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欧洲传来大消息!中国笑了,俄罗斯哭了
文|财经韬略
北京时间今天(5月8日)凌晨,欧洲传来大消息:在法国大选中,马克龙(下图左)击败了“女版特朗普”、“欧洲最危险的女人”勒庞,当选法国总统。

这意味着,法国将继续留在欧盟内,不会有脱欧、恢复使用法国法郎和退出申根协定等一系列巨大变化。
同时,这也意味着去年6月英国脱欧和去年11月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所带来的“逆全球化”趋势,暂时告一段落。
对于主张全球化的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大利好。在3月15日的荷兰议会选举中,“逆全球化”力量第一次受挫,主张荷兰脱欧的极右派自由党未能如愿成为荷兰第一大党。今天,勒庞再次败选。这样,“逆全球化”力量在2017年暂时遭遇了0:2的失败。
本周日到下周一(5月14日到15日),中国将在北京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这是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之后最高规格的论坛。将至少有28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这次论坛。
我此前在专栏指出:这次论坛堪比春秋时期齐桓、晋文主办的“诸侯大会盟”,将打出“尊王攘夷”的旗帜。“王”,就是全球化。
西方正在兴起的“逆全球化”,其实质是对发展中国家的“违约”。
全球化是西方最早倡导的,起点可以追溯到葡萄牙在15世纪初开启的“地理大发现”。后来,人类在和平和战争的交替中,不断推进全球化。最近10多年来,随着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崛起,全球化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西方国家内部,中下阶层认为他们的利益受损,他们的工作机会、福利被新兴经济体、移民、难民抢走了。而西方社会的精英阶层,则因此获得了更低的生产成本,更好的利润。所以,西方发达国家的中下阶层,强烈希望改变这种局面。这是“逆全球化”思潮崛起的背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勒庞未能当选法国总统?这里面原因非常复杂,但有三个原因不容忽视:
第一,特朗普当选之后,很多竞选中的承诺未能兑现,有些证明行不通,而特朗普的执政风格也越来越精英化,传说中的“革命”并未发生。这让法国选民觉得,选了勒庞估计也差不多。
第二,欧盟联手打压英国,给英国脱欧开出了1000亿英镑的罚单。此外,还试图动摇伦敦金融中心地位。法国人看到了脱欧的代价,以及不脱欧法国可能占到的便宜,比如巴黎就有可能成为欧盟的金融中心。
第三,勒庞的政党,历史上有为纳粹“洗地”的言行。虽然勒庞开除了她的父亲(国民阵线创始人),试图跟这种言行划清界限,但很多法国人还是不认可。
马克龙和勒庞杀入大选最后一轮,其实已经表达了法国人对传统精英政治的不满,和对变革的期待,只是他们不希望“革命”而已。法国最大的两个政党,社会党和共和党候选人都未能进入最后一轮投票。而马克龙的政党才成立几个月,勒庞的“国民阵线”此前也是非主流政党。
马克龙的当选,对于欧盟来说是重大喜讯。此前,欧盟领导人以及德国总理默克尔冒着干涉法国内政的嫌疑,在投票前表态强烈支持马克龙。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勒庞当选,法国肯定会举行脱欧公投,而公投如果通过,欧盟将基本上完蛋了。欧盟成员虽然不少,但主要国家就是德国、英国、法国和意大利四个,英国已经退出,法国再退出,欧盟只能解体。
谁最希望看到欧盟解体?当然是俄罗斯。如果说北约是俄罗斯最大的军事威胁,则欧盟其实就是北约的政治、经济基础。过去10多年,欧盟不断东扩,把俄罗斯变成了笼中虎。
但真是应了那句中国古话: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欧盟的鲁莽东扩,看似收紧了困住俄罗斯的铁笼子,但也给西欧带来了10多个穷亲戚。过去10多年,穷亲戚大闹西欧,纷纷移民过去抢饭碗、抢福利,直接导致了脱欧思潮的兴起。
在去年美国大选中,奥巴马就认定俄罗斯情报部门,通过黑客窃取了希拉里的竞选文件,帮助特朗普实现了上台。在法国大选前夕,马克龙方面也有类似的指责。但这一次,俄罗斯没有得手。
法国大选,挽救了欧盟,暂时中止了“逆全球化”思潮的蔓延,对于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构成重大利好。也为周末这次盛会,提供了良好的国际氛围。
马克龙当选法国总统,还避免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次大地震,避免了欧元的暴跌、欧洲股市的暴跌。但对于英国来说,是个坏消息。这意味着欧盟可以腾出手来,好好处罚一下脱欧的英国。
在我刚刚写完这篇文章的时候传来消息:日本股市已经开盘,日经指数大涨1.4%,创下2015年10月以来的高点。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