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离婚官司:20岁女孩被父亲连嫁三次收彩礼
文|微博“田埂上的稻草人”
原标题:摒弃高额彩礼陋习,让婚姻成为梦想启航的地方
作者 王征 来源:微博“田埂上的稻草人”
我是一名基层法庭的普通法官,我所在的法庭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离婚案件的办理是我们这些基层法官的必修课,然而这里的离婚案件涉及最多的不是夫妻共同财产分割问题,而是彩礼的返还的问题。记得十多年前刚参加工作时,跟随老法官们下乡,他们告诉我你看哪家房子盖的好就证明这家女儿多,我当时就纳闷了,农村人一般重男轻女的原因都是男孩子多了家里有劳力日子过的好,什么时候因为家里女儿多开始吃香了。随着一件件离婚案件的办理,我终于明白这其中的奥秘,那就是“彩礼”。彩礼是中国旧时婚礼程序之一,又称财礼、聘礼等,一般为结婚时男方给女方的钱或物。十多年前接触的一些离婚案件至今令我难忘,一个刚刚年满20周岁的女孩来法院起诉离婚,然而这是她的第三次“婚姻”,但她对婚姻、丈夫却没有一点概念,她知道或不知道她每结一次婚其父就能收取一笔巨额彩礼。还有一个家庭的三个姐妹都在父亲的代理下依次起诉离婚,这三个姐妹便是为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一次次帮父亲收获彩礼为娘家盖起了大房子。
十多年过去了,随着法律对买卖婚姻、借婚姻索取财物的明确禁止,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以这种露骨的方式专门获取高额彩礼的案件少了。但是借婚姻索取高额彩礼仍是农村家庭嫁娶的必备环节,且由于该行为的违法成本低,收益大,在没有强制性法律规定严厉杜绝的情况下,仅凭借一般的道德指引收效甚微,所以高额彩礼依然是危害农村家庭的一颗毒瘤。经过统计我所在法庭的收案情况,2015年至2016年以来,高额彩礼导致的离婚案件占到离婚案件的80%之多,2016年我所在法庭全年共受理离婚案件152件,高额彩礼导致的离婚案件多达116件之多。卖女儿娶儿媳在这里便是常态,嫁女儿索取高额彩礼就像一个生态系统的娶妻法则。男方为娶妻倾几代人所有、债台高筑,有人娶妻心切不惜借高利贷、赌博,风光婚礼的背后是一对新人漫漫的还贷之路。有人说这就和“房奴”一样是“婚奴”,但是为了娶妻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的人们往往是没有稳定收入靠天吃饭的农民,他们的承受能力并无保障;彩礼并不能保障婚姻的稳定不变,却是产生矛盾的源头。所以城市的房奴要比这幸福很多。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曹保明认为,现在的彩礼被赋予了太多的物质含义,甚至成为沉重的负担,这就失去了本意。彩礼作为礼节和民俗,应当予以保留,但千万不能过度。 高额彩礼会让已经富裕的农民致贫,那些因为彩礼产生的纠纷还扰乱了农村的秩序,另外高额彩礼的攀比会让社会风气变坏。
高额彩礼是对男女平等规则的破坏,其导致的家庭暴力现象首当其冲,有些人因为经济压力开始酗酒、打牌、赌博,婚后经济基础薄弱再无良好的感情基础维系使婚姻家庭无法承受任何意外。这样的婚姻脆弱的不堪一击。当女方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时,为婚姻倾其所有,甚至负债累累的男方是何等的崩溃,他和他的家族无法在审判活动中保持冷静,接受审判。这些高额彩礼的受害人开始与法律、与法庭对抗,刻意躲避法院传唤,在法庭上情绪激动,甚至煽动家族成员哄闹法庭,殴打女方和法官,甚至当庭抢人。在案件审结后,男方往往无法接受人财两空的结果,进一步采取一些过激行为触及法律的底线。
对于这种缔结婚姻的恶俗,我本人深恶痛绝,但是彩礼作为民间的一种婚俗一直保留至今,现行法律仅对彩礼是否返还、如何返还作出了简单的规定,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杜绝高额彩礼的现象,且在解决矛盾时并不能充分顾及农村的诸多现实问题。
习总书记在2016年12月12日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习总书记还强调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高额彩礼问题是建设文明家庭不能回避的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谐,以及千家万户的幸福。作为法官我希望高额彩礼的问题能够得到广泛关注,希望立法和司法机关能够出台相关法律或者司法解释加以规范,希望社会各界以一己之力倡导文明节俭的婚姻新风尚,最终让婚姻成为每一对新婚夫妇梦想启航的地方。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