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宗师"11秒就被MMA击倒,霍元甲、陈真几秒?
文|以常识消弭偏见
近日,中国武术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太极宗师与格斗狂人“约架”,结果11秒左右就败下阵来,而且还被打得满脸是血!
这位太极宗师,号称“雷公太极”,大名魏雷,今年41岁。魏大师以前在北京什刹海体校练过散打,后来学杨氏太极拳,悟到了真道,开山立派,就叫“雷公太极”。

(魏雷败下阵后)
而获胜一方的徐晓冬,则号称中国传统武术打假第一人、中国综合格斗(MMA)第一人。
今年38岁的徐晓冬,是中国第一位从事现代综合格斗竞技运动的专业运动员,据他自称十年前即已退役。

(徐晓冬资料照)
这场号称1949年以来“最真实的一次武术比赛”,光是约架就花去小半年时间,起因据说是徐晓冬“怼人”,声称中国传统功夫乃花拳绣腿,尤其是太极拳,“从一开始就是个骗局”。
而“雷公太极”师承的恰恰是杨氏太极拳。魏雷师傅受不了这样的刺激,于是在微博上与徐晓冬“茬架”,说“要给太极拳证明(正名)”。
于是,这场酝酿了半年的“约架”,就在4月27日的成都上演。只不过,“打架”的过程比“约架”要迅速得多——抛开前后的“过场”,只用了几秒,就分出了胜负。“中国功夫”完败。

(短短数秒比武动图)
我不懂功夫、武术、太极这些“国粹”的奥妙,对源自西方的现代格斗也只是偶尔看看热闹而已。从常识上说,被一系列“养生”“调理”“文化”“哲学”包裹得近乎玄学的“中国功夫”,要想打赢规则和技能极为开放、讲究科学训练的现代竞技格斗,可以说真的是自不量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魏雷应约上阵,勇气可嘉,但确实是太过自信,或者说太过自尊了。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中国家喻户晓的“爱国武术家”霍元甲、陈真、叶问等等。他们就是自尊心和自信心太过强烈,才侥幸获得三世英名,并且成就了无数小说家、电影家和艺人的辉煌业绩。

(1981年港版电视连续剧《大侠霍元甲》)

(李连杰版电影《霍元甲》)
1980年代初,中国引进的第一部香港电视连续剧就是爱国主义武打大片——《大侠霍元甲》。该剧由徐小明监制、执导,由黄元申、米雪、梁小龙主演。
按照一种很官方的解释,《大侠霍元甲》生动描绘了清末著名武术家霍元甲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他摒弃门户之见,博采众家之长,创建了“精武体育会”;在民族危亡、列强入侵的时代,他纵横大江南北,以自己高超的武艺屡次战胜外国武师、力士,为民争气、为国雪耻,大大激发了中华儿女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热情。
该剧主题曲《万里长城永不倒》更是脍炙人口;它跟电视剧一样,在八十年代影响了中国老中青少整整三四代人。不必讳言,我本人曾经非常坚定的狭隘爱国主义意识,之所以能够牢固树立,该剧功不可没。
实事求是地说,那些影视剧真的全都是主题先行、胡编乱造的玩意。霍元甲、陈真确有其人,跟老外比武也确有其事,但爱国云云则太夸张了。
实际上,霍元甲真正交过手的老外,唯有一位日本浪人。他后来之所以英年早逝,据说也正是缘于那个东洋武士。
1901年,俄国大力士卡洛夫在天津设擂卖艺,自称“世界第一大力士”,并说世界上的大力士“第二是英国人”,“第三是德国人”。据说霍元甲闻后颇为愤然,毅然前往较量。卡洛夫被霍元甲的大无畏气概所慑,登报更正后逃遁,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电影中的俄国大力士,由世界摔跤冠军内森琼斯扮演。李连杰能打赢他?我赶脚电影编导酱紫做不是一般的高级黑啊!)
1909年冬,西洋大力士奥皮音在上海北四川路52号阿波罗影戏院表演健美时口出狂言,要与华人较量,引起沪上同盟会骨干陈其美及农劲荪、陈铁生、 陈公哲等爱国人士的极大义愤,商议邀请霍元甲到沪与奥皮音比试。然奥皮音托辞要去外埠,相约于次年春一试高低。
1910年4月,霍元甲偕其徒刘振声(影视剧中陈真的原型)第二次抵沪,经数度商洽,订立生死条款;但奥皮音再次失约,不战而遁。自此,霍元甲威名大振,扬名沪上。
后陈其美提出,希望十年内训练出千万名既有强健体魄,又有军事技能的青年以适应大规模革命运动和改良军事的需要。经商议,决定创办中国精武体操会(上海精武体育会前身),农劲荪任会长,霍元甲主持武术技击训练并习军事。
后来,霍元甲师徒应邀与日本柔道师切磋技艺时“误伤”对方,跟日本人结下了梁子,最终“误服”了日人的“慢性烂肺药”而英年早逝,为精武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42周岁。但有研究证明,实际上根本就没有什么“烂肺药”。
中国很多民间传说并不可信。比如俄国大力士卡洛夫和西洋大力士奥皮音为什么要逃避与霍元甲比武,按民间传说尤其是霍家后人的说法,当然是歪果仁害怕中国武功,临阵脱逃。但实际情况究竟如此,今人很难知悉真相。
有一种说法是,西洋力士“临阵脱逃”的原因,是比武规则出现严重分歧。中国人的规则意识……你懂的。
也不排除有这样的可能性:面对人多势众的华人武师,以及咄咄逼人的氛围营造,身处“客场”形影相吊的西洋大力士深感强龙难压地头蛇,无论输赢恐怕都难逃厄运,性命不保。于是三十六计走为上,好汉不吃眼前亏。
当然,我这样说也只是出于猜测,相信那位俄国大力士和西洋大力士也自有其说法。中国人的民间叙述当然不会胳膊肘往外拐。我这样猜测也很有可能会被斥之为汉奸言论。但不管怎么说,选择弃权并不一定是缘于害怕,出于各种考虑对手承让也有可能。何况没有真正交手又怎么能够自己宣布己方获胜呢。
回头再来看今日之“雷公太极”何以在数秒之间就被MMA这样的“西洋拳”击倒,就好理解了。“东亚病夫”当然是一种蔑称,但中国人的体质整体而言不及西人,却是事实。何况西洋拳的攻击性也确实高过太极拳这样“中国功夫”,不承认是不行的。“花拳绣腿”之类说法,也并非源于西方人对中国武术的攻击。
魏雷在受访中说:现在媒体想炒作这个话题,太极宗师挑战MMA教练。但实际上,我和徐晓冬都代表的是个人,我并不代表传统武术。这种心态就很好嘛,没有动不动就把比武上升到国家和民族的高度,赢了就是爱国,输了就是贼……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