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德黑兰也患「城市病」:曾因空气污染考虑迁都

文|中东研究通讯

如今,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所处发展阶段不同、政府治理能力不足、人口大量涌入、工业废气排放加重等原因而产生了诸多问题。在中东地区,这种情况依旧不例外。

开罗、伊斯坦布尔、德黑兰、巴格达、耶路撒冷、大马士革等城市享誉世界,但同时,这些城市与世界大多数城市有相似的「城市病」: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老化和利用不完善、水资源短缺和利用效率不高、能源与空气问题、资源回收不够、室内污染。

这些「城市病」令各国政府头疼。

据世界银行201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东地区的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总数比例达53.86%,超过半数。而城市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现代化进程的一大要素,探究中东地区城市化进程及其过程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一方面让我们从侧面了解近一半中东地区人口的生存环境和居住现状,另一方面从生态保护角度来看更加丰富的中东。

因此,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伊朗首都德黑兰的空气污染问题。

严重的空气污染

2014年,伊朗议会曾讨论过一项议案,关于迁都。其实,德黑兰作为伊朗首都,在1989年、2003年、2010年都曾多次有过迁都提议,2010年的时任总统内贾德还提出过将德黑兰迁移500万人的提议,但最终都没能实现。

众所周知,大型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的快速发展似乎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一些「大城市病」。

一般来说,首都作为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如果建设之初规划不合理,城市定位不明晰,大量人口必将涌入,工业基础设施兴建以及大量交通工程和住宅项目的开建都会产生「集聚效应」,从而就有了「城市病」。德黑兰也不例外。

伊朗首都德黑兰

来源:Tehran24.com

每年从十月份到次年的一月份,几乎都是德黑兰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段。在刚刚过去的2016年冬季,德黑兰的市民就又遭受了这样的折磨。如果走在大街上,空气难以呼吸,在一些重要路口和广场上有救护车停放,还有医务人员向市民发放口罩。

街上很多行人戴着口罩,包括执勤的交警、甚至还有路边的乞丐。对于特殊人群如小孩与老人来说,这样的天气自然不宜出门。伊朗的确也放过所谓的「污染假」,即由于空气污染过于严重,出于健康角度,让中小学生在家自学。

根据AQI(空气质量指数)调查显示,在2014年3月至2015年期间,德黑兰有16个优质的空气质量,233个良性天气,剩下的113天的空气质量为差。

换句话说,一年之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时间空气质量不能达标。虽然数据难以考证完全,但在德黑兰空气污染较为严重时,会出现市民死亡的情况,特别在小孩与老人这样的特殊人群中。

2012年12月上旬由于空气污染严重

德黑兰市放假4天

来源:style.sina.com.cn

当然,为减轻德黑兰的空气污染,近年来伊朗政府也采取了多种措施,虽取得一定效果,但总体上说不尽如人意。

如德黑兰中心城区实行进出许可证制,单双号限行、加大强制报废旧机动车力度等措施。伊朗政府号召市民选择环保的交通工具比如自行车取代私家车出行,伊朗前内总统内贾德为此曾还亲自领骑国内的环城自行车赛做宣传,但效果有限。

在德黑兰很少看到有人骑自行车,这可能与德黑兰是座山城有关。

总之,德黑兰早已是世界上空气污染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生态环境质量急需提高。

空气污染原因

德黑兰空气污染问题是由多方面原因形成的。

第一,人多地少。德黑兰所在的德黑兰省是伊朗的省级行政区,拥有近1300万人口,占伊朗全国人口的六分之一,为人口最多的省份,而该省面积只有1.9万平方公里,和全国163.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相比,所占比例还不到1.2%。

德黑兰省的中心就是首都德黑兰市,该市有800万人口,集中了全国重要的政府机关、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设施。

从自然条件和历史发展情况来说,德黑兰城市及周边地区的降水量仅为230毫米,一年之中有六个月几乎滴雨不下。从城市历史角度上说,德黑兰是在恺加王朝建立时作为首都的,此前一直发展较为缓慢。在1921年巴列维王朝建立后,城市发展走向快车道,人口大量涌入让这座小城迅速膨胀。

1960年实行的「白色革命」,伊朗的工业化推行后,到巴列维王朝后期,德黑兰已经是伊朗的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全国约有30%的行政人员和近一半企业集中在德黑兰。

之后,人口高度集中,土地面积较狭小的矛盾日益突出。

另外,德黑兰市的能源消耗量占整个国家的20%之多,能源消耗量大再加上环保技术不达标必然产生的污染气体总量比较大。这些都是长期困扰德黑兰城市发展的瓶颈,也是空气质量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从自然角度上说:德黑兰位于伊朗高原北部盆地的南端,既不邻海、也几乎不临河,北、东、西三面是山和丘陵,特别是北部的厄尔布尔士山脉,会阻挡住一部分来自里海的气流,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如果风力减弱,德黑兰空气污染指数容易急剧上升,市区上空各类污染物含量、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的含量会严重超标。

伊朗地理与德黑兰(Tehran)位置

来源:Fanack Chronicle

再者,每年冬季期间,德黑兰容易出现「逆温」现象(通常情况下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所谓「逆温」指的是气温上热下冷,高空暖空气在低空的冷空气上面,不易对流,导致空气污染物无法散出,这种天气常见于冬天晴朗无风的夜晚),会进一步加剧污染物难以扩散的程度。

因此,或许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德黑兰的富人区是在市区北部。除了其他因素之外,与北部地势较高、空气质量较好也应该有关。

2016年1月德黑兰笼罩在烟雾之中

来源:Press TV

第三,德黑兰数量庞大的机动车所造成的尾气和工厂污染物的排放量大,政府长期对环境治理的投入不足,会导致空气质量进一步下降,威胁当地人民的身体健康。

从目前AQI指数看,德黑兰的空气污染物主要有:PM10(空气中大于10微米的颗粒物)、SO2、O3、NO2、CO这五种。而这五种污染物所产生的源头有很多,但德黑兰的汽车和摩托车的数量庞大所产生的尾气排放量大是主要原因。

目前,据估计,德黑兰约有汽车400万辆,而摩托车的数量约为100万辆,有些数据甚至表明,摩托车数量接近三百万。伊朗公共交通条件的确也早就需要改善,包括公交系统和地铁等公共交通设施的建设较为落后则必然会加剧这一问题。

德黑兰市交通入选全球最差10大城市之一

来源:wearetop10.com

此外,伊朗的汽油价格十分低廉,汽车保有成本相对低廉,油品质量因为炼油技术水平有限,排放气体污染不达标。伊朗又有外部的核制裁,几乎不可能进口高标准的燃料,本国汽车工业与炼油工业的落后必然会让不达标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增大。

反思

目前,伊朗的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3%,其中,德黑兰作为首都,是重中之重。解决德黑兰的「大城市病」迫在眉睫,其中包括空气污染问题。德黑兰市政府和相关社会部门和组织显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德黑兰一名工作人员帮一个小女孩戴上口罩

来源:style.sina.com.cn

当然,这一问题是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通病。通常解决方法有:采取空间调整策略、调整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周围城市合作分摊大城市的功能作用等措施,如英国伦敦的方法就值得借鉴。

「大城市病」的根源在于现代城市化进程中人与自然、人与人、精神与物质之间三种关系的失谐。想解决这一问题,自然要从处理这三种关系上入手。在快速城市化的路上,中东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具有共通性:「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和毁灭性自然灾害的威胁。 

从城市化的标准来看,目前中东地区总体上处于城市化率较高的国家行列,而中国目前城市化率也达到了57.35% 。同属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城市化问题又有相似之处。尤其在空气污染的治理方面,中国目前很多城市也会在秋冬时节出现「雾霾」现象,对我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困扰。因此,相信两国在这一方面的合作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