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

冯仑风马牛

关注

文|冯仑风马牛

冯叔曾说「创业是人生选择的事情」,想要一个特别的人生,就选择创业,而身为一名企业家,更是应该广泛涉猎,学无止境。我们在昨天的文章《冯叔带「地产特训营」的小伙伴都去学了什么?》中,透露了此番美国特训营的课程项目,不知热爱学习的大家是否已经踊跃报名了呢?

创业并不是肯吃苦就能成功的,现代社会给予创业者优势的同时,也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今天,就让冯叔为我们分析一下创业的优势和压力究竟是什么。

01

问:冯叔,现在各个行业的竞争都比过去激烈数倍,您为什么还如此鼓励人们创业?

冯叔:以前遇到资金短缺的问题,不知道该怎么办,因为借钱很难。而现在有了资本市场,资本的进入和退出都很简单,而且还有商学院告诉你该如何做,所以现在更适合创业。

▲《死亡诗社》丨身为企业家,企业家也应该多多学习

02

问:可是好像创业成功的人并不如想象中的多,造成这个现象的关键原因是什么?

冯叔:对现在的创业者而言,最大的挑战是互联网把知识的获取难度降为 0,把过去知识的垄断和信息的不对称全解决了。原本很多事情必须要拥有知识才有发言权,现在比的是创造力,逼着你创新。

▲《点球成金》丨看数据打棒球,创常人不敢想之新

03

问:可为什么咱们中国这么大,创新企业这么多,却没有出现中国版「乔布斯和苹果」?

冯叔:乔布斯有某些特殊素质,诸如爱冒险、偏执、做事情非常有想象力,据说他甚至偏执到让周围的人不堪忍受。其实国内很多企业家都有相似的素质,他们的创新能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一点也不输给乔布斯,但是要在现实的环境中长出一个苹果这样的企业,偶然性的确很大。

如果没有苹果,乔布斯就不值钱,哪怕他性格再古怪都没有用。苹果诞生的前提是有一个充分竞争、鼓励创新、权益保障、法制完善的环境,让这种企业家的个性、潜质以及创新能力得以充分发挥,最终才长成了苹果。

▲《乔布斯传》丨如同好马遇到伯乐

乔布斯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环境才能创造出苹果

04

问:目前很多大型企业都不约而同选择在境外上市,比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国内的环境究竟欠缺在哪里?

冯叔:那些企业去国外上市,都是因为资本市场给他们定的价。对企业家来说,最好的鼓励就是市场对企业家能力和创新的定价,它能激励无数人前仆后继去创新,哪怕你只是靠直觉,或者一个偶然做出的创新。我觉得目前我们的市场最大的问题就是已经失去了这种定价功能。

▲《金钱帝国》丨定价就是对企业家能力的肯定

能给予他们无限的激励

05

问:您理想中的市场定价应该是怎样的?

冯叔:定价就应该不受歧视,不受个人的身份、年龄、政治观点等等的影响,你就纯粹是名企业家而已。即使你在别的事情上说错话,但是在经济上的定价,一定要有公正的待遇。

▲《武状元苏乞儿》丨定价不应该受到身份、年龄

以及政治立场的影响

06

问:除了有无定价功能,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来判断一个市场经济的好坏?

冯叔:有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谁在发财。如果做大的只是这 3 类老板:权钱勾结的、有权贵背景的和有黑社会背景的,那肯定是坏的市场经济;如果发财的都是老实人、简单人和正常的生意人,那就是好的市场经济。现在政府的反腐败做得很好,把坏的都收拾了,这就叫有市场秩序。

▲《反贪风暴2》丨如果一个社会中发财的是黑帮分子

那就是市场经济的噩耗

07

问:说了这么多的市场,我反而想来问问冯叔——您是新中国的第二批大学生,从那个时代走来,一定经历了很多风雨,能不能说一说时代对企业家有什么影响?

冯叔:时代对企业家的影响非常大,对人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都有影响,也影响着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企业架构。比如 50 岁以上的企业家,话语体系是毛主席时代的,因为那是在市场规则还没有建立起来的时代奋斗出来的,所以对人事关系、权利很敏感;而现在的企业家语言风格就很不一样,对规则、技术更敏感。

不同时代的企业家表现出来的魅力点也不一样:之前偏向于个人英雄主义,每个成功的企业家都有一个传奇的故事;现在和普通人更接近,成功路径也很清晰,没有了传奇色彩。

▲《正义黎明》丨当年成功的企业家背后都有传奇故事

08

问:您觉得比起同时代的企业家而言,自身有什么优势?

冯叔:我觉得我有一个优势,就是受过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训练,所以我会一边做生意,一边进行研究。我找来所有民族资本的传记,看它们怎么存活,能大概知道了自己的定位,而且每年年末我都会写一篇文章来反思过去的这一年。

我也不是没遇到过生死的麻烦,但最后能处理好,这和我长期研究体制有很大关系。因为凡事不是凭草根的精神去做、能吃苦,就一定会成功的,像张謇和胡雪岩,他们经商的方式值得我们好好研究。

▲《丝绸之路》丨当年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

靠的不仅仅是能吃苦

09

问:您总说自己喜欢主动「折腾」,但同时您又说「伟大是熬出来的」,熬这个字听起来比较被动,这是不是有所冲突?

冯叔:折腾跟熬,前者的确是主动做,后者是被动挨,但其实这两者并不冲突,而是两个角度上的问题。折腾如果翻译成书面语就是奋斗,而在奋斗中遇到了挫折就必须要熬。「熬」是一种人生态度,强化了表达内心的一种纠结、被迫和无奈的复杂状态。

▲《濒临深渊》丨遇到了逆境,一定要咬紧牙关熬过去

10

问:那么关于「熬」,您有没有具体一点的例子呢?

冯叔:人生有时候前进不得倒退不得,就只能呆在那儿。比如我们曾有一段时间还不起钱,别人就带着孕妇来催。我们必须告诉人家,这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但他们还是非得看我们的个人账户,证明到底是能力还是态度的问题。这类事情在过去十几年前是非常多的,你要挣扎、要忍耐。

另一方面,我说的「熬」是直面问题,而不是直面惨淡的人生。我特别烦那种「装孙子」的状态,有了问题就应该去解决,最坏的情况无非是还剩半个问题解决不了,但这时你如果选择躲,那就变成两个问题。比如欠钱,如果你躲了,他们会说「这孙子跑了」。

我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去熬的,什么问题出现我都迎着上,让它变成半个问题,只要把这半个问题处理完就没事了。熬的过程像爬一座山,熬过去再回头看就非常好了。

▲《127小时》丨翻过了高山再回头看时

才会意识到风景的美妙

要怎样才能抓住创新的灵感,从创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呢?俗话说,学无止境,而现在这个机会就在你的眼前——中城联盟联合美国纽约大学举办的,面向房地产高管的美国特训营第二期已经开放报名了。

本期课程精选了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包括各个住宅细分领域、特色产业小镇、互联网+房地产、医疗健康类不动产,以及 REITs 等 7 大内容模块,和您一起发现未来十年的地产新风向。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