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律政剧能够政治正确到什么程度?
文|中国法律评论
在今天的美国,一部律政剧能够政治正确到什么程度?2月19日CBS播出的《傲骨之战(The Good Fight)》似乎树立了一个新的标杆。

这部几乎由《傲骨贤妻》原班人马(除了没有原来的女主角)制作的衍生剧,刚一推出便收获了如潮的好评,豆瓣目前评分为9.4,比口碑炸裂的《我们这一天(This is us)》仅低了0.1分。国外方面,IMDB的评分为8.5,一向以挑剔著称的烂番茄新鲜度达到了100%。
就我本人观赏体验而言,如果说第一集因为剧情铺陈的需要而有些拘谨,那么第二集简直妙到毫巅,基本达到了《傲骨贤妻》的最佳水准。不过和《傲骨贤妻》不同的地方在于,这是CBS为其网上频道All Access独家制作的“网剧”。
既然是网剧,在分级审查上就宽松了许多,比如在目前播出的前两集中,多次出现了粗口,而这在《傲骨贤妻》中是不可想象的。据主创表示,此剧在案例选择上会更加的劲爆,直面美国的司法现实。所以海报背景前出现了两个单词:“get nasty(变得肮脏)”。
但在我看来,这些粗口只是噱头,这部新剧一点都不肮脏,它是一部恪守美国“四项基本原则”的律政剧。
所谓美国“四项基本原则”,即不能冒犯女性;不能冒犯少数族裔;不能冒犯同性恋;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见持有者。这是美国的“Political Correctness”,政治正确。其中每一项在《傲骨之战》中都有着典型的体现。
第一项基本原则,不能冒犯女性。作为《傲骨之战》的母剧,《傲骨贤妻》本身就是一部以女性律师为主角的律政剧。不过它并非这种模式的开创者。第一部造成轰动的以女律师为主角的律政剧应该是1997年的《甜心俏佳人(Ally McBeal)》(中文译名“甜心俏佳人”显然是受到了四年之后的电影《律政俏佳人(Legally Blonde)》的启发,对于中国观众而言,首先接触的是2001年的电影)。
不过在《傲骨贤妻》的后期特别是第七季,有一个重要的叙事线索就是女合伙人试图将律所改为“纯女性合伙人律所(All –female firm)”。尽管《傲骨之战》并没有实现这一夙愿,但是仅从海报上来看,这应该是第一部男性完全作为配角的律政剧。

《傲骨贤妻》第四季海报,男女比例为4:3

《傲骨之战》第一季海报,男女比例为:1:5。有趣的是,其中黑人和白人的比例恰好为3:3,且三位白人均位于边缘。这张海报太有“心机”。
此外,《傲骨之战》中的女律师甚至已经不需要来自男性的爱情了。在第一集中,戴安向丈夫提出离婚,玛雅有同性伴侣,而卢卡的男友则完全作为背景人物出现,只有不到1分钟的戏份。联想到去年迪士尼的《海洋奇缘》无爱情的设定,难道好莱坞对于女权主义的终极理解就是不需要男女之间的爱情吗?
除了高举女权主义的大旗之外,卢卡、玛雅、戴安三位女主角每人都另外树起了一面旗帜。
第二项基本原则,不能冒犯少数族裔。《傲骨贤妻》曾多次受到黑人民权组织的抗议,被认为剧中的黑人女性检察官好像被故意刻画成令人讨厌的角色,而且常规角色中唯一的有色人种——调查员凯琳达也非常神秘,有着不稳定剧情的发展元素。
《傲骨之战》显然接受了这些批评,为了增加黑人律师的戏份,第一集就另起炉灶,让白人女律师戴安和玛雅从以白人律师为主的律所加盟了以黑人律师为主的律所——雷迪克&博斯曼。

雷迪克&博斯曼同样是芝加哥的一家顶级律所。在硬件方面,它使用可以节约空间的公用办公桌系统,在软件方面,它依靠根据大数据模型判断是否值得承揽案件的“Litigation Financier”(暂译为“诉讼投资人”),所以它比《傲骨贤妻》的白人律所更有活力,也更加先进。
不过《傲骨之战》对于黑人律师的赞颂并不满足于此。剧中,白人女律师戴安宣布退休之后遭遇庞氏骗局,被逼无奈只能返回职场。但是包括原律所在内的所有白人律所都以她没有能力争取客户为由表示了拒绝,其中不乏戴安多年的挚友。只有雷迪克&博斯曼向她伸出了橄榄枝。作为主角之一的黑人女律师卢卡解释了为什么要接纳戴安这位几近退休的白人女律师:She’s a good lawyer.

换言之,白人律所看到的都是金钱利益,只有这家黑人律所看到了律师本人的能力。不仅如此,几位黑人合伙人也并不担心,戴安的到来会改变律所业已形成的主要由黑人组成的律所文化。就此,雷迪克&博斯曼在道德和开放性上也超越了其它白人律所。
卢卡除了引荐戴安之外,还成为了玛雅这位年轻的白人女律师业务和精神上的双重导师。她帮助玛雅厘清案情,鼓励玛雅完成了职业生涯的第一次盘问。当玛雅躲在洗手间里委屈地流出眼泪的时候,卢卡用“傲骨贤妻”的例子来激励她。所以作为少数族裔女律师的卢卡是三位女主中承上启下的角色。

第三项原则,不能冒犯同性恋。早在1993年,汤姆·汉克斯就凭借电影《费城故事》中的同性恋男律师的角色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但是一直以来律政剧中鲜见同性恋律师的形象。
《傲骨之战》实现了突破。作为三大女主之一的玛雅,是一位出柜的女律师,其爱人也是一名律师。两人之间的关系,不仅获得了玛雅父母的认可,而且还遭遇了父母逼婚。玛雅的母亲甚至表示:“为什么不结婚呢?最高法院的借口已经行不通了”。这大概也是律政剧史上第一位出柜的同性恋女律师。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女律师的美剧进化论》中曾认为,作为大学教授的黑人女律师(《逍遥法外(How to Get Away with Murder)》)是美国律政剧女权主义的终点。但是现在看来,这个结论还为时过早。

第四项原则,不能冒犯不同的信仰或政见持有者。“律政剧”作为美剧的重要类型之一,对应的是英语“legal drama television”,其实这一译法并不准确,因为《甜心俏佳人》、《波士顿法律(Boston Legal)》等都是“律师剧”或“法律剧”,无关政治。
但是《傲骨贤妻》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律政剧”,维基百科对它的描述也是“legal and political drama television”。衍生剧《傲骨之战》在创作剧本时,正值希拉里和特朗普总统竞选,作为民主党的戴安本来看好希拉里当选,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特朗普竞选成功。
编剧只能临时修改剧本,第一集开场就是戴安通过电视吃惊地看着特朗普宣誓的新闻。可是这位新总统还没有宣誓完毕,戴安就失望地关掉了遥控器以表达不满。

在《傲骨贤妻》第一季第一集中,戴安指着自己与希拉里的合影,对境遇相似而忐忑不安的女主角艾丽西亚说“她都能挺过来,你也可以的!”一直以来,这张与希拉里的合影都是戴安办公桌上最重要的摆设。它代表了戴安的政治理想,以至于有人说,艾丽西亚是年轻的希拉里,而戴安是成熟的希拉里。
同样的,《傲骨之战》也没有忘记这张合影。戴安的助理在整理前律所送来的个人物品箱时,专门问了一句:这个还要吗?戴安的回答是:当然要。作为与现实世界同步的律政剧,不知道这个桥段能否安慰到作为《傲骨贤妻》剧迷的希拉里。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傲骨之战》不仅严格遵守了美国“四项基本原则”,而且还努力地拔高了女性、少数族裔、同性恋、持不同政见律师的形象,这是一部史无前例的追求政治正确的律政剧。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