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25岁的中年人
文|为你写一个故事

虽然我刚刚才过完我的二十五岁生日,但我却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货真价实的中年人了。
01
我觉得自己是中年人的一个证据,就在于我对任何事情都越来越没有奢望。
我不再期待出去玩,出去玩的时候最爱做的就是在酒店里躺着,或者最好就是不要出去玩,懒死在家里。
我不再期待吃,以前还喜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找吃的,现在就爱在家里凑合凑合点外卖吃了,如果一定有约要出去吃东西,永远都是那么几家——其实我也不爱吃那些,但就还是去吃那些了,因为每一家都觉得差不多,很无奈的那种感觉。
对人和人的关系是万万没有期待的,到了中年以后,见多了背叛,欺骗,口是心非,最难做到的就是完全相信一个人,绝对做不到的就是相信有什么天长地久的感情。
——从对谁都留一个心眼,到对谁都没有期待,再到最后心里没有软肋,浑身上下都是铠甲,从此再也不会受伤,但怎么都麻木了。
用那句话来说叫做:
时至今日,我开始对什么都可以理解,但对谁都不再相信。
除了心理上,生理上也是。
前几天,去做了体检,拿到报告以后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二十五岁男人的身体,许许多多我从来只在中年人身上听过的病症,隐患,明明白白写在那里。
(如果你还没做过体检,建议你去做一个,不是入职体检那种很水的,而是至少带有胸部CT扫描,那种完全的体检,这不是广告,是真心的建议。)
想了想,也活该,虽然心理中年以后,酒吧夜店都不愿意去了,但酒却一直戒不了。于是在家里买了一箱酒,每天喝到半醉才能睡着。
才不会整夜整夜在床上发呆,才不会早上5点钟就睁开眼睛。
哦对了,我大概快半年没睡过懒觉了,不管前一天几点睡,每天7点之前必定醒来。
王小波说,在他一生的黄金年代,他想吃,想爱,想变成天边的云。但是在受了生活的锤以后他就一天一天蔫了,不再有奢望,得过且过了。
我现在就得过且过了。
我对自己的现状不满意,感觉明天并不会更好,最关键的是很难对任何事情有期待,想改变生活却又无能为力。
我想我已经成功度过青年时代,变成了一个货真价实的,娃娃脸的中年人。

(本图来自公众号“两只老鼠”)
02
更关键的是,我觉得我不但是一个25岁的中年人,而且还中年危机了。
毫不做作的,毫不夸张的,货真价实的中年危机。
毕竟威廉德莱塞维茨在斯坦福演讲的时候说:中年危机,发生在每个人的身上。
不管你生理年龄如何,只要你从一个什么都关心的人,变成了一个只谈论钱和肝脏的人。不出几年,只要遇到一些挫折,就很容易中年危机。
“感觉心里空空落落的。怀念过去,怀念过去快乐的日子。”
“感到自己无能,感到自己无力和渺小。”
“紧张,焦虑,自卑。”
“持续感到悲观和无助,无论生活如何丰富多彩,空虚感却常伴左右”
·睡眠习惯改变,或失眠严重、过早醒来,或嗜睡不醒、疲惫不堪,总之身体缺乏能量“”
这就是我啊。
可能也会发生在你的身上。
03
到了四十岁,逐渐干不动又不能退休的新中年人,被公司的年轻人逐渐视为异类。因为没有结婚,也没有家庭的港湾可以依靠,只能每天去小酒馆借酒消愁。
到了四十五岁下岗,空有一身本事结果发现任何一个地方都只要三十岁以下的人,哪怕你再熟练,再有能力,都无法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于是在家里的地位也一落千丈,每天在焦虑里度过。
到了五十岁,儿女长大了,渐渐不听自己话的老中年人试图继续呵斥儿女,却被儿女顶回来,感觉无论在家里还是事业上都不再被需要,只能借口不回家在外面鬼混,抱团取暖。

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来自于过去和现在的落差感,以及成就感的缺失。
人活着是需要成就感的,是需要依托点什么东西的。
有人依托家庭,有人依托游戏人生,有人依托事业,总之必须得有一个目标,然后在这个目标上一点点前进,是我们快乐和安全感的来源。
特别当你曾经是名校毕业,曾经有过一份事业,曾经是家庭的支柱,而现在突然不行的时候,就特别容易中年危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直到最后认命。
现在这一切,越来越提前了。
毕竟在中国这样一个转型社会,代际之间的转型,更新换代太快了,常常你还来不及反应,就已经被时代抛到了身后。
永远都没有安全感,永远焦虑,时时刻刻有人在身边,时时刻刻觉得孤独。

其实毫无道理的一张表
三十五岁的华为技术岗位员工,因为太老被辞退,结果在人才市场无论如何都拼不过年轻人,如果他还有房贷没还清,就危机了。
而80后基本都已经三十多岁了。
三十岁的广告人,游戏人普遍知道,如果自己最近几年再不成功,那可能就再也没有成功的机会了。马化腾就此说过一句很扎心的话。
“有时候你什么都没做错,你只是太老了。”
而二十五岁的我们,如果已经融入社会,常常也以一个中年人的方式生活着。
我们都做着一份不咸不淡的工作,每天都过着一模一样的生活。都曾经以为自己的工作会是睥睨纵横和电视剧一样,但真的做起来就是各种鸡毛蒜皮,一地鸡毛,每天摸鱼。
我们常常在一天起来后怀疑自己做这份工作的意义是什么,顺带也带着焦虑地想,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意义是什么。
结果自然是没有答案。
父母渐渐老了,以前无论世界对你做了什么,只要你一回到家里,跑父母怀里哭一哭就什么事都没了,而现在大多数的事情不但父母无能为力,父母的身体还不好,需要你去照顾。
婚姻也就那样。
有的人没有结婚,本来对婚姻有点期待,但看多了周围人分分合合,勾心斗角,貌合神离的婚姻又没有了感觉。
用一句话来说叫做,见得多了,变得什么都可以理解,但什么也都不会再相信,也不会再期待。
而有的人结了婚,一开始充满激情,后来发现其实也是给自己空虚的人生填满了忙碌,琐碎的事情罢了。
婚姻过了三年就很难说还有爱情了,而剩下的亲情中也很少有被称为期待的东西——我有个年长的朋友到现在对生活还有激情,不是因为他的婚姻,而是因为他的婚外情。
我们年轻一点的危机,和他们年长一点的危机,看起来不一样,但本质就是对自己存在价值的怀疑和对未来自己是否还可能有存在价值的持续不断怀疑和持续不断否定自己。
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我真的没有办法,真的看不到希望。
有个读者在微博上和我说:
“之前在一家投行做,后来团队整体被裁掉,在家已经快半年了。”
“之前忙得找不到北,现在在家却找不到自己的价值,想念那些在飞机,酒店,写字楼里忙碌的日子。”
“真的,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天活在焦虑里。”
有时候我们走在巨大的城市街头,无论是北京,上海,还是别的什么城市,看到霓虹灯闪烁,看到下班回来的人因为从陆家嘴走过来,每个人看起来都光芒万丈。到处都光怪陆离,充满了人和事,让人窒息,让人觉得自己对于这个城市来说实在是无足轻重。

上海真大阿,上海真孤独阿
但无论有多难过你都是哭不出来的。
一个有中年危机的人早就不会哭了。
你只会看着公司新进的,22岁左右的实习生,默默叹息。
04
你别看我现在老气横秋,唉声叹气的样子,大概就两三年前,我完全不是这样的。就拿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的时候写的东西为例:
一
孙悟空,哪吒这样的大英雄总带着些让人唏嘘的念想。
也许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是我们年少时的一个梦。
你看那杀上天宫,一根定海神针搅得诸天神佛不得安宁,对着玉皇大帝横眉冷对的猴子多像年少时的你。
那时的你少不更事,口出狂言,觉得自己能摘下天上的星星。
一会儿想着自己以后是上清华好还是上北大好,一会嚷嚷着自己以后一定要做一个科学家,做一个宇航员。我弟弟在那个年纪指着南京的金山大厦对爷爷说。
“爷爷,以后我把它买下来给你住。”
那探囊取物般轻松的神情,像极了当年指着秦始皇说“彼可取而代也”的少年。
心比天高。
二
看完大闹天宫那章,你觉得这猴子真神气啊。三十三重天的神佛都拿他没有办法,雷公电母,四大金刚。就连太上老君的炼丹炉也让他给出来了。
你以为你也可以一直这样生猛下去,于是你接着往下看。
你看到他被如来佛主制住了,给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你看到那个桀骜不驯,无所不能的孙悟空被“救死扶伤”的观音菩萨骗了,给安排了一个毫无意义的差事。
你知道他很痛苦,你看到他孤身一人,周遭都是骗子,都在压榨他的价值。你对那些假慈悲的骗子恨得牙痒痒,心里盼着他应该挣扎吧。
他可一定要挣扎啊。结果他一挣扎,就疼,钻心的疼。
他努力挣扎了,可那紧箍实在太疼了。比雷公电母的炸雷还疼,比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还疼。
所以最后他妥协了,安分下来,开始保护着三个废物去驯服自己的仇人那里求一本和他毫无关系的真经。
我当时看动画片,看电视剧。白骨精那集。
唐三藏赶孙悟空走,孙悟空不走,在那里求唐三藏。我心里想着你可千万别求他,他是个骗子,和菩萨一起骗你的,你可千万不能向他低头啊。
结果孙悟空两膝一软,扑通一声,给唐三藏跪下了。连扣了几个响头。
完了。
我关掉电视,难过得哭了起来。大人们以为我是看到孙悟空走了,安慰我孙悟空还会回来的,我听到更难过了,哭得更停不下来。
那时我心里觉得孙悟空就是我心里最了不起的大英雄,从来不对任何人低头。他就是我以后要努力变成的样子。
一根定海神针搅得诸天神佛不得安宁,指着玉皇大帝的宝座说这个明天我也能坐。跳到太上老君的炉子里没死,反而炼就了一对火眼金睛。
这样的大英雄怎么说跪就跪下来了呢?怎么就去了西天,成了正果,成了斗战胜佛呢?
自由呢?金山大厦呢?玉帝老儿的座位呢?
就这样不要了吗?
都不要了吗?
三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
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再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我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可是我过二十一岁生日时没有预见到这一点。我觉得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后来读王小波,读到这么一段,才知道也有一样的感觉。
后来读书读得多了,我才知道,那叫体制。孙悟空那叫个人英雄主义,个人英雄主义是不行的,是要坚决杜绝和打击的,团结才是力量。父母也告诉我体制是好东西,早日进入体制才是正经事。就像电影《异次元杀阵》里的一样,你可以打败邪恶的警察,但你永远没办法把那个立方体毁掉,你只能从一个立方体里跑出来,然后跳入到另一个更大的立方体之中。
再后来我参与工作,成了螺丝钉,望了望周围,才知道原来在不经意间我们头上都长出了半寸紧箍,现在它还松。我知道等我以后结了婚,有了老婆孩子,它就会把我钉死在这里,到时候我将动弹不得,一直烂下去。
我终于知道了孙悟空不是世界的全部,我也不是世界的中心,这个世界少了谁都会转。这个世界他妈的就没有中心。
朱炫说“猴子做的对,猴子成了佛,也好过他的兄弟们,不是收做了坐骑,被别人的腚眼骑在头顶,便是死在了法宝与铁棍之下。”
吴承恩总算没有那么残忍,让孙悟空来个取经失败,来个让他变成某位大仙的宠物,在动物园里给大仙们表演“猴子耍大棒。“
身如玄铁,火眼金睛,长生不老还有七十二变,一个跟头啊,就是十万八千里。
呵呵。笑话。
要这铁棒有何用,要这变化又如何。

你看那时候我还挣扎,还想摆脱这种螺丝钉的状态,还每天想这些有的没的,少年心气,谁都看不上,还期待能有一番作为。
但现在我每天就想着怎么成为一个有用的螺丝钉,怎么多赚点钱,怎么才能不被这个社会淘汰。
我一直觉得,还会觉得危机的叫做中年危机,还有最后一次机会,最后再搏命一次。而已经习惯了,无所谓了的,则已经提前几十年进入老年状态了。
我觉得我已经快了。
在《大圣归来》的最后。
失去了所有力量的孙悟空独身一人。大概和现在的我一样疲惫不堪。
可是他依然在中年的最后几个年头,不计后果地纵身一跃。
然后,他就成了大圣。
而不敢跳的我
则最后还是留在了这里...
如果你想摆脱,就和他一起跳吧。

-END-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