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黄金究竟如何成为货币之王?

文|坐井观天

黄金。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好东西。

但,你知道它是如何成为好东西的吗?为了让它成为好东西,又有哪些曲折的故事?

这就是今天的主题。

似乎在我们的印象里,黄金天生就是货币。其实,黄金获得这个货币之王的地位也经过了艰苦的撕逼上位。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黄金是怎么上位成为货币之王的。

这个故事比较复杂,也充满阴谋论身影,大家知道嘛,什么宫斗内斗基本都是见不得光的,关于黄金上位的故事,也基本没有明史之说,各种说法都有。但万变不离其宗,我们从整个世界的运行轨迹讲起。基本分两块:中国、以英国为首的欧洲。

每个货币能走到人类的台前,它背后都一个推她一把的大哥。黄金之前,是白银的天下

而白银背后的大哥,是一个中国人,他叫张居正。他是明朝第16个皇帝万历皇帝的宰相。

在万历之前,明朝的皇帝基本已经快把政府信用败光了:他们狂发一个叫大明宝钞的纸币,导致纸币一文不值。民间已经开始使用白银做交易,官方也是默默助推。

不过当时白银一直推广不起来,有几个原因:最重要的中国基本没几个银矿,一年生产的白银据说也就是不到20万两。没有银子,怎么流通?

于是交税就变成了实物,这又给贪官们一个伸手的机会:比如说一个农民要交一车麦子税收,运到门口,审核的不认,说质量不过关,那你就得补交。想要不补交,你就得打点这些个硕鼠

基于这两个原因,银子一直没有彻底站到台前。

一直到万历皇帝他爹隆庆皇帝干了件漂亮事:开放海禁,允许通商。

16世纪中叶,欧洲航海时代已经初具规模,西班牙人已经开始靠海上贸易独步天下。通常印象中,大家对西班牙、日本在明清的往来第一印象都是侵略者,但如果从金融角度来看,他们就是来做生意的

这时候的明朝盛产茶叶、丝绸、陶瓷等等但是没有白银。而欧洲人对茶叶丝绸极感兴趣,同时他们在美洲成功的开采了大量白银。这笔生意一拍即合。

很多人认为,16世纪是西班牙为首的欧洲人的天下,其实不是。大明帝国虽然各个皇帝看起来怪怪的,但是他们当时通过与欧洲人的贸易,拿下了全世界将近50%的白银

可以说,欧洲人之所以那么辛苦的在美洲挖白银,就是为了跟中国人做生意。不过这个背后的意义如何,但有一个结果是确定了的:明朝吸收了世界一半的白银产量,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银帝国

隆庆皇帝靠开放海禁解决了大明帝国白银产量不足的问题之后挂了,万历皇帝上台了。万历皇帝是个超级大奇葩,不过今天的主角不是他,是他的宰相:张居正。

前面讲过,明朝交税其实很低,但是因为是用实物交割,导致底下贪官污吏的操作空间很大,这样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帝国和百姓都很穷,而中间的贪官污吏赚发了。于是跟所有牛逼的宰相一样,老张决定变法

张居正上台先搞了两个变法,中心思想就是让当官的有明确的KPI,让富人们老老实实交税。干完这两项,他祭出了最重要的一招:一条鞭法。简单来说就是,以后所有税收都用白银来计算,不要实物了。

先不管老张的初衷是什么,但是这个法律一通过,意味着在民间已经很有货币认同度的白银披上了一层官方背书。官方指定货币:屌不屌。屌。于是白银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官方货币。而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商品出口国,做生意只认白银会产生什么样的局面?那就是全世界都认白银了

不管张居正同学是否有意识地设计这套让白银上位的金融体系,反正错打错着,在随后的100多年里,整个世界的金融体系都围绕着白银来转,因为当时跟中国人做生意是最大的买卖,而当时的中国人只认白银。

所以说,张居正,老张,他就是货真价实的白银背后的男人。

岁月如梭,银子上位几十年后,大明帝国亡国,大清帝国接棒。不过改头换面不改银子的江湖地位,银子的官银地位更加稳固。

但是事情总是在慢慢起变化,到了康熙皇帝(1661-1722),地球的另一边,欧洲正在悄然发生一场消灭银子的阴谋事件。

先说说背景,17世纪中叶,英国的货币也是以银币为主,当时英国打仗简直打high了,打完内战,打荷兰,打完荷兰打法国,英国这货越打越强大

因为当时银币上是真的有足值面额的白银,于是呢有些鸡贼的人,就偷偷在新钱币上刮下一点白银,这就跟宋丹丹薅社会主义羊毛一个手法。于是,每隔几年,市场的银币就不足值了,于是就渐渐贬值了。

英国皇室又得保证自己不通货膨胀啊,于是就每隔几年重新铸造新币。

1696年,我们的另一个主角,牛顿,53岁了。没错,这会儿他在科学上已经功成名就,啥万有引力,经典力学已经让他名扬天下了。

这一年,老牛换了个新工作,英国皇家造币厂总监。刚好,这一年英国又一次货币重铸。老牛通知发挥了科学家的实力,马上他就让造币厂的铸币效率提高了好几倍。但是他发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牛顿发现整个国家白银越来越少,他不但花光了国库白银储备,甚至连贵族家的银器都买来铸币了,但是这些银币如泥牛入海

但是这会儿,牛同学是坚定的银子拥趸,他认为银子作为国家货币是必须的,所以他所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继续去贵族家收银器,什么锅碗瓢盆,只要是带银的都要。

凭着出色的工作成绩,3年后,牛顿正式升官,出任造币厂厂长。有了实权的老牛,开始介入货币政策的决策讨论,他首先提出了定价:把金价和银价全都设定一个官方价格。但是这会儿,他犯了个大错。他把官方银价定的太低,而把黄金定的很高。

结果,出事儿了。英国老百姓也不傻啊,一看黄金价格高于市场价,白银价格低于市场价,那么他们就拿着白银去国外换成黄金,然后再拿到国内,交给造币厂铸成金币。这一来一去赚了好多钱。但是一个严重的事情发生了:英国黄金越来越多,白银越来越少

牛顿一看自己摊上事儿了,想着这错不能认啊,既然我国黄金这么多,那么如果官方只认黄金做货币,政府岂不是赚了?于是说干就干,他立刻给英国国王上了篇奏折:全欧洲的黄金都流到英国了,咱们干脆只认黄金吧,我们已经没白银了,就让白银这个贱人滚蛋吧。鸡贼的国王同意了。

怎样能让银币彻底的滚蛋呢?科学家牛顿老湿使了一招阴招暗暗撕逼:造币厂偷偷摸摸降低银币的含银量,导致银币一上市就贬值,与此同时,金币却实打实的够分量。久而久之,英国人就默默接受黄金作为日常的货币了。

暗撕之后就是明撕了,1717年,英国官方正式出台确立以黄金为本位币。至此,黄金在牛顿的帮助下,历史上第一次,坐上了货币头把交椅。但是,拿下了英国,还有全世界呢?

就象100年前的大明帝国的一样,因为全世界都要跟他做生意所以他认白银,那么白银就是王道。现在这种情况发生在了英国身上,英国佬率先完整工业革命,整个世界都要向英国提供原材料,生意来了,而英国人只认黄金。那么好吧,黄金成为王道。

接着,倒霉催的白银继续水逆,不争气。世界各地陆续传来发现大量银矿的消息,银价进一步降低。之后的数十年,各国纷纷宣布采用金本位。至此,黄金正式挤掉白银,走上人类货币头把交椅的位置。

当然,黄金和白银的撕逼故事还有跟多阴谋论的演绎,比如英国佬的金本位要推广到全世界,但是另一个腐朽的大国清王朝依旧选择银本位,而且银价在清帝国远高于欧洲,于是大量的欧洲人把白银运到中国换成黄金再运回去,一来一去,获利无数。最后,再利用一场战争彻底打垮这个白银帝国。所以有一种说法,鸦片战争,也是一场黄金与白银的战争。当然,这种解读自己感受吧。

什么?!就这么完了?刚说到阴谋论就完了?在坐观君这里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就继续给大家分享有关这个阴谋论的故事。当然,版本很多,咱就拣一个比较简洁的说说。只是供大家参考而已,算不得数的哈。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金本位和银本位的货币战争?

在英国开始对中国大规模开展鸦片贸易之前,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处于明显的优势。中国的茶叶、瓷器和丝绸构成了突破世界市场壁垒无坚不摧的出口“铁三角”。

当时中国市场的真实景象是:福建沿海的茶叶出口为当地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由于在生产和加工方面处于市场垄断地位,武夷山成为各国茶商竞相朝拜的圣地;在长江中下游,丝和棉是最重要的手工业产品,数十万丝棉生产和纺织专业大军创造出了品质优良和价格极具竞争力的商品,打遍世界市场无敌手;在珠三角地区,形成了景德镇—广州产业链,将豪华瓷器源源不断地送进欧洲王室贵族富丽的客厅。19世纪末,主管中国海关总税务司的英国人赫德在其《中国见闻录》中说道:“中国有世界最好的粮食——大米;最好的饮料——茶;最好的衣物——棉、丝和皮毛。他们无需从别处购买一文钱的东西。”

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中国近400年的市场化程度和货币经济的发达程度,远远超过了欧洲。其结果就是,欧洲从美洲发现的13.3万吨白银,最终有4.8万吨被欧洲人运到了中国。国际贸易的基本构架就是,中国创造了世界贸易商品的主要部分,西方掠夺了世界资源的主要部分,在白银从西方源源不断流向东方的过程中,也伴随着中国商品的滚滚西去。

白银不断流向东方,造成了世界金融天平的严重失衡。

由于长期向中国净输出白银,到17世纪末,欧洲白银短缺,出现了价格普遍下降的现象,同时贸易开始萎缩。1649~1694年,欧洲年均流通白银数量急剧减少,比1558~1649年的年均流通量减少了50%还多,而黄金流通量却增加了接近50%。

白银减少是顺理成章的事,可黄金怎么会增加呢?

原来,17世纪初,中国广州的金银价格比为1:5.5~1:7,而英国的比价为1:16,输送白银到中国不仅可以换得大量高利润的商品,还可以利用金银比价1倍以上的价格差,用便宜的白银在中国、日本和印度换回昂贵的黄金。连约翰•洛克都曾抱怨过:“我被告知他们(东印度公司)从印度某些地方进口(黄金),至少可获得50%以上的利润……但是,英国的真正财富被葬送在了印度洋,现在是人们坦率说出真相的时候了,究竟为什么我们面临着这个时代闻所未闻的白银短缺。”

当黄金大量涌入英国后,银行家通过巨额行贿的手段,买通了《1666年自由铸币法案》的准生证。这个法案实质上是货币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它“改变了世界的货币体系,其具体效果就是废除了国王对货币发行的垄断权”。该法案规定,任何人都有权力将金锭拿到铸币厂,要求免费铸造合法的金币。

这一法案从根本上有利于金锭银行家和商业资本家的利益,他们将拥有对货币供应的实际控制权。由于掌握着大量实物黄金的筹码,他们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利益决定货币供应量。当他们是债权人时,就减少货币铸造,制造通货紧缩效应,使得自己的债权含金量提升;当他们是债务人时,就加大货币供应,以通货膨胀冲销所负的债务。这是西方第一次在实质上将本属于政府的货币发行权转让给了私人。自此,私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权的法律基础得以奠定,并打开了通过控制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货币供应量来控制财富分配的大门。

在银行家们看来,控制货币是一场伟大的斗争,控制货币的发行和分配就是为了控制财富、资源和全人类。欲控制世界,必先征服货币;欲征服货币,必先征服黄金;而欲征服黄金,则必先征服白银。

就在欧洲白银东来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亚洲的黄金西去。此消彼长,最后的结果是,英国在囤积黄金,而中国在吸纳白银。问题的关键是,究竟是黄金还是白银将最终成为世界货币的霸主,这将是关系到东西方未来数百年兴衰的重大分水岭!

工业革命以来,大英帝国国力空前提高,建立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条件已经在1717年完全具备。尽管在1816年,英国才从法律上完成金本位的最终确立,但此前的一百年中,英国已处在事实的金本位之下了。

对于大英帝国的银行家而言,其最高战略目标就是:以伦敦作为世界金融的中心,以黄金作为世界货币的本位,大英帝国通过英格兰银行向全球输出英镑信用,将欧美主要国家变成金本位的核心成员,将世界的边缘国家变成英镑的附属地区,用战争与暴力来维护这一体系的运转,以货币来最大限度地控制和调动全球资源,最终完成对世界财富和全人类的控制!

要确立黄金英镑的世界货币霸权地位,必须首先打垮白银货币的国家。其中最大的,也最难搞定的就是中国。

经过多年尝试,国际银行家最终选择了鸦片作为打击中国白银本位的武器。而具体负责执行这一战略的机构就是东印度公司。一般人很难想象一家公司能够招募军队、掠地铸币、行政司法、宣布战争和缔结和约,但是,东印度公司居然做到了。能有这么巨大的能量成立如此强大的公司呢?答案就是伦敦金融城的国际银行家!一个银行家的公司帝国。

后面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教科书上讲了的。当然,再说一次,上面这个是阴谋论。所以,仅供参考。

坐井观天ID:china_2049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