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舅”是讴歌苦难的毒鸡汤吗?

知事
来源:小声比比
大家好,好久没和大家掏过心窝子了,今天心血来潮是看到《二舅》再刷屏,激起讨论,已经上升到了这个视频是否“讴歌苦难”以及灌输毒鸡汤的层面,比比就来叨叨两句。
比比刚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属实没想这么多,当时就是被二舅和他老母在山沟沟里蹒跚的步伐和他脸上的笑容震撼到了,想起中学时第一次看《活着》,那种让人窒息的厄运缠身,和在石缝里挤出青苔的不屈。

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被这种豁达震撼,这半年多,疫情反复折磨,望不到头,企业亏损的亏损,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再加上还有地主家的傻儿子,日入208万的人上人,嗡嗡嗡飞来飞去。
我们需要看到希望,需要看到比我们更有力量的人,这个人不能太高,最好像二舅这样,大家就能鼓励自己:二舅可以,我也可以。

但是《二舅》这个故事却不能深究,比如,啥针打瘸了二舅的腿?医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残疾证一开始为啥没办下来?需要拖着病腿讨生活?二舅去北京逗留的又是哪个大院?给他搓澡的又是哪个领导?为什么二舅从头到尾没有说过一句话?

想多了,故事还是好故事,就蒙上了一层阴霾,碰巧在这时候又看到几个让人火爆的话题👇🏻



咱就掏心窝子,二舅的生活你真的向往吗?考大学的年纪落下了终生残废,在山里做木工活儿,终生不娶,连智能手机都不会用,背着80岁的老母亲在山路里深一脚浅一脚的,和他换换?啊

我寻思,二舅是励志,这个励志建立在不可抗的厄运上,这样的励志值得钦佩,但终究不该放鞭炮。毕竟咱老百姓看二舅,是在悲壮中带着钦佩,是抽到一把烂牌时不怨天尤人,苟到底的精神,但发牌人也来跟着敲锣打鼓,这不是找不愉快吗?

简单来说,《二舅》不是毒鸡汤,被《二舅》感动也不是毒鸡汤,把二舅树成模范让我们学习,才是最大的毒鸡汤。
作者:梓泉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