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朝鲜、韩国,谁才是中国的朋友?

吴晓波频道

关注

文|吴晓波频道

食堂君:最近的朝核问题愈演愈烈,“萨德”的部署更是为东北亚局势又加了一把火。半岛局势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究竟该如何看待?我们该如何处理同朝鲜的关系?思想食堂讲师、历史学家沈志华教授提出了他的观点。

本文系沈志华教授在大连外国语大学的发言稿节选

最近“萨德”问题很热闹,或许我们也可以从历史的角度观察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中国现在的目标是什么。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有明确的战略,才能制定政策和策略。现在,中央提出来的“一带一路”是一个未来数十年中国的发展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是周边稳定

从中国的国情和国力出发,确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是没有错的。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不向外发展,不向欧洲、非洲发展那是不大可能的。你向东,是没有发展余地的,向东是太平洋,太平洋那面是美国,你向美国发展?所以说这个战略方向是对的。

但是具体做法,现在有些问题。有一个出发点我们现在没有考虑清楚,就是你走出去的战略,前提和基础是什么?是周边稳定。

但是我们现在的情况却是危机四伏。现在中国周边国家,日本、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缅甸、印度,特别是朝鲜半岛,没有一个是消停的、安稳的,没有一个能让中国省心的。

说到朝鲜半岛就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朝鲜半岛从朝鲜战争到现在六十多年,就从来没有消停过。现在中国有人提出的概念是:不统,不战,不闹。不统就是不要统一,不战就是不要发生战争,不闹就是不要闹事。

要我说,这就是维持现状,本身就是矛盾的。南北双方都要统一,不统一才要闹事,甚至打仗。维持现状对中国是最不利的,现状就是分裂,分裂双方就都想统一,统一就要吃掉对方。所以这个战争升级的危险是随时存在的,你不能任由他维持现状,必须尽快改变现状。

朝韩之间的战争升级危险一直存在

如果我们是这样的看待中国的方针和目标,那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怎么解决半岛问题。

在东北亚的外交角力中,美国、日本的目标都是遏制中国,中国要发展,他们要遏制;中国要安定,他们要激化矛盾,目标和利益是背离的。这一点比较清楚。问题是朝鲜和韩国,看不太清楚。

表面上看,中朝是同盟关系,美日支持韩国对抗朝鲜,这是冷战的遗产。但是,我认为,经过这几十年的争斗和国际环境的变化,情况早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就目前的格局来看,朝鲜是中国潜在的敌人,韩国是中国可能的朋友。我来说说为什么做这个判断:

先说朝鲜问题。说朝鲜是中国潜在的敌人。这就要从我研究的中朝关系的历史说起了。中朝过去的确是盟友,那时的中朝关系,是毛泽东和金日成等中朝两国老一代领导人缔造的一种特殊的友好关系。

金正日和毛泽东谈笑风生

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朝鲜之所以能够在一个火药桶中生存了几十年,在一弹丸之地,谁也奈何不得他,为什么?背后有一个苏联,有一个中国,两个大国在支撑着他,他怕什么啊。所以朝鲜那点钱都花去搞国防了,要吃要喝要衣裳穿,自有人送,他不在乎。甚至到70年代朝鲜的经济还要超过韩国。

这就是毛时代的中朝关系,有这么一种特殊性,朝鲜要什么给什么,百般呵护,中国报纸上从来没有说过一句朝鲜的坏话。所以那个时候,中朝是盟友,尽管是不那么协调的,不那么对称的,但仍然是朋友,也签有条约。正是因为这种关系,毛泽东可以管住金日成。

这个情况到邓时代发生了根本转变,特别是到冷战结束的时候,这种中朝之间毛泽东和金日成缔造的特殊关系已经结束了。中朝关系已经彻底瓦解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第一是外交。从70年代初中美关系解冻开始,中朝联盟的外交基础就动摇了。原来中朝结盟对付美韩,目标一致,但是现在中美要联手了,中朝在外交战略关系上出现裂缝。不过,那时这个问题没有显露出来。

尼克松和周恩来的“世纪握手”

但到邓小平时代就不同了,中美关系直线上升。中国要搞改革开放,就必须依靠美国,西方的资金、技术,还有国际市场,没有美国带头,中国无法获得。在这种情况下,再加上1985年中苏关系正常化,中美关系全面升温,中朝关系越拉越远,他们在外交战略的取向上已经没有一致性可言。

第二是经济。过去联结中朝经济关系的,靠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链条。到邓时代变了,市场经济不能不算经济账。1983年朝鲜送了一批飞机到中国进行大修,这些飞机都是以前毛主席白送的。现在过了十年八年,需要大修了。沈阳飞机制造厂说了,大修是可以的,可是你得给钱啊。结果闹到了外交部、航天部,最后送到邓小平手里了,您看着这事怎么办,谁给钱?邓小平提笔在文件上批了两行字:“我们也是军火商,我们也要做生意——邓小平”。这就是个典型的例子。我不是说,邓时期中国对朝鲜没有援助,但是数量急剧下降。于是,维系中朝关系的那种特殊的经济链条,也断裂了。

最后一点,在政治上,1992年中韩建交,彻底摧毁了中朝关系的政治基础。邓小平要坚持走改革开放的道路,就必须打破西方经济封锁,韩国就是一个突破口。但是在金日成看来,当然就是中国出卖了朝鲜。

中韩两国外交官历史性的会晤

所以到了1992年,冷战结束的时候,老一辈缔造的中朝关系、中朝同盟,已经不存在了。在实际关系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外交、经济、政治,无论哪个方面,中朝之间的利益已经背离,同盟的基础已经瓦解,中朝同盟条约就是废纸一张了。这时的中朝关系,就是一般的、正常的国家关系了。然而,这个正常的国家关系很快就悄悄地发生了变化,走向了敌对。这就是因为朝鲜开始了他的核战略。

客观地讲,朝鲜的拥核政策、核战略,起因于中朝关系的根本改变及中韩建交。原来朝鲜有两个核大国的支持和保护,他自然可以签署核不扩散条约,现在这两个大国都先后离他而去,正像金日成讲的,朝鲜彻底孤立了。完全没有安全感了。怎么办?只有抓住核武器这个救命稻草。

1992年8月中韩宣布建交,半年后,1993年3月朝鲜就宣布退出核不扩散条约。以后,朝核危机便不断升级。所以我想,核战略的发展是朝鲜的根本,他绝对不会放弃,这是根本利益,是生存的基础。

核战略是朝鲜的生存基础

绝对不会放弃

这样,在客观上,中朝的根本利益就发生了对立。中国的根本利益是要求周边稳定,对外发展,但自从朝鲜有了核武器,周围就没安稳过,所以中朝利益必然是对立的。

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认为,朝核危机是美朝对立引起的,作为外交辞令,这样说未尝不可,但是作为学者,我们要清楚,朝鲜改行拥核政策,是中朝关系变化引起的,而朝鲜的核试验引起了韩国、日本的恐慌,美国借题发挥,采取了强硬措施,又导致朝鲜核试验不断升级,危机频繁出现。这两件事有关联,但不是一回事。在解决朝核危机的问题上,中国应该采取主动,关键是不能站在维护朝鲜的立场上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要看清楚,中国与朝鲜已经不是战友了,在短期内,中朝关系不可能改善。现实的情况是,朝鲜搞一次核实验,美国对东北亚地区的军事力量就增加一分。而美国的军事压力,又导致朝鲜再一次核试验。你试验一次,他增兵一次,循环上升。结果呢?真正受到压力的是中国和韩国,最后倒霉的也是中国和韩国。

你想,美国派飞机航母什么的过来,包括这个萨德,你说他真的是针对朝鲜,保护韩国么?我想更大的用意是指向中国。美国真的不担心朝鲜,朝鲜想要向美国发射导弹,谈何容易啊,就算他有这个能力,还有几道拦截网拦着呢。美国在亚洲的主要军事基地都在日本,日本也不用担心。所以,美国就是找个借口把舰队放到你家门口来。所以朝鲜闹事的结果是给中国增加压力与威胁。退一步讲,就是朝鲜的原子弹自爆了,造成核泄漏、核污染,受害的是谁呀?还是中国和韩国,日本隔着一道海,美国还隔着一个太平洋呢!

朝鲜核试验的位置距中国非常近

回过头来我们看韩国,我为什么说韩国是“可能的朋友”,主要是因为,中韩建交以后,结束了中国和美韩之间的冷战的状态,这已经成为历史了,过去了,你跟美国也建交了,也是合作关系,你跟韩国当然也就不是敌对关系了,不能用传统的观念、传统的立场来看韩国。

这二十四年以来,总体来看,中韩关系的发展是正常的,而且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文化上看,我是不看什么韩剧了,但是韩流在中国风靡,说明中韩文化交流很深。其实你到韩国之后会发现,在韩国中华文化的底蕴也是非常深厚的,这两个民族之间有非常深厚的历史的,源远流长;经济上就更不用说了,互补性非常强。

韩国的影视作品在中国受到热捧

关键我们要看清楚,在外交上,在战略安全上,韩国是对中国的威胁呢,还是中国破解威胁的一把钥匙呢?

我们是不是能这么来看待这个问题。真正在朝鲜半岛对中国构成威胁的是美国和日本,这种想法没有人否认。但是美国政策的核心是想干什么呢,他是想把韩国拉进来,因为韩国毕竟在亚洲大陆上,美国隔了十万八千里,一个太平洋呢,日本也隔着一个海呢,所以它要稳定地形成对中国压倒性的威胁,就一定要构成“美日韩铁三角同盟”。

这个铁三角同盟中最弱的一方就是韩国,韩国有两个因素是中国完全可以利用的:一个是从民族情绪上日韩的对立,这个跟中国人的历史情感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总而言之这是一笔账,是可以利用的;再有一个就是韩国有两股势力,一股是亲美的,一股是反美的。这是很明显的从历任韩国总统,到如今已经下台的朴槿惠,他们是有不同的主张的。所以,如果你外交手段玩得好,你就能够调动韩国内部的反美情绪,反美的势力,来解构美日韩这个铁三角。搞好中韩关系,就是撬动美日韩同盟的一个杠杆。

韩国的反日情绪很重

甚至在游行中喊出了“钓鱼岛是中国的”

你不能做敌人想让我们做的事,所以我对现在中国处理萨德的做法非常反感,我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你看干的这些事,把人家韩国店全给闹得关门了,然后又去砸这个,又去砸那个,中国知网把有关韩国的学术论文都给删除了。

所以我觉得,如果是把韩国作为一个可以争取的、未来可能的朋友的话,那我们整个的外交策略、外交战略是不是需要调整?如果你能认可我这个看法,了解我们现在朝鲜半岛危机的起源是什么、各方的目标是什么,敌人和朋友我们都搞清楚了后,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制定一个对朝鲜半岛的策略呢?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