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还原王者荣耀风口九日,舆论都说了啥|严肃观点

文|新浪新闻

坐拥2亿用户的《王者荣耀》在上周一遭遇“网上的人民日报”人民网的笔伐。从7月3号开始,人民网四天三评《王者荣耀》,称其为“毒药”。《王者荣耀》被推向舆论风口,展开了一轮“相声要不要反三俗”式的讨论。

人民网点名批游戏 释放负能量

7月3日下午3时左右,人民网发文《一评<王者荣耀>:是娱乐大众还是‘陷害’人生”》(点击蓝字看原文)。直接定调《王者荣耀》“陷害人生”——“农药”、“赚钱与伤人并生,对社会一直释放负能量。”并且举例,未成年人因沉迷游戏导致的成绩下降、与父母关系破裂等新闻事件。

作为《人民日报》直属的信息发布平台,人民网发声同样具有党媒风向标的属性。

官媒罕见点名骂游戏,人们纷纷猜测《王者荣耀》会不会被封杀? 

人民网的评论发出当晚,《王者荣耀》危机公关。制作人李旻发布公开信“喊冤”:“有人沉迷,就都来怪游戏,我们觉得有些委屈。”并宣布《王者荣耀》将于7月4日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12岁以下用户每天限玩王者荣耀1小时。

7月4日,“防沉迷”系统上线,人民网从游戏监管的角度二评《王者荣耀》(《加强“社交游戏”监管刻不容缓》),称该系统“监管的力度和效果与人们的期待存在较大距离。”直接打脸游戏制作人。

新京报报道,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上线首日即遭破解。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网站界面新闻发文《再严的“防沉迷”也限制不住“小学生”玩<王者荣耀>》,称“这套系统放十年前的小学生都能绕过去。”

人民网二评的风更猛烈一些,当日腾讯港股股价盘中出现大幅跳水。所有人都在猜测,会不会三批“荣耀”。人民日报曾有过三批某一现象的例子,“三”代表的是一种更为严厉的态度。

二评后掀起舆论高潮 教育、家庭、社交各角度解读

游戏方发布《对话<王者荣耀>制作人:道阻且长,我们已启程》,像在漩涡中的呐喊:“其实游戏和其他娱乐方式一样,也能够成为正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会被社会诟病的洪水猛兽,精神鸦片。”

人民网二评后的7月5日也迎来了舆论高峰。

有人批评该游戏缺乏社会责任感。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7月5日发文《每一句为王者农药的辩护词都写满丑陋》,直指游戏方公司“危机公关都是套路,对自身引发的社会问题缺少应有的歉意与解决诚意。” 

另一些媒体将矛头指向教育与游戏的关系。

中国青年报《把游戏和学习对立是错误的教育观》,批评了否定游戏的教育者无法理解在电脑/手机时代,好的游戏完全可以成为教育过程中的有效手段。

高校心理学教师唐映红在其个人公号上评论,《将游戏与课业对立起来是中国教育工作者长期合谋的谎言》,称禁止未成年人游戏的做法是粗暴的,“将游戏禁了,只不过会将孩子从看得见的《王者荣耀》驱赶到看不见的地下游戏或活动中去。” 

舆论从教育转向家庭关系。中国新闻网评论,《王者荣耀》让所有不合格的父母现了原形。澎湃新闻采访了7名小学生玩家,有人称“我孤单的时候妈妈就会把手机给我”。

讨论半径扩大到成年玩家和社交领域。公众号“瞭望智库”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王者荣耀火爆的内因(《70后试玩“农药”:社交才是致命的吸引》)。公号“冰川思想库”则以新生代农民工为代表的底层青年作为切入点,将网络游戏视为他们之间建立友谊的重要途径。(《网络游戏,是底层青年的盟约平台》)

新华社再掀高潮 防沉迷不够还要对历史负责

7月7日,人民网三评《王者荣耀》。

标题温和了一些,《过好“移动生活” 倡导健康娱乐》。为之前的讨论做出结论性陈词:《王者荣耀》应“坚守价值的共识排序”,“一款手游再如何成为全民性、现象级,也要更多兼顾不同群体的需求和特点,因为孩子容易陷入其中。”

本已逐渐沉寂的舆论再次升级,在7月8日这天攀上了新高潮。

先是国社接过批判大旗,新华社发文三问《王者荣耀》:“手游如何影响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能否起作用?健康游戏能否实现?”,并指责“防沉迷措施效果有限”。(《新华社评“王者荣耀”:健康游戏不止于防沉迷》)

7月10日,新华社二度发文(《手游不该“游戏”历史》),措辞严厉,批游戏制作者“缺乏起码的文化自尊与自爱”,“编造历史人物来误导不了解中国历史的海外玩家。”

澎湃通过“防沉迷”讨论自律和他律,“手游的高伴随性与其说是利用了人们的碎片化时间还不如说是将时间进一步碎片化了,它以安抚人生坐立不安的方式加剧了人生的坐立不安。这种被自然化的“助沉迷”逻辑是无法简单用‘扎克伯格也喜欢玩游戏’来辩护的。”( 《“荣耀”之争:今天的游戏最可怕的是“助沉迷” 》。)

界面则发文力挺,《“王者”依然“荣耀”,错的不是游戏而是对游戏的偏见》。

人民日报评“荣耀”  批家庭教育缺位

7月11日晨,在大家以为官媒的声讨告一段落的时候,人民日报也加入了“荣耀”之争(《防沉迷药方,在父母手上》)。但人民日报没有揪住游戏的弊端不放,而且将批评的对象换成了家长,“优秀的父母应该是掌灯人,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点出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缺位。

同日凌晨一点,人民日报海外版公号“侠客岛”为王者荣耀“说情”,在文章《好好聊聊王者荣耀,不必着急扣帽子》中指明家长教育对于防儿童沉迷游戏的重要性,立场与人民日报一致,“正视挑战是好事,但将游戏污名化地扣帽子,并非讨论问题的良好姿势。”

新华社9点56分三评《王者荣耀》(《对游戏行业需一手扶犁,一手挥鞭》),将批评扩大到了整个游戏行业,“防沉迷系统难竟全功,实名制落实困难,游戏作品质量参差不齐,粗制滥造的山寨游戏“捞一把就走”等问题依然突出。”

作者:朱华艺      编辑:刘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