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抛开加拿大和墨西哥,特朗普为何选择首访中东?

文|中东研究通讯

据中新网报道,特朗普即将本月下旬出访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巴勒斯坦。这是其上任以来首次到访中东地区,意义重大。

白宫当天在声明中表示,特朗普已接受沙特阿拉伯王国国王萨勒曼的邀请,于本月晚些时候访问沙特阿拉伯,两位领导人将就打击恐怖主义、铲除极端意识形态等战略性关切进行讨论。

当然,我们知道此访将进一步强化美沙关系,一定程度上修复奥巴马时期破裂的美沙关系。同时,这份声明还称,特朗普也已接受以色列总统鲁文·里夫林和总理内塔尼亚胡的邀请,将访问以色列。

特朗普将借此访进一步深化美以关系。双方将谈及一系列地区问题,包括应对伊朗威胁、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实现以巴和平等。此外,特朗普还将访问巴勒斯坦,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举行会谈。双方将讨论如何实现以巴和平以及释放巴勒斯坦的潜在经济活力问题。

最近有关巴以问题,有诸多新闻:5月3日,特朗普与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会晤,就有关巴以问题的立场上交换了意见。而在今年2月,内塔尼亚胡也曾到访美国。此外,巴勒斯坦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组织也在5月1日于卡塔尔多哈公布了《纲领及政策文件》,明确表示接受‘以1967年边界为基础建立独立的巴勒斯坦国’,法塔赫与哈马斯的和解似乎也露出‘曙光’。

其实,自2011年‘阿拉伯之春’以来,巴以问题在这几年在中东热点问题中处于较为‘边缘化’尴尬位置,虽然这里始终没有停止过硝烟。但众所周知,中东问题的关键问题之一就是巴以问题。特朗普此次首访中东,为何锁定中东?今天小编就试图一探究竟。

5月3日,特朗普(右)与阿巴斯在白宫共同会见记者

来源:法新社

特朗普为何首访中东?

美国历史上,大多数总统首访地一般都会选在加拿大、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因为他们是美国的‘近邻’和‘后院’,以此表明美洲对于美国外交的基础性战略地位。但此次,特朗普首访却选在了中东。

笔者以为,其一,美国与墨西哥因‘边境筑墙’事件出现尴尬,与加拿大也因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再审视这些因素让美墨和美加关系出现一定的‘阴影’。因此与这两个国家的关系现在比较微妙。

二是中东地区始终是美国外交政策不能忽略的热点地区,其战略价值之大可与东亚、欧洲并列美国对外战略的三大重点地区。亚洲地区,中国与日本已经有过会面,韩国总统选举目前还没有结束,对梵蒂冈和意大利的访问也是在特朗普中东之行后的安排。因此,这样的出访安排也就顺理成章。

另外,特朗普‘百日执政’已经过去,其评价毁誉参半。特朗普政府对叙利亚空军基地的空中打击事件出现一定效果,接下来的中东之旅也印证了特朗普对中东地区的重视程度,这与奥巴马时期在中东的‘脱离’政策有一定差异。

从传统上讲,出于能源利益、军事利益、地缘战略乃至犹太群体利益的考虑,美国共和党政府一般都会更关注中东,而特朗普政府中许多高层官员特别是防务安保方面官员对中东事务更是相对熟悉。

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是犹太人,并且是中东问题方面的顾问,令外界猜测颇多。目前看,虽然特朗普的中东政策并不明晰,但对中东地区进一步的有限度介入将是必行之策。

唐纳德·特朗普与他的沙特商业伙伴之一

Hussain Sajwani的首席执行官和他的女儿Ivanka Trump

来源:mintpressnews

巴以将实现和平?

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巴以冲突围绕巴勒斯坦问题展开,实质是对巴勒斯坦主权归属的争夺,也是数届美国总统想解决的一大难题,甚至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

5月1日,哈马斯(伊斯兰抵抗运动)在多哈公布了其《纲领及政策文件》,该政策纲要由该运动组织的政治局局长哈立德•迈沙阿勒在多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公布,‘哈马斯主张解放巴勒斯坦人民,明确表示接受以1967年边界线为基础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主权独立完整的巴勒斯坦国,并且不承认以色列’。

但这份新文件最大的让步中是‘哈马斯认为要建立一个主权完全独立的巴勒斯坦国,并以1967年6月4日的边界划分为准,以耶路撒冷为首都,让巴勒斯坦难民可以返回家园。’

这个文件还认为在这些边界之外将有另一个国家实体,即使没有提到以色列。此前,哈马斯的领导人对巴勒斯坦地区建国只做出口头承诺,但其目标从未以正式形式提出。

这一政治表态证明目前巴勒斯坦最大的两派势力在结束对立局面有了一定的进步。毕竟,巴勒斯坦哈马斯与法塔赫在对待以色列问题上有过重大分歧。2007年,哈马斯把法塔赫从加沙地带驱离,形成了哈马斯割据加沙,法塔赫控制约旦河西岸地区的局面,两派斗争始终激烈,导致巴勒斯坦无法形成统一的意见而与以色列进行谈判。

哈马斯一直拒绝承认以色列,始终主张包括用武力在内的手段来解放整个巴勒斯坦,被以色列、美国等西方国家定性为‘恐怖组织’予以打击。

现在,哈马斯突然在未来建国以及领土主张等问题上宣布接受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1967年边界’,虽然哈马斯并不承认以色列,但显示出哈马斯开始面对现实,在领土问题上做出一定的妥协。

尽管美国和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最新政治表态反应冷淡,但巴勒斯坦内部派别在重大问题上的分歧缩小,是巴勒斯坦与以色列进行有效谈判的一小步。

另外,从阿巴斯与特朗普5月3日的会谈中的信息看,特朗普政府有意继续促进巴以问题向更好的方向前进。在当下‘伊斯兰国’势力渐趋平静,叙利亚问题主导权不在美国之手的大背景下,美国重拾巴以和谈主导权不失为美国继续参与中东的一个选项。

阿巴斯在这次会谈中强调‘两国方案’及阿拉伯和平倡议的公正性和全面和平的必要性都显示了巴勒斯坦强烈希望美国能够保持中立的愿望。虽然目前,巴以双方恢复直接会谈的条件不成熟,而实质性的谈判问题,如犹太定居点问题、耶路撒冷地位问题、难民问题等等,更是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也为我们看到了巴以问题的一丝曙光。

其实,众所周知,巴以之间实现和平存在太多障碍。首先是巴勒斯坦内部的分裂,阿巴斯领导的民族权力机构与哈马斯两派之间的分裂是最大的问题。其次是以色列立场的问题,作为巴以双方处于绝对强势的一方,以色列国内的‘鹰派’立场占据议会时,对巴勒斯坦绝对不是一个好事。

其三是美国的作用。客观的说,美国为解决巴以和平解决做出了很多的努力,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九十年代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然而现实经常是事与愿违。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立场和自身利益决定它作为巴以问题的‘调停者’角色难以实现。

再次是地域大国的干涉,如伊朗是坚决反以色列的国家,而阿拉伯国家对于巴以现状默认的态度等等都是让巴以问题更加复杂。目前,解决巴以问题最现实的做法是巴勒斯坦内部首先实现和解,达成一致,方才可‘抵御外侮’。        

1967年边界设立的巴勒斯坦国 

来源:BBC中文网

小结

行文至此,笔者不禁联想到美国政治学家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出的‘重叠共识’观可以提供一定的注解:‘人们在承认观点上存在分歧的同时,在态度上却具有共识;人们在承认价值上存在分歧的同时,在规范上却具有共识;人们在承认现在观念存在分歧的同时,在未来目标上却具有共识。人类社会真正达成共识很难,尤其是人类社会越多元,达成共识就越艰难。’

在当下日益‘破碎化’和‘多元化’的世界发展进程里,达成共识几乎是较为困难的事情。巴以双方之间既存在诸多的历史遗留问题和现实利益的博弈以及宗教情感掺杂其中,同时兼具大国势力博弈的特征。

虽然笔者也与大家一样渴望世界和平,但短期看巴以之间达成共识,实现和解依旧是‘空中楼阁’。

参考文献

[1]http://www.chinanews.com/,登录时间:2017年5月5日。  

[2]http://www.haaretz.com/middle-east-news/palestinians/1.786754,登录时间:2017年5月5日。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今日主笔 \ 枣椰树 

图文编辑 \ 李涵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