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修宪公投结果揭晓,土耳其成为总统制国家!

文|中东研究通讯

据媒体报道,土耳其修宪公投非官方结果揭晓,修宪公投以1.5%的微弱优势获得通过。

本次公投约有5500万海内外的土耳其人参加投票。新的宪法修正案对土耳其的1982年宪法做了18处重要修改,其中最重要和关注度最高的是将土耳其的议会制改为了总统制,因为自奥斯曼帝国末期以来,土耳其一直都执行的是议会制。

公投通过后,土耳其总统将会有5年的任期,最多可任两届,同时将拥有以下权力:

1、总统可以直接任命包括内阁部长在内的官员

2、总统能够指定一个或多个副总统

3、总理的职位将被取消

4、总统有权干涉司法

5、总统能够决定国家是否进入“紧急状态”

总统在土耳其

2014年之前,土耳其总统是由议会产生的,议会中主要政党的领导人会对总统候选人进行谈判和协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当议会无法就总统候选人达成一致时,土耳其军队就会通过政变干预文官政治。

例如,1980年9月12日,土耳其议会在进行了124轮投票后,都无法对土耳其共和国第17任总统候选人达成一致,几个小时后就爆发了1980年政变,这次政变被认为是土耳其历史上“最血腥”的政变。

发动1980年土耳其政变的首领埃伦,图片来源:Time

1960年以来,军方一直认为国家总统是不具备政治权威和行政权力的,但总统能够牵制总理和议会领导的国家行政机构的行为。军政府制定的土耳其共和国1982年宪法,重申了总统的这种工具性作用,于是领导1980年政变的凯南·埃弗伦将军成为了土耳其共和国第17任总统。

军政府统治结束后,中右的政治家厄扎尔和德米雷尔接替凯南·埃弗伦担任了土耳其总统。但1980年代和1990年代,土耳其发生了严重的政治动乱和经济危机。

为了结束政治混乱的局面,土耳其议会决定由土耳其宪法法院的大法官和独立派人士穆罕默德·塞泽尔担任土耳其总统。然而,穆罕默德·塞泽尔不但触发了2001年土耳其金融危机,而且在2002—2007年期间通过了正发党的一些重要的法律法规。

2007年正发党政府决定提名当时的外交部长居尔为土耳其总统,土耳其军方对此提出异议。这场僵局最后被提前进行的选举打破了,正发党再次获得了巨大胜利,居尔顺利成为土耳其总统。

同年晚些时候,土耳其进行了宪法公投并通过,总统不再由议会产生,而是由公民通过直接选举产生。对总统产生方式的修改,不仅使总统更加具有代表性,也使议会避免了因为无法对总统候选人达成一致而陷入僵局。

2014年埃尔多安成为土耳其第一任通过直选产生的总统,但因为总统和总理都有明确的授权和大量的权力,这就带来了双重合法性的问题。

公投支持者,图片来源:半岛电视台

本次公投获得通过,总统和总理将会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具有功能性、更加简洁和更加高效的政府体制,即司法机构、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之间的明确分权。然而,反对者则认为,议会制已在土耳其执行多年,修宪将会扩大土耳其总统的权力,恐难形成制衡,更可能会破坏民主。

原因

土耳其新宪法修正案能够获得通过的原因是复杂和多元的,总体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

1、正发党本身的执政能力。正发党执政土耳其已算是久经考验了,从2002年至今,正发党在“反世俗案”、“阿拉伯之春”和“未遂政变”等危机中都能够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反世俗案”是正发党对土耳其世俗主义者的有力一击,稳固了伊斯兰主义者在土耳其官僚机构中的地位;“阿拉伯之春”对土耳其政治稳定的影响并不像对其他中东国家那样明显和长远,相反,阿拉伯世界民众纷纷走上街头,要求推翻本国独裁统治、建立民主政体,土耳其几乎没有受到影响。这些阿拉伯国家的年轻人反而对土耳其政治模式充满向往,埃尔多安也成为一些人心目中最理想的领导人。

2011年土耳其议会选举如期举行,埃尔多安领导的正发党再次获得高支持率,并单独组阁,土耳其国内政治的发展已不仅使其能够成功应对阿拉伯国家的骚乱。“阿拉伯之春”后,土耳其政治模式不仅得到了西方世界的褒奖而且也受到了阿拉伯国家的重视,是对土耳其政治模式绩效性的一种肯定。

“未遂政变”后,埃尔多安政府能够快速平息叛乱,对内展开全面和深入的调查,对外加强交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提高世界其他地区对土耳其的了解和认可。

2、葛兰运动带来的影响。葛兰运动本来是土耳其境内最大和最受欢迎的伊斯兰运动,但2002年正发党执政后,通过和正发党之间的相互协作,葛兰组织和葛兰运动开始向土耳其国家官僚机构进行渗透。其目标和手段都远远超出了市民社会的边界,被埃尔多安政府描述为是“平行国家”,因而被定义为“恐怖组织和邪教”。

葛兰本人,图片来源:dapenti.com

因为葛兰运动的渗透不仅在军队、司法和警察的官僚机构等,而且在教育、媒体、商业、金融等领域的渗透更加根深蒂固,再加上葛兰运动集团组织严密,成员身份具有隐蔽性等特征,正发党政府开始对全国上下和各行各业中的“葛兰分子”进行所谓的“大清洗”。在这种敏感时期,公民的选票在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一种立场的象征,他们不得不考虑自己投票的后果。

3、正发党政府的伊斯兰主义倾向。土耳其政治发展曾经经历了激进的世俗化改革,世俗主义一度成为了土耳其国家的“政治正确”,但土耳其市民社会的性质一直是伊斯兰主义的,土耳其人的认同也先是伊斯兰(宗教),再是土耳其(民族)。

所以,尽管正发党的伊斯兰主义政策引起了西方国家和世俗主义者的警惕,但在土耳其市民社会中确实非常受欢迎。某种程度上说,正因为正发党是一个伊斯兰政党,反而解决了土耳其政治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世俗主义国家的发展与伊斯兰主义社会的发展长期脱节的历史问题。

4、境外土耳其人的支持。在这次公投前,土耳其政府准备在欧洲国家的土耳其人中进行造势,为公投赢得支持。但欧洲国家出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禁止了土耳其在本国的造势活动,被视为土欧关系恶化的标志。

事实上,欧洲国家的行为反而激起了欧洲土耳其人的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主义情绪,认为自己国家的领导人没有得到公平待遇。而且欧洲国家对土耳其的这种“刁难”再次唤起了土耳其民族的“苦难情绪”,使他们更愿意为新宪法投出赞同票。因为他们对土耳其“强大”的诉求要大于对土耳其“民主”的诉求。

5、土耳其在难民问题上的立场。叙利亚内战以来,大量难民涌入土耳其境内,给土耳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但土耳其对这些难民采取了较为宽容和积极的态度,为自己树立了人道主义的形象。

另外,欧盟国家在难民问题上反复“刁难”土耳其的做法也使土耳其民众感到失望,转而支持正发党政府“向东看”的外交政策,并将这种支持融入到了对新宪法修正案的投票中。

图片来源:半岛电视台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正发党的统治已经在土耳其政坛中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即使是抱怨埃尔多安政府的独裁或者集权,即便是不喜欢埃尔多安和他领导的正发党。但民众最后还是会选择支持埃尔多安和正发党,因为除此之外,无人可选,也并没有更合适和强有力的政党。

公投之后

虽然埃尔多安和正发党政府是这次公投的赢家,但是在土耳其三个主要城市,伊斯坦布尔、安卡拉和伊兹密尔,均是反对者多余支持者。因此,他们依然面临三项重大考验:

一是土耳其政府需要出台切实有效的改革计划,来解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和阿列维派穆斯林少数群体的诉求和利益,同时防止这些少数群体被外部势力或者国内的反对派所利用;

二是土耳其政府需要对国家官僚机构做出相应的调整,并且重新定位自己与市民社会、宗教、军队等土耳其政治发展中其他重要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是土耳其政府需要重新思考哪些议题能够帮助自己在下一次的大选中获得更多民众的信任和支持。

最后,小编发现,在修宪公投结果出来后,社交媒体上一片负面声音。有不少网友反映公投结果很可能受到操纵,比如最后10%的选票统计竟然花了1个多小时……

今日主笔 \ 王佳尼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