是不可挽回的错误,却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理解这个世界的“好故事”。
好故事,大多是悲惨的故事。我们回顾一下这个故事——
瓦姆比尔原本就读于弗吉尼亚大学,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对去朝鲜旅行产生了兴趣。事实上,美国人赴朝旅游“风险”较大,是不言而喻的。过去10多年,据说曾有17名美国人在朝鲜旅游时“出事儿”。
大学生瓦姆比尔显然比较“单纯”。据说,在离开家乡辛辛那提开启这场朝鲜之旅之前,他在教堂里与小伙伴打了一个赌:如果他能从朝鲜带回一张海报,小伙伴愿意送他一辆价值1万美元的轿车。
2015年12月,瓦姆比尔先是到了朝鲜的邻国,在一座古城游玩,在那里他加入了一家旅行社,随团进入朝鲜。
在朝鲜,瓦姆比尔住的羊角岛酒店,位于大同江上的一座“小岛”。这座专门用来接待国际游客的酒店,选址的用意很明显,有利于与外界隔绝。数年前,我曾经入住过那里,虽然那是堪称朝鲜最好的酒店,由于电力不足,大堂里显得幽暗,食宿条件更是一般。

三面环水的羊角岛酒店
羊角岛酒店一定引发了瓦姆比尔的好奇。他在某天夜里进入了员工楼层,从墙上撕下了一张带有“伟人”画像的海报,也有报道说,他是从墙上拿下了一个宣传标语牌。他大概想用这个东西,从家乡的小伙伴那里换取一辆轿车。
2016年1月2日,在离开朝鲜时,瓦姆比尔因为撕海报的行为被“抓获”。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个行为会被定性为“针对朝鲜的敌对行为”,可以被判死刑。
为什么取走一张海报可以被判死刑?这个问题作为美国人的瓦姆比尔,大概永远无法理解,因为他永远无法明白,一张纸在某些国家可以被赋予多么大的意义。
对于一张纸的理解不同,对于一件事的理解不同,对于一个行为的理解不同,往小说是价值观分歧,往大说是“文明冲突”。比如,前一段有两个年轻人到另外一个国家,他们自己认为自己是传播文明,但当地有人认为他们是挑战者。他们的结局,比瓦姆比尔还惨……
瓦姆比尔被扣留在了朝鲜,被“依法起诉”。

受审时的瓦姆比尔
那个时候,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期还剩下最后一年。这个年轻的黑人总统,在8年的任期里,没有显示出“雄才大略”,似乎没有干成什么大事。在他当政的7年里,他对朝鲜半岛的局势束手无策。而朝鲜的“伟大事业”,在既有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瓦姆比尔给即将退休的奥巴马出了一个难题,因为朝鲜是美国最难沟通的一个国家,双方处在完全不同的“时空”,像是不同星球上的存在。
一个公民,在总统的眼里,可能就是一只蚂蚁。蚂蚁的生死,随时都在发生。可是,瓦姆比尔这只蚂蚁牵动着民意,奥巴马不幸是一个可以被民意任意臧否的总统。即便他可能在心里诅咒这个为他添麻烦的年轻人,但他还是向一个叫朝鲜的星球,发出了拯救瓦姆比尔的信号。
经过斡旋,瓦姆比尔免于死刑,被判处15年的劳动监禁。也就是说,他需要在朝鲜服刑并劳动改造15年。面对一个政权的决定,奥巴马政府似乎也只能如此,毕竟他面对的不是二战时大兵雷恩所在的战场。
美方指定了新墨西哥州的前州长作为代表,定期就瓦姆比尔的问题进行交涉,希望这个年轻人获得人道待遇。但事与愿违。
奥巴马应该和所有政客或政治家一样,希望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据说他要求瓦姆的父亲“低调”,以免刺激朝鲜,好方便美方斡旋。
到了2017年的5月,奥巴马早已经退休,他早已不用再为各种麻烦负责,或许他已经忘了瓦姆比尔。
麻烦已经传递给了特朗普。在特朗普的眼里,这个世界有太多“扯淡”的事情,他持枪上马,一顿扫射,仿佛要创造一个新世界。据说,一度航母驶向了东北亚海域。
特朗普似乎没有比奥巴马更有理由记得,在朝鲜的监狱里有个正在劳动改造其实已经昏迷的瓦姆比尔。
但是瓦姆比尔的父亲忘不掉自己的孩子,他曾私下多次前往华盛顿向政府救助。他终于不再低调,开始接受媒体的采访。这给政府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政府,没有压力就会偷懒。好在,瓦姆比尔的父亲,还有给政府施压的渠道。
大约在同一个时间段,美国众议员乔·威尔逊在一份公开声明中提议“禁止美国公民赴朝旅游”。他的理由是,这样的旅游“除了给暴政带来收入外没有任何意义”。
就在这时,传来消息,瓦姆比尔快不行了。美国媒体报道说,小伙子被关押期间,反复遭到殴打,遭遇了“食物中毒”,在“吃药”后,从2016年3月就已经陷入长期昏迷。
命在旦夕的瓦姆比尔,成为特朗普的一个急迫任务,一具尸体对于他来说将是重大挫折。
命在旦夕的瓦姆比尔,似乎对朝鲜也失去了价值,一具尸体是没有意义的。
事情突然变得顺利了,美方的请求得到了朝方的批准。
2017年6月13日,朝鲜释放瓦姆比尔。经过10个小时的飞行,瓦姆比尔回到了人间,飞抵了家乡。
随后,美国方面表示,瓦姆比尔神经系统受损严重,有美国媒体称瓦姆比尔已经成为“植物人”。
瓦姆比尔的主治医生说,瓦姆比尔可以自然地睁眼、眨眼,但没有表现出能够理解语言、回应口头命令,或是理解周围环境的迹象。
尽管瓦姆比尔德人生已经因为自己的幼稚行为而彻底失败,但却成了特朗普的一个成功。
特朗普的这个成功,引发很多人感慨:这才是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是的,每个政府都有义务为人民服务,但也都会倾向于逃避责任和偷懒。
美国有官员说,瓦姆比尔的悲剧是朝鲜造成的,而美国国务院的网站早就明白地“强烈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前往朝鲜旅行。言外之意,美国政府对于瓦姆比尔的悲剧没有责任。
这个逻辑很容易被接受,比如,当前述那两个年轻人在异国被恐怖分子杀害,确有很多人用这样的逻辑,认为他们是作死。
是的,我们可以认为瓦姆比尔是个作死的年轻人,但作死并不是因为他想死,而是他对这个世界的凶险还不太了解。我们不能因为他的“作”和他的“幼稚”而认为他是“活该”的,从而让他任人宰割——至少,美国政府不敢公开这么认为,否则会有人骂它无耻。
是的,美国政府,哪怕是假装,也要表现出一直在营救瓦姆比尔。
“植物人”瓦姆比尔的回家,其实并没有证明美国政府“伟大”,最多证明了美国政府不敢“公开无耻”。
至于为什么不敢,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赞赏码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