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变坏 是从“新闻烂尾”开始的

知事
文|记者站
原标题:社会变坏,是从“新闻烂尾”开始的
来源:记者站

文丨李政
今天,在社交网络上刷屏的,是巴黎圣母院的大火,近千年历史的建筑在大火中化为灰烬,有文章说,这是“全人类最伤心的一天”。
但在昨天,他们讨论的还是坐在奔驰车上的哭的西安女研究生。再往前,处于舆论中心的,是几乎要被黑洞吞噬的图片交易平台视觉中国。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报告《World Health Statisitcs》中说,中国人的预期寿命大概在76.4岁。
但从中国人对待新闻的态度上来看,虽然很多人能活七十多年,但他们的记忆,大概只有一天。
这就是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的真相:我们生活在一个快餐式的年代里,琉璃易碎、食物易腐、建筑易朽,生命易逝。
3月15日凌晨1时许,25岁的广州女孩谢某,搭乘了一辆从广州天河区前往荔湾区的出租车。3天后,她的尸体被警方发现。
又过了3天,有网友爆料,舆论发酵,警方公布案情,媒体跟进报道,事件进一步清晰——
犯罪嫌疑人谷某,系广州某出租车公司的一名出租车司机,在行车途中,抢走乘客谢某手机后,将其推下河涌后逃离。

越来越多的事实被挖出——
本次案件嫌疑人为社会不法人员,曾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但因营运违章被吊销从业资格并纳入行业黑名单,无法继续从事出租车驾驶工作。案发时嫌疑人未能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冒充出租车驾驶员驾驶车辆营运。
未取得出租车从业资格证的司机,为何还能继续出没在广州街头载客?
被吊销从业资格并被纳入行业黑名单的司机,为何能够驾驶正规营运出租车上街,驾驶员资格审核以及行业黑名单制度,是否形同虚设?
正规营运的出租车,为何能够出租给一名被纳入行业黑名单的问题司机,广州市还有多少类似情况?
涉事出租车司机所驾驶的出租车为哪个公司所有,该公司名称是什么?涉事后,该公司为何不向社会公开回应?
全行业还有多少这种社会不法人员假冒出租车司机正常载客的,此类恶性杀人事件发生后,主管部门有没有进一步整改的计划?
对于这些社会公众关注的问题,包括广州日报、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新快报等,均未能从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和广州市交通主管部门的嘴中,得到任何有效信息。

甚至,案发后,外界连涉事司机及出租车公司,对受害方是否有表达过基本的同情和慰问,都不甚了解。
就这样,带着上述诸多未解的疑问,一切都突然化为平静,就像3月15日的那个凌晨,任何悲剧都不曾发生过一样。
在《巴黎圣母院》一书中,维克多·雨果说,“熄灭了火之后,灰也是冷的”。
任何美好的东西损毁,都令人伤心。但在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对此次事件的定性里,却看不到一丝对逝者的怜悯:
此次案件虽然是该嫌疑人擅自驾驶出租车非法营运所致,并非出租车驾驶员所为,但是从中也体现了目前出租汽车企业安全生产工作落实不到位,企业日常车辆监管工作有所缺失,正班驾驶员普法意识仍有所欠缺。
如此冷冰冰的官样话语,直接将锅甩给“非法营运”,“嫌疑人擅自驾驶出租车非法运营所致”“并非出租车驾驶员所为”,完全看不到对涉事出租车公司存在问题的反省。
不过,这样的情景也很好理解。市场主体注册信息显示,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的法定代表人为邓志诚,在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上,有一则发布于2016年8月份,来源是市交委的新闻稿,稿件中称:
近日,市出租汽车协会在广州市公路主枢纽指挥中心召开了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第七届第一次会员大会,会议选举产生了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第七届理事会和监事会,邓志诚(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任第七届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会长,吴伟任第七届广州市出租汽车协会秘书长。至此,我市出租汽车协会换届工作圆满完成。

广州市白云出租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大有来头,官网信息显示,其是华南地区规模最大的出租汽车企业,其前两个大股东分别是,广州市金轮集体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和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前者是一家集体资产管理公司,后者是广州市政府旗下的一家全资子公司。
出租汽车协会的会长,是当地最大的出租车公司的一把手,而该公司的性质又是集体或国有资产。可想而知,这样的一个机构,对此类恶性事作出如此定性,并不奇怪。
奇怪的是,事件发生至今,整整一个月时间过去了。诸多真相和细节待解,涉事各方却似隐匿了一般,媒体既无后续报道,监管部门及出租车公司也无进一步回应。
一切都戛然而止。
反观具有民事互助性质的滴滴顺风车安全事故后,举国上下媒体声讨,十部委入驻式检查,业务下线整改,而根正苗红的正规营运出租车出了命案,外界至今连个出租车公司的名字都不知道。
出租车恶性事件中的涉事各方,似乎有难言之隐?
事件曝光时掀起的微澜之下,是深不可见行业偏见和利益格局。不出意外,此次出租车恶性事件将成为无数个烂尾新闻中那微不足道的一个。
总有人说,新闻是有温度的,只是不知道那个枉死的年轻女乘客的尸体被捞起来时,是否还能感受到这个世界的温度?
烂尾的新闻背后,是一个个被忽视的真相,这就是对犯罪的纵容。我们之所以在追求事实真相的道路上坚持不懈,让新闻不烂尾,既是为了告慰逝者,也是对生者负责。
阳光之下,并无新事,希望我们还能等到它。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