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谈“格斗孤儿”:在中国打黑拳,只能是小说
文|録音筆
3个月前,格斗狂人徐晓东用综合格斗打败了雷公太极,上周“格斗孤儿”们的教练兼收养人恩波,使MMA这个生僻的运动词汇流行起来。MMA全称Mixed Martial Arts,译为综合格斗,是一种规则极为开放的格斗竞技运动。
格斗联盟网创始人四针(昵称)告诉《録音筆》,在他看来“恩波是一个非常好的人,孩子们把他当父亲看待。”打黑拳在中国行不通,“只有小说里才有。”
格斗联盟网是MMA领域较早的一家综合性的格斗新闻网站,四针自己曾经也是拳手,他也曾经和恩波有过接触。
中国的综合格斗运动起步比较晚,2005年前后开始发展,目前有1至2万职业选手。在这一两万的职业选手中,业余选手数量庞大,曾有过两例死亡,一个在比赛中被打死了,一个减重而死。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下设训练竞赛一、二、三部,管理武术套路、武术散打、自由搏击、泰拳和功力等四项运动,不包括综合格斗(MMA)。但在2016年,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主办了中国MMA综合格斗职业联赛第一季,但综合格斗的归属问题仍不确定。由于不规范,一些山寨比赛甚至打着“打日本”的旗号。
为多赚钱,打拳如赶场
録音筆:中国打MMA的运动员多吗?
四针:业余的很多,职业选手1至2万人。
録音筆:运动员如何获得收入?
四针:一般运动员都是靠俱乐部生活,小比赛就足够养活他们了。一般情况下,打完国际比赛后要休息两到三个月,但为了赚钱,在没有特别厉害的比赛能让运动员拿4、5万的情况下,只能多打,一个月内可能打2至3场,每场七八千到一两万元,赚得也多,像赶场一样。
録音筆:练习生有收入吗?
四针:没有。练习生拿不到钱,国内还是有一定门槛,不是你练个两年就能赚钱的。
録音筆:培养一个职业选手成本大概是多少?
四针:只按费用来说,10至20万左右。吃喝、请教练、比赛的各种装备、医疗设备、训练设备之类都要花钱,最贵的是吃,要低碳水、高蛋白、低脂肪,补充大量肉类。
録音筆:职业选手的职业生涯有多长,伤残率高吗?
四针:因人而异吧,如果条件好又比较自律,打20年没问题,17、18岁能打到30多岁。死亡的只有两例,一例是比赛中打死的,一例是减重减死的,运动员脱水太多,运动量太大,心律不齐导致心衰。
録音筆:能打20年的话,挣得多吗?
四针:肯定的,每个行业的明星都是这样。
“恩波是个好人 在国内‘黑拳’只存在于网络小说里”

録音筆:最近“格斗孤儿”的事也发生在MMA圈,你怎么看?
四针:恩波俱乐部的恩波老师,是非常好的人。我去过这个俱乐部,有两层楼,一层训练,一层上文化课,也是宿舍,不是每天只有打拳的。
録音筆:舆论批评恩波,说应该让孩子回家上学。
四针:孤儿在学校的饮食、生活,境况要更惨,之前都没人管。他们现在比在凉山过得好得多,每天有肉吃,生活作息有规律。俱乐部有许多外国教练,他们英语口语都不错。孩子把恩波当父亲一样看待,又爱又恨,因为小时候贪玩,被他“教训”。
録音筆:视频里的孩子是真打吗?
四针:都是演出来的,看着很疼,其实是没有一点伤害的。可能会有夸张,但是是没有伤害的夸张,我把拳头按在你脸上,脸可能会变形,但是你不疼。
録音筆:未成年的孩子会参加比赛吗?
四针:未成年只有表演,他们是不会参加比赛的。18岁之后,如果想参加比赛就去参加,小孩打什么比赛啊,武林风也不让打,那不是招黑吗。
録音筆:也有人质疑孤儿去打黑拳,据你了解可能吗?
四针:不是像外界说的,孤儿打黑拳是不可能的,小孩怎么可能受得了。而且中国没有黑拳这种东西,都是正规的,黑拳只有网络小说里才有。黑拳也叫“赌拳”,国内是违法的,另外国内受众群体是中产或者以下,庄家出不了多大的资本,形成不了产业,黑拳就不会存在。
体制不管是个好事 本身就该商业运作
録音筆:中国的MMA发展了多久,现在到了什么程度?
四针:中国的MMA发展得很早,2005年左右的时候就开始了。以前大家只看武侠,有人想练不知道怎么练。从2012年开始,整个环境都有变好,受众也变广了。
録音筆:目前国内有行业统一的竞技规则吗?
四针:暂时没有。中国是一个搏击小国,搞MMA只能从国外借鉴规则,比如从UFC学习。(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终极格斗冠军赛,是目前世界上最顶级和规模最庞大的职业MMA(综合格斗)赛事。)有了规则,搏击才叫搏击,不叫打架。安全健康的吸收机制,能让更多人能参与进来,体育最重要的就是参与感,参与才有快乐,拳击搏击都是这样。
録音筆:缺少规则的情况下,是不是也缺乏管理?
四针:国家前期不干涉的话,可能更好,体育项目本身就该商业运作。可以按照欧美的运作方式,国内肯定会出现高水平运动员与国家接轨,很类似国外的足球俱乐部。如果不是人事安排,能力强的运动员,肯定会有人来挖你。
録音筆:国内赛事由官方举办的多吗?一般由谁牵头?
四针:官方组织的多了去了。现在办比赛不需用国家承认,要不要头衔跟是不是国家级的比赛无关。比赛质量跟是不是武管中心(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管理也无关。
比赛谁都可以办,(比如)俱乐部想让运动员出名,运动员个人也可以办,或者昆仑决(全称昆仑决世界极限格斗系列赛,为一档电视直播节目)为了一个项目要拉去投资,玩法不一样,牵头的就不一样。
一些比赛炒作“打日本”
録音筆:你曾说,中国有“山寨的比赛,山寨的联盟,山寨的拳王。”山寨指什么?
四针:就是打着国外高级比赛的名字来骗人,不过行业刚开始发展的时候为了名声,也可以理解吧。
録音筆:这些山寨的东西会不会影响行业发展?
四针:等行业标准定下来就好了,比如武林风(武术搏击类电视节目)已经在奠定基础,规定一场比赛有多少裁判,裁判分工,哪个级别的等等,定好规则之后小比赛就玩不下去了,不用打压。而且小比赛也会吸引一些圈外的人进来,不会一直假下去的。
比如我一年北京办12场,其他大城市也办,大城市的人都知道之后,再到小城市去推广,小比赛渐渐就没有上升空间了。
録音筆:除了国内的比赛,国外比赛存在什么问题?
四针:一些人以民族情结去炒作比赛,是国内玩剩的,像去打日本人,这是非常低级的手段。比如K-one在9月18号打中日比赛,的确能吸引中国人看,但是运动员出力不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