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中产阶级对财富安全的恐惧,超越了所有

冰川思想库

关注

文|冰川思想库

这群极度缺乏敏感的伪中产,房价不翻翻,地铁不死人,故事不夸张,涉事无儿童,贪污不上十亿,都已经无法让他们产生点击的欲望。

3月13日深夜,一篇来自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员工的举报信《西安地铁你们还敢坐吗》,被贴上了天涯论坛。

爆料者称,西安地铁三号线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整条线路所用电缆“偷工减料,各项生产指标都不符合地铁施工标准”,电缆的线径实际横截面积小于标称的横截面积,会造成电缆电线的发热过大,不仅会损耗大量动力,还可能发生火灾。

▲网络举报信

举报信不仅详述了电缆“偷了什么工”、“减了什么料”,还给出了火灾隐患产生的原理,甚至附上了地铁系统涉嫌腐败人员的名字,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网。

曝光电缆存在问题的地铁三号线开通不到半年,日载客量多达34万人次。

在“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前夕,这封思路清晰、论据翔实的举报信,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踩到了能够达到的最佳传播点。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三大央媒都在第一时间介入,就是例证。

央视微博发布新闻

值得注意的是,西安最近正在全力争取“国家级中心城市”的申请批复。然而,发生这样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对于西安的城市形象来说将会有不小打击。

这到底是西安奋发图强的起点,还是继续沉沦的标志,让一些为西安前途忧心的人感到疑惑。

恐惧联想

3月20日晚,西安市政府就举报信曝光的内容召开新闻发布会

3月20日晚,西安市政府就举报信曝光的内容及抽检结果召开新闻发布会。

在5个电缆抽检样品全部被认定不合格后,西安市常务副市长吕健以鞠躬形式向民众表示歉意。但对于问题电缆的更换,则定在夜晚进行,而非停运。

这样做固然是为了避免地铁停运带来市民出行不便,但也反证了机车运行与控制尚在政府认定的安全范围之内。

针对问题电缆,西安交通大学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郑晓泉也表示,问题电缆只限于西安地铁三号线部分产品400V辅助缆线以及120V信号控制电缆,不涉及机车牵引1500V直流动力系统,因此不会影响机车安全运行与控制。

不过,再小的隐患,乘以34万,都是重大隐患。况且,普通民众对于地铁的安全与危险,仅仅是一个模糊印象。一旦被曝光有问题,部分人选择弃用也是人之常情。

对于当地民众来说,对乘坐地铁风险的预估,将可能呈现扩大化的趋势。

除了电缆,土建会有问题吗?除了三号线,那么一号和二号线呢?早先西安被曝出雾霾监测数据造假,如今地铁的其他安全隐患是否也被隐瞒?

西安地铁建设中,周边地产的开发商一直颇受争议,这种边缘要素也可能影响人们的判断。

陕西奥凯电缆有限公司获得“著名商标”证书

更重要的是,涉事的电缆供给方奥凯公司成立于2012年,而三号线也是从2012年开始建设,如此巧合,很难不令人浮想联翩。

一系列的疑问,难免引起人们的联想。这种联想本身,未必需要绝对理性支持,而常常是一种理性和情绪的混合物。

如同温州动车事故发生之前,专家们对列车安全性坚定认可的表情,最终被39人死亡的特大事故击得粉碎;现在出面拍胸脯保证安全的教授,恐怕很难收割足够的信任。

也许西安地铁发生事故的概率低于全球地铁运营的平均值,但要人们投下信任的一票,目前恐怕缺乏合适的“联想场景”。

中产的漠视

西安地铁电缆质量问题的曝光,虽然获得了三大央媒的聚焦,但作为一个打包整体的一二线城市中产群体,却并没有给予太多的重视。社交媒体上的讨论规模赶不上雷文锋,更不能跟房价相提并论。

这在客观上表明,西安的确已经被边缘化了。

试想,假如是北上广深杭五座城市中的任何一座,地铁电缆被举报质量问题,抽检结果全部不合格,副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鞠躬道歉,每一个点都会变成独立的引爆点,社交媒体上的话题量一定会大大提升。

当然,更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近期中国一二线城市的居民集体性地迷失在高涨的房价中。

反悔、跳价、欺诈、庆幸、限购、疯抢、懊悔,接连不断的关键词占据了人们的心智内核。对财富的追求,对错失买房良机的懊恼,遮蔽了对西北一城地铁安危的担忧。换言之,中产阶级对财富安全的恐惧,大大超越了对出行安全的恐惧。

今天的中国城市中产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相信游戏的最终结局将是一场悲剧。自己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做最终的接盘侠。

进而言之,西安地铁的隐患之所以被漠视,城市的边缘化仅仅是其一,对高房价的无奈,对雾霾天的愤怒,对子女教育的悲观,对经济下行、食品安全等等方面的失落,使得一个二线城市地铁电缆质量问题的新闻,丧失了被点击的价值。

这群极度缺乏敏感的伪中产,房价不翻番,地铁不死人,故事不夸张,涉事无儿童,贪污不上十亿,都已经无法让他们产生点击的欲望。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认为,进入风险社会的标志,是人们对于财富的追求开始让位于对于安全的捍卫。

但在中国,城市中产群体却在用疯狂追求财富的方式来疯狂捍卫安全感。这种混合模式,冲破了西方学术理论的解释框架,也制造了一种难以形容其特点的新物种。

做最好的综合性思想平台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