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油颜色能说明油品好坏? 牢记两个标准

知事
文|中国石化朝阳e站

原标题:德国汽油真的清澈如矿泉水吗?难道我用的发黄汽油是劣质的?
近日
一则短视频惹火朋友圈
视频将新车的初装油
视为国外市场销售的汽油
两者真能混为一谈吗?

什么是初装油?视频中,从新车中抽出来的叫初装油,初装油仅适用于刚刚出厂的新车。新车的销售具有不确定性,不知道新车要卖到什么地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卖出去。可能会卖到海南岛也可能会卖到哈尔滨,可能一周后卖出去,也可能五年以后才会卖出去。所以要求初装油要有良好的安定性性能和启动性能。鉴于初装油的专用性,初装油一般由烷基化油、石脑油和重整汽油等调和而成,挥发性能和安定性能适合范围广。这些组分都是没有颜色的,所以初装油也是没有颜色的,但初装油因其价格较高,经济性较差,并不适合普通车使用。
视频说带颜色的汽油品质差
事实是这样的吗?
汽油颜色不同,能不能说明油品的好坏?
判断汽油好坏主要是两个评价指标:一个是馏程,另一个是辛烷值。其中,馏程反映汽油的蒸发性,辛烷值反映抗爆性。至于汽油的颜色差异,事实上原因比想象中客观。
第一,与原油产地有关。不同产油地,开采出的油所含成分及其比重不一样,颜色自然不同。例如中国的新疆油田开采出来的原油和江苏油田开采的原油颜色差异非常大,新疆油田的油样呈浅黄色,比较清澈,而江苏油田的油样呈黑色。
目前,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原油进口国,原油对外依存度高达75%。中国使用的汽油原料,除了本国生产的原油,大多来自中东、南美等地的产油国,而这些国家出口中国的原油颜色也不尽相同。
第二,炼制工艺。不同炼油厂的炼制工艺和设备更新情况不同,也是导致成品油颜色存在差异的原因。炼化原油过程中,只要炼制工艺稍有不同,原油组分分离存在差异,成品油的颜色就有区别。
第三,南北地域差异。南方和北方由于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跨度较大,导致添加剂的使用存在差异,例如北方低温地区需要使用防冻剂。另外,储藏条件不同也可能导致汽油颜色差异。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汽油生产一般都由催化汽油、重整汽油、烷基化油等调和而成。正常的颜色是淡黄色或淡黄绿色,也有少部分汽油因为没有催化装置生产的汽油是无色的。所以淡黄色、淡黄绿色和无色都是正常的汽油颜色,并不能通过颜色确定汽油的性质。油品检测和油品标准是既定的是统一的,颜色的差异事实上并不能说明品质的好坏。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
把含有硫、钙等杂质的黑色黏稠的重油,变为透彻清亮的清洁汽柴油,炼油工业让“工业血液”原油实现了造福人类的神奇嬗变。 回顾中国炼油工业史,载入史册的“五朵金花”(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延迟焦化、尿素脱蜡、炼油催化剂和添加剂)格外耀眼。正是这些关键技术攻关,使中国炼油工业从无到有,告别了“洋油”时代。将有限的原油资源吃干榨尽,把进口重油原料变废为宝……从无铅汽油起步,中国用10多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20多年走过的油品升级历程。
中国油品标准已成为
世界最严标准之一
目前,欧洲已经全面执行欧六汽油标准,但依然要求汽油中添加清净剂,以清除发动机内的积碳。而中国的汽油标准是国六标准,是世界上标准要求最高的汽油之一,再用过去的有色眼镜看中国的汽油质量已经过时了。
早在2016年12月,中国政府就发布《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第六阶段)》,要求自2019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a限值要求。自2023年1月1日起,所有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车应符合国六b限值要求。

可以看出,油品标准实施日期先于排放标准,期限更为严格。相较于国Ⅴ车用汽柴标准,国六车用汽柴油标准全面达到欧盟现阶段车用油品标准水平,个别指标超过欧盟标准。

用十几年就实现从2至6
共五代的油品升级
自1999年至今,我国先后完成了从无铅汽柴油到国六的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但是与发达国家油品升级时间间隔较长不同,2005年后中国的油品升级速度明显加快,短短十几年就推动从2至6共五代的油品升级。

中国石化“十三五”期间计划投资2000亿元,优化升级打造茂湛、镇海、上海和南京四个世界级炼化基地。

2017年11月6日,中国石化启动“适应国六清洁汽油和柴油生产关键技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此项目由中国石化牵头承担。
“适应国六清洁汽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着力突破高清洁汽油组分制备及分子水平生产过程的智能化管控等关键技术瓶颈,力争在汽油清洁化领域,从标准制定到单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适应国六清洁柴油生产关键技术”项目着力解决装置能耗大幅增加、催化剂寿命急剧缩短等问题,构建包括催化剂、工艺全方位的国六柴油质量升级技术平台,满足国家柴油质量升级的重大需求。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