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消息称央视7000名企聘员工已全部转为台聘

文|传媒茶话会

3月19日,《传媒茶话会》从央视内部员工处获得消息,央视7000名企聘员工已于2018年元旦前全部转为了台聘!这意味着央视企聘制已成历史!!

2017年3月1日,《传媒茶话会》就率先推出《厉害了!央视着手全面废止“劳务派遣用工”   7000企聘人员将全部转成“台聘”》一文,引发了媒体界的热切关注。

央视内部人士告诉《传媒茶话会》,转成台聘后,他们将直接与央视签订合同,“五险一金”也将由央视直接缴纳,工资待遇也基本没有变化。

早在2017年2月,就有央视7000名企聘员工(在央视编采等核心业务岗位奋斗多年的劳务派遣型老员工)将转为“台聘”的消息。历经近一年,终于尘埃落定。

1

推进中央主要新闻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政府在行动!

目前,不少新闻单位都采用多种用人制度,但“三六九等”的用人制度,让我国媒体人事管理体制面临“高端人才进不来,优秀人才留不住,存量人才留不住,低效冗员出不去”等尴尬问题。

2017年2月6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试行意见》,强调要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统筹配置编制资源,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增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事业心、归属感、忠诚度,为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央宣传部、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体制内外的“身份”管理,用人“双轨制”,造成部分采编播管人员同岗不同责、同工不同酬,影响采编播管人员成长成才,影响新闻舆论工作队伍稳定,影响新闻事业长远健康发展。因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新闻舆论工作队伍建设,需要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士管理制度。

《传媒茶话会》了解到,深化中央主要新闻单位采编播管岗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任务中就涉及统筹配置现有编制资源、开展人员编制总量管理试点工作、规范用工制度、完善考核评价和退出机制、形成推动媒体融合的用人机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与人事管理制度改革密切相关的六项内容。

2

央视此前的用人制度大致分为四个层级

在此次改革之前,央视员工大致分为事业编制、台聘、企聘、项目制用工等四个层级:

1。事业编制:这类职工大概还有近3000名,解决户口,享有丰厚的福利待遇。

2。台聘:与编制员工享受的福利相似,但是没有事业编制、无法解决北京户口。

3。企聘(劳务派遣):虽然不享受一些正式职工和台聘的待遇,但是也是五险一金、各种保险福利较规范。按照数量和结构来说,企聘人员组成了央视真正工作的中坚力量。

4。项目制用工(外协):根据项目需要临时招收的员工,基本上是央视关联外包公司的人员,原则上并不算央视的人,不能考取记者编辑资格,但是在央视大楼上班。其收入与绩效直接挂钩,没有固定福利,缺乏保障。从严格意义上来讲,最长项目制用工不得超过一年。也就是社会上所说的临时工。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