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事 

为什么东北人不生孩子 还忙着离婚?

知事

关注

文|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最近,一线城市深圳房地产成交量明显增长,新一线城市杭州发布了大专以上学历可落户的户籍政策。如此一来,核心城市房价还会再涨吗?哪个新一线城市的房价最具潜力呢?

除了楼市,中国结婚/离婚率也引起了全民关注,一起来看看吴老师的解读吧。

口述 / 吴晓波(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一对好CP,他们一起研究问题,一起发表文章。在马克思30岁的时候,他们共同发表了《共产党宣言》;又在后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一起创作了《资本论》。

所以,他们对很多问题的看法都非常接近,甚至几乎相同。但是,在有个问题上,他们的观点却有着微妙的差别——那就是婚姻。

马克思认为,婚姻制度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但它同时受到社会关系、经济结构和利益的制衡。

而恩格斯则要激进和浪漫得多,他认为真正的婚姻应该只跟爱情有关。在一本由他单独署名的书中,他提到:“未来的婚姻,将以,并且仅仅以爱情为基础,男子不会用金钱或其他社会权力手段去买妇女的献身,妇女也不会为了爱情以外的因素献身于男子。”

一百多年过去了,人类似乎仍然没有走到恩格斯的那个境界,但是随着经济依附关系的减弱,人身依附关系也在同步地减弱,所以今天婚姻和家庭的现实性意义,已经比马恩时代要宽松得多了。

可是,中国人结婚的意愿反而越来越低了。

数据显示,从2013年起,我国结婚率就一直处于下滑的状态,从原来的9.9‰降到了7.2‰。也就是说,2018年,每1000人中只有7.2对新登记结婚。

从各省市自治区来看,经济越发达结婚率越低。比如2018年,上海、浙江结婚率排名垫底,而广东、北京、天津等地结婚率也偏低;相应地,结婚率最高的是西藏、青海、安徽等经济欠发达地区。

也就是说,随着我国人均GDP接近1万美元,逐步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结婚率却越来越低,且越发达的地区结婚率越低。

而从全球范围来看,很多发达国家在GDP达到1万美元后,结婚率也曾出现下滑。

比如,美国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是在1978年,而其结婚率自80年代以来就开始稳步下降。

日本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是在1981年,那时在100个日本男性里面,到50岁不结婚的占比只有2人。而现在,这两个数字已经分别变成男性25人。

与此同时,我国离婚的人也越来越多。

数据显示,我国离婚率在一路上扬,从2010年的2.0‰上涨到了2017年的3.2‰。

而离结比数据可以更明显地反映出国人婚姻关系的脆弱。2018年,全国结婚登记人数为1010.8万对,离婚登记人数为380.1万对,后者除以前者,得出2018年的离结比为38%,比2010年的16%翻了一倍多。

而我国离结比最高的地方,不是北京、上海、广东,竟是东北。

在2018年全国离结比排行榜中,黑龙江以63%的离结比,位列全国第一;吉林离结比是62%,和天津并列第二;辽宁离结比54%,排在第四。也就是说,东北的民政局里,每100对新人去办结婚,就差不多有60对夫妻去办离婚。

为什么乐观开朗的东北人爱离婚呢?不少专家分析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东三省人口净流出严重。因为经济发展欠佳,很多东北人远离家乡,南下去谋生。这样一来,家庭的稳定结构就被破坏了,很多夫妻面临长期两地分居的局面。久而久之,离婚率就会随之提高。

第二,城镇化水平高。有专家曾对城镇化与结婚状况进行过研究,发现城镇化对离婚率的影响非常大,城镇人口比例每提高1%,离婚率就会上升0.41%。

虽然东北经济不佳,但城镇化率却一直不错。2013年,辽宁的城镇化率就达到了66.5%,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到了2018年,辽宁的城镇化率达到68.1%,位列全国第七,黑龙江、吉林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第三,出生率的下降。根据国际标准,低于1.3%的出生率,就被称为“超超低出生率”,而辽宁和吉林从1992年起,黑龙江从1996年起,出生率就再也没超过1.3%。

尤其是2010年后,东北三省的出生率常年徘徊在0.6%左右,在全国长期处于倒数前五。就算跟少子化现象严重的日本比,东北的出生率也要低20%左右。这就意味着,东北地区的夫妻在离婚时遇到的子女抚养问题会更少,离婚时会更加果决。

所以东北人爱离婚,本质上是因为社会关系发生了变化。在人口流出严重、城镇化水平提高、出生率下降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才有了所谓的东北现象。

本文由知事 转码显示查看原文

加载中...